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:觉三千里(352)

2020-08-18 觉三千里

    御史台虽然有着想参谁就参谁的自由,但他们没有进行调查取证的权限和能力。

    御史都是些初入仕途的小官,是有一腔悍不畏死的热血不错,连宰相都敢去参。

    但假如你手里没有调查权,你又怎么知道要去参谁呢?

    你怀疑某某人勾结外官收受贿赂,那证据呢?

    拿不出证据,那不就成了攀咬诬告了吗?

    浸淫官场数十年的宰相高官们,他们即使真的贪赃枉法了,那证据也不是你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御史能抓住的。

    而御史们抓不住证据,没有办法有理有据地状告高官们枉法的行径,于是一气之下,他们就开始……

    ……乱攀乱咬。

    反正我们御史是“风闻奏事”,也没要求我们有理有据。我就听说你品行不端了!我就听说你贪赃枉法了!

    我就是要告你!

    这些乱攀乱咬的奏章到了皇帝手里,那皇帝想发落谁,就只需要从中挑选出告谁的奏章就行了。

    反正你们谁都有案底在我手里。

    至于这些案底是不是真的,没谁在乎。

    御史所谓的监察百官之权,也就名存实亡了。

    反正都是皇帝手里的一杆枪。

    “所以,朕要成立一个真正有调查权的机构。”

    赵受益道:“就以包拯为首,专门调查官员贪赃枉法之事。”    刘娥双手交叉,若有所思:“皇帝的意思,是要……”

    她无意识地搓着手指:“成立一个新衙门,专门负责监察百官。而且拥有实权,可以自主地调查官吏贪赃枉法之事?”

    赵受益点头:“正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刘娥道:“此等实权,究竟是指的什么?”

    赵受益心道,就效仿前世二十一世纪的监察机构嘛。

    有立案调查权,自己组成一个调查班组,而且有权让涉案官员“配合调查”。

    刘娥道:“皇帝可知,我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太.祖皇帝曾经定下规矩,要优礼士人。本宫愚钝,不解太.祖深意,可也知道,所谓的优礼士人,一定不包括成立这么一个衙门,叫他们有权力凌驾于士人之上的。”

    虽说现在明面上官员们也是要受御史监察的,但谁都知道,御史们根本就没有能力真正调查出什么罪证来。

    能被御史拿到明面上参的,要么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要么就是捕风捉影,没有真凭实据。

    而且谁都知道,御史们为了求一个刚直之名,那是谁都敢参,谁都敢骂,什么都敢往奏章里写。

    哪怕是八面玲珑的完人,也要给你杜撰出一个不那么完美的第九面来,拿到台面上来狂骂一顿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也就没什么人真正在乎御史们的奏章了。反正你也被参,我也被参,大家都一样。

    谁要是真被御史参倒了,那也不是御史的功劳,而是皇帝有意发落你了。

    不然皇帝每天收了那么多奏本,偏偏拿你出来发落了呢?

    真到了那个时候,也就不用怪御史了。圣心难测,自求多福吧。

    自古为官出仕的,谁不是看着皇帝的脸色过日子呢?

    横竖也就是外放个一两年,等风平浪静皇帝气消了之后依旧回来做官。

    所谓的御史监察,就是个笑话。

    归根结底,就是御史们没有立案调查的权限和能力。

    抓不到真正的致命证据,也就只能无能狂怒,到处口嗨罢了。

    也正因如此,虽然一直处在御史们的监察之下,可满朝文武却并不以此为意。

    刘娥道:“皇帝也清楚,御史台究竟是个怎样的所在,我朝士人又为什么能够容忍御史们不停地攻歼。”

    归根结底,不痛不痒罢了。

    “皇帝所要成立的这个新机构,明面上似乎是御史台的翻版,可实际上,却……”

    确是对御史制度的一场颠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