大唐长公主_作者:秋水晴(627)

2020-07-09 秋水晴

    武攸暨笑道:“清君侧的想法,太平认为如何?”

    李沄沉默了片刻,有些头疼地掐了掐眉心。古往今来,多少身在高位的人,都是晚节不保,母亲也没能逃离这个魔咒。

    清君侧。

    说的倒是容易,动起手来就太难了。

    李沄跟武攸暨说:“张柬之不是第一个试探我的人。”

    武攸暨愣住,“还有谁比张柬之还大胆的?说来我听听。”

    李沄睨了武攸暨一眼,淡笑着说道:“阿娘身边的上官才人,婉儿啊。”

    武攸暨顿时震惊了,“婉儿?”

    李沄点头。

    武攸暨好半天才回过神来,干笑着说道:“这真是想不到啊。婉儿和二族兄交情挺好的,我以为她的心里就只有二族兄和姑母了呢。”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想不到的?”李沄拿着茶盅的盖子拨弄着茶水上的浮沫,声音十分平静,“她是罪臣之女,从小是在掖庭长大的,她能有今天,是因为她比谁都懂得趋利避害。张氏兄弟如今已经太得宠了,婉儿虽然还是阿娘身边的红人,却不是那么重要了。若是张氏兄弟手握大权,他们还会在乎上官婉儿么?说不定,就直接把她送给武三思了。上官婉儿是聪明人,她不希望自己被人弃若敝屣,自然就得找新的靠山。”

    武攸暨心思清明,一点就通。

    上官婉儿早已暗示李沄张氏兄弟有夺权之心,李沄一直隐而不发,或许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。在张柬之说出清君侧这件事情之前,武攸暨从未想过局势会演变到这一步。

    苏子乔出兵前,将他信任的苏子都留在了长安。苏子都手中有暗卫和苏家家将,加上此人从前在羽林军中担任过首领,在羽林军中也有号召力……武攸暨抬眼,看向李沄。

    太平公主脸色平静无波,只是轻扣案桌的五指流露出她此刻心中并不平静。

    “太平,你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?”

    李沄迎着武攸暨的目光,笑着反问:“是不是无论我是怎么想的,攸暨表兄都会与我同进退?”

    武攸暨望着李沄,忽然想起多年前,他第一次入宫的时候,那个站在海棠树下的小公主。

    小公主穿着一身红色的衣裙,漂亮、乖巧、可爱。她见到他时,眼眸弯弯,笑着奔向他,问道:“你就是攸暨表兄吗?我是太平。”

    从此之后,这个小公主便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。

    武攸暨英俊的脸上不由自主流露出些许笑意,郑重说道:“不仅是我,还有薛绍和永安,我们总是与你一起的。”

    ***

    永昌四年的秋天,苏子乔再度传来捷报。

    该要运往边境的辎重尚未发出,圣人卧病长生殿,政令都是通过张氏兄弟传递。

    李沄正在藕香榭中读苏子乔从前方送回来的家书。

    苏将军大概跟公主说了一下如今的形势,原本附属于吐蕃的十几个部落已经归顺我朝,如今吐蕃看似顽强,实则将要黔驴技穷,短则半年,长则一年,吐蕃及西域诸国必定归顺。

    苏将军只字未提前线物资紧张的事情,他甚至还有雅兴去附近的镇上去逛,送了一个葡萄花纹的银香囊回来。

    香囊的工艺巧夺天工,李沄很喜欢。

    她将苏子乔送回来的香囊放进袖中的暗袋,又将家书叠好。

    外患不灭,长安可不能乱。

    母亲如今身体抱恙,既不让李天泽去请安,也不要李沄入宫侍奉汤药。能留在母亲身边的,只有张氏兄弟二人。

    张柬之生怕圣人哪天忽然脑袋发昏,直接把江山留给张氏兄弟,捉紧时间准备清君侧的事情。朝廷的老臣不需要有谁专门策反,有杨思俭和张柬之这些人在,那是一呼百应的事情。至于宫中羽林军,有苏子都在,策反不是难事。而在长生殿,也有上官婉儿接应。

    李沄看了一眼天边的夕阳,转身离开水榭。

    这些年,母亲在天子之位上呼风唤雨,如今年事已高,也该要颐养天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