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:觉三千里(288)

2020-08-18 觉三千里

    唯有趁着今年大量买粮,将自己的粮库填回来,才能弥补一些损失。

    每年江南出产的粮食是有数的,官府收税收走了一部分,他们能买的就少了,这可不行。

    唯有串通地方官,撺掇朝廷减税。朝廷税收得少了,才能有多余的粮食给他们买。

    “举国上下具是一体,如今北边遭灾,朕没给南边多加赋税已经是体恤农人疾苦了。想要跟着免税,门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赵受益冷着脸道:“江宁府管事的是谁,你去跟他们说,再有这种屁话送进京里,他的官就别想当了,回家养老去。对了,今年的考评,给他记一个下等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赵受益扫视一圈崇政殿:“还有谁?还有哪个没遭灾的州府也想减税?”

    众官员都低着头,不敢说话。

    皇帝正在气头上,谁说话谁傻。

    赵受益冷笑:“没人是吧?没人朕可走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就站起身,刘恩小碎步跟上。

    此时崇政殿内落针可闻,八贤王的声音忽然响起:“官家留步。”

    赵受益脚步不停:“皇叔也有事要奏?若是家务细事,没必要在崇政殿里议论。”

    八贤王道:“臣要奏的,是国家大事。”

    赵受益道:“国家大事自有宰相操持,皇叔不必挂心。”

    八贤王道:“宰相是官家的臣子,纵然官家的决策有所疏漏,也未必直言敢谏。”

    赵受益转身看他:“宰相不敢谏,皇叔如何敢谏?”

    八贤王道:“宰相不敢进谏的事情,我敢进谏。”

    殿内愈发鸦雀无声,离得近的官员都偷偷地抬起头来,围观皇帝父子吵架。

    没错,父子。

    谁不知道,八贤王其实就是皇帝的生父呢?

    八贤王不是一向明哲保身么,怎么忽然又玩起立殿谏君这一套了?

    前些天这父子俩不还浓情蜜意的吗,又是请赐婚又是请祭陵的,怎么这会儿闹成这样?

    赵受益道:“皇叔凭什么敢呢?”

    八贤王道:“因为我是官家的叔父,先帝临终前,曾将官家托付于我。”

    赵受益笑了:“皇叔糊涂。先帝明明将朕托付给了母后和莱国公。”

    八贤王道:“那现在他们人呢?”

    寇准致仕了,刘娥昨天晚上又病了,赵受益亲自派人去探的病,此时两人都不在崇政殿。

    八贤王轻声道:“所以臣来劝谏官家,除了臣之外,还有谁敢呢?”

    他从袖子里掏出劄子:“这是臣连夜写就的奏章。臣口拙舌笨,不如诸位大人文采飞扬,唯有一颗忠心而已。请官家看完之后,能够静思己过,将狄青撤职,另择年长贤德之人充任枢密使。”

    小黄门将八贤王的劄子接过,传递到刘恩手里。

    赵受益没去接,又看了一眼八贤王,转身回了内宫。

    八贤王又在崇政殿里站立良久,才转身出了殿门。

    他的劄子,赵受益没翻开看。

    狄青自然没被撤职,还住在清北大学里,横竖清北大学离禁军大营挺近,每天上下班还方便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每一次,八贤王都会准时出现在崇政殿,也不做别的,就在赵受益和群臣议完事后,递上一封奏章,劝赵受益罢了狄青的职。

    一开始,御史台有小御史抨击过他这种行为——宗室不该干政,何况是皇帝的亲爹。你是要当太上皇吗?

    这种言论,八贤王一概不理,只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崇政殿里,听议事,递劄子。

    渐渐地,居然连御史们都不忍抨击他了。

    多好的一个贤王啊!也不想干别的,只是想要让皇帝撤了狄青的职而已。

    说到狄青,大家伙也不是很服他,只是先前被皇帝一番嘴炮带跑偏了,迷迷糊糊地就让他当了枢密使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