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穿之皇长子_作者:因果定律(153)

2020-08-19 因果定律

    这李掌事还有个哥哥,正在广东做知府,名叫李煦。

    胤禔再次咂舌,康熙要是对谁好,真是不打折扣的替这个人着想。他不想曹寅过继,就给他指了有来历、有身份,门当户对、不好糊弄的女子为妻。

    但大阿哥不知道,康熙实际上还在乾清宫生闷气,因为曹寅接受了指婚,却还是道“思来想去,还是过继为好,哪怕日后我有了孩子,再让曹顺回归曹荃膝下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康熙觉得自己白操心了,气的不想说话。

    曹寅叹气:“家里总要抹平,这几年一起过日子,不好弄得太僵。皇上好意臣心领,可家里的事情,不是圣旨一下就真的毫无芥蒂。”

    “随你便,反正我给你挑了媳妇,你过了孝期娶回去就是了。”康熙道:“你乐意过继就过继,等你有了孩子,自然有朕做主。”

    胤禔在阿哥所闹心,随着婚期的降临,他越来越有点……恐惧。不知道是不是婚前恐惧症,可这大清朝也没人能当心理医生啊。

    大阿哥烦的想撞墙,这话他不能和惠妃说,那会把她给吓坏了。也不能和康熙说,皇帝说不定觉得自己有毛病,本来可以说容若远在墨尔根。至于明珠舅舅?

    呵呵,他只会满脸笑容、欢欣雀跃的兴奋于外甥和死党的联姻。

    胤禔最近寻了个好地方,跑到御花园的角落里读书,安静,消停,没人烦他。而且皇子在这里,太监在外围,一般人都会避开。

    也有人会顶风而上,除了皇子们,又不是皇帝,自然就是太子了。    胤礽也不说话, 叫太监拿了个垫子坐在胤禔身边,俩人一样的姿势,托着腮帮子看世界。

    “我给你备了份礼物。”胤礽先开腔了,他觉得自己该拿出点皇太子的风度, “蒙古进贡的好马, 还有蒙古刀, 还有玉器。也不知道送的对不对……反正其他的自然是毓庆宫总管操心。”

    胤禔看着胤礽, 他们自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都有十年了, 他太知道这位皇太子的为人。如果胤礽觉得理亏, 他就在物质和态度上表达歉意, 但是指望他道歉那是万万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小时候他还会生硬的安慰人, 现在彻底不会了, 胤禔撑着脸,这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?回忆那个一起吃点心的二阿哥,似乎有点想不起来了。

    胤礽被他看得有点不自在, 扭头道:“我送你贺礼,你不打算说点什么?”

    “……这不年不节的, 总不能让我给太子爷二跪六叩吧。”胤禔不阴不阳的语气,“谢谢皇太子还记得我要成婚了, 不假装看不着我了?”

    胤礽刷一下站起来, 气哼哼的就走了。秦吉了看他走了, 才一溜烟跑过来:“爷,太子这, 不打紧吧?”

    “不管他。”胤禔摇摇头, 继续放空看风景。

    却听秦吉了道:“最近太子爷也常去看几个阿哥, 听说和三阿哥一起射箭,和四阿哥一起论书, 还要和五阿哥摔跤,但五阿哥跑了。八阿哥还被太子说字写得不好,要好好学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胤禔这会真好奇了,“还有什么,说说。”他说着起身,秦吉了紧跟着他。

    “还有,最近几家铁帽子王家的阿哥也入宫读书,如康王家的巴尔图阿哥,简王家的雅尔江阿阿哥,太子还去了他们那边。”

    “他说什么了?”胤禔饶有兴致的问,他并不紧张,他只是隐约的摸到了一点胤礽思路的脉络。

    秦吉了也觉得奇怪:“太子最近再忙也要去过问一下几位王府阿哥的学业……呃,非常关心。”

    胤禔乐不可支,胤礽啊,这是想明白自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未来掌门人,所以要负起责任来吗?

    可是,康熙本人尚未到不惑之年,你就是负责任,也只能过问学业,人家王府阿哥还未必领情。其他的,人家为什么放着皇帝不去巴结,要应付你这位太子。

    太子的思路是怎么跑偏的呢?或许是索额图,也可能是康熙,毕竟他这个年纪,再聪明也受限于阅历和环境,有时候发生理解错误简直太正常了。

    对于一个太子来说,在“储君身份”和“皇帝臣子”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、可以平衡的自我定位原本就很难,因为他面对臣子是“君”,但面对君父却又是“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