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昌四年初冬,圣人武则天病重,无法兼顾国事,下令皇太孙监国。
永昌五年夏天,苏子乔麾下大军攻占吐蕃,西域诸国归顺。吐蕃已败,后续的和谈事宜也要跟进,这时候被苏子乔留在长安的苏子都却来了。
苏子乔见到苏子都,眉头一皱,沉声问道:“你不好好待在长安,跑来西域做什么?公主如何?开阳和永乐如今可好?”
苏子都见到他的十一兄,连话都还没来得及说,就被十一兄扔了许多问题,一时间不知道该要回答哪一个,便愣在了原地。
苏子乔:“子都,问你话呢。”
苏子都连忙回神,跟苏子乔说道:“十一兄,是公主让我来的。”
苏子乔有些纳闷,“太平让你来?”
苏子都点头,说道:“十一兄,圣人卧病长生殿,皇太孙监国。”
苏子乔莫名其妙地扫了他一眼,语气不耐,“此事我早已知道,何须你亲自来说?”
苏子都:“……”
是呢,皇太孙监国有什么奇怪的。
苏子都默了默,又跟苏子乔说:“如今朝廷诸事,皆有狄阁老和张柬之那些人主持,有不决者,由公主定夺。”
苏子乔:“……!”
苏子乔揪着苏子都的衣襟,一字一句、咬牙切齿地问道:“我让你留在长安的时候,是怎么交代你的?”
苏子都欲哭无泪,“十一兄留我在长安,让我好好保护公主,长安有任何异动,都要一五一十地告诉十一兄。”
“可你是怎么做的?皇太孙监国少说也有大半年了,你倒是好,瞒得滴水不漏。段毅呢?他什么时候也跟你一个鼻孔出气了?!”
苏子乔越想越觉得不对劲,自从皇太孙监国之后,他们前线要什么有什么,粮草装备源源不断,附近的州府也十分配合。他知道这些事情有可能是太平在长安周旋的结果,可他没想到太平居然摄政了。
面对苏子乔的怒气,苏子都觉得自己很无辜,只好十分艰难地跟苏子乔解释,“我和段毅是想跟十一兄说的啊,可是公主不让啊。她说十一兄在外打仗,生死一线,不能再让您分心。”
苏子乔:“……”
苏子乔缓缓放开了苏子都的衣襟,“长安到底发生什么事情,你给我说清楚了。”
苏子都整了整衣襟,才跟苏子乔说起事情的始末。
其实没什么好说的,就是因为圣人专宠张氏兄弟,放任他们祸乱朝政,就连边境之事也想要插手,这令张柬之为首的一批老臣心生不满,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,发动宫变。
宫变之后,张氏兄弟被收押大牢,武承嗣和武三思兄弟被软禁在府中。
皇太孙年幼,不堪重任,狄仁杰和张柬之等人本想建议圣人将昔日的雍王放出,令他辅助李天泽。再三思量后,还是打消了念头。
如果雍王不能摄政,那皇太孙该如何是好?就在群臣犹豫不决的时候,薛绍忽然说道:“皇太孙与太平公主感情甚笃,若皇太孙和诸位在军国大事上有无法决断的,何不听一听太平公主是如何想法?”
大理寺卿一言惊醒梦中人。
太平公主是由高宗皇帝和当今圣人亲自调|教的公主,年少聪颖,高宗皇帝在世时,曾与大臣戏言,放眼朝堂,策论能与太平公主相提并论者,屈指可数。
想想这些年圣人即位后,太平公主在幕后做的那些事,哪一件不令人称道?
考虑到如今正和吐蕃交战,大明宫的政变除了让圣人交出政权之外,其余的事情一律都没改。
圣人仍旧住在长生殿,监国的皇太孙还是住在东宫。
苏子乔听完事情的始末,再也待不住了。他把几位副将找来,交代了他们一些后续的事宜之后,就带了一队亲兵连夜离开西域。
他的公主在长安,经历了许多的事情。
苏子都轻描淡写的寥寥数语,谁能想到其中的种种凶险?他的公主这么铤而走险,与张柬之等人联手逼宫,是为了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