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:觉三千里(113)

2020-08-18 觉三千里

    应该是奇怪,何以一个太监竟能有这般高强的武功。

    不过范仲淹明显是误会了什么,回头竟然写了一篇文来剖白心迹,让他转送给小皇帝,请小皇帝相信范仲淹绝对一心为国,没有什么旁的想法。

    把刘恩弄得哭笑不得,回宫把那篇文拿给赵受益看,赵受益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朱笔圈出两行字。

    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

    赵受益点了点头:“不认识就好,我还以为你欠了他钱。说到钱,咱们从京里带来的钱还剩下多少了?”

    刘恩道:“二十贯铜钱这两天打赏店家花完了,三百两黄金之前替茶农付船钱花去一百二十两,剩下的一百八十两刚刚拿给包拯去请托儿买茶了,如今只有那两箱共十万两的银铤子没动用了。”

    赵受益计算了一下,发现这十万两白银也就将将能够接下来的一波花费,甚至还可能有点不够。

    这算个什么事儿!

    他这个皇帝做的,怎么这么缺钱呢?

    “刘恩哪,”赵受益满怀希冀地看着他:“你武功这么高,能不能用轻功回京城再问狄娘娘要些银两啊?不多,十万两就好。”

    刘恩无情地拒绝了他:“属下现在只是初级ai,升级前没有空间挪移的功能。”

    赵受益语塞,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不能用刘恩作弊,想要回东京再要钱不现实。

    这一来一回的,再带着几千斤的银子,没有个一个多月的根本到不了扬州。

    这一个月,他能等,瓜洲渡口的茶农可不能等。

    这一笔银子,终究只能从扬州本地榨出来。

    扬州固然是天下第一的繁华富贵之地,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,但这么多的钱,和赵受益是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
    他开始盘算扬州城里究竟哪些人是最有钱的。

    扬州之繁华,完全是大运河带来的。

    大运河贯通南北,长江横跨东西,这东西南北的交界处,就是扬州。

    在铁路运输连个影儿都没有的宋朝,货物、人员的往来完全依赖水运。

    无论走东西南北哪条水道,最终都会汇聚到扬州。

    而宋朝又创造性地把都城设在了汴梁这个四战之地,这也就意味着汴梁需要大规模地维持常备军。

    八十万禁军的口粮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,更别提生活在汴梁城里的无数市民。

    这些人每年吃的粮食都要从江南产粮地运过来,怎么运?水运。

    既然是水运,那就避不开扬州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扬州城里贮藏的财富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数字。

    这是一座用金银堆砌起来的城市。

    这座城市里最有钱的人群,无外乎就是经营大宗贸易的豪商巨贾。

    粮食、食盐、丝绸、茶叶,这些商人每年从江南收购商品,一路周转运往北方,甚至直接运到辽国境内,赚取十倍百倍的利润。

    十万两白银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不算什么,就连十万两黄金也不是他们拿不出来的惊人数字。

    但,如何合情合理地让他们将钱拿出来呢?

    赵受益又不可能直接跟他们说,大家好我是继位时长两年半的宋仁宗赵祯,请大家借我十万两白银,待我亲政封你为一字并肩铁帽子王,君无戏言,钦此。

    真要把皇帝的身份暴露出去了,人身安全尚且不说,刘娥的那一关他就过不了。

    要是让刘娥知道他和狄娘娘勾结起来骗她,刘娥估计能直接剥了他的一层皮。

    皇帝的身份不能暴露,包拯的身份又压不住那些商人让他们自愿为国捐钱,以势压人这条道从一开始就走不通。

    不能以势压人,就得以利诱之。

    赵受益叹气。

    利诱就利诱吧,反正他这个皇帝也从来就没硬气过。

    他问刘恩:“蒋平呢?”

    早上起来就没看见蒋平,不知他去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