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说着,贾母房中有人来请王夫人过去。
王夫人惊讶道:“老太太这会儿子叫我去做什么?”
王熙凤也紧跟着起身,浅浅笑道:“想来定是有什么好事儿了,太太快些去吧。”
二人一前一后地出了屋子,偌大的堂屋里唯剩下一个薛宝钗孤伶伶地坐着。莺儿不放心,在门口探头进来,见自家姑娘垂着头坐在炕沿,也不说话,屋里也没人服侍,连忙跑进屋来。
“姑娘,方才怎么见二太太和大奶奶都走了?大爷的事儿可有主意了不曾?”
薛宝钗揉了揉额角,冷笑道:“不过是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罢了。”说完,扶着莺儿的手正要出门。不妨在门口碰见贾宝玉,薛宝钗停住脚步,唇角微微扬起,笑问:“宝兄弟,怎么不在老太太屋里逗闷子,跑这里来做什么?”
贾宝玉见薛宝钗扶着莺儿的手,笑容温柔大方,脸上虽不施粉黛,却不掩姿色,忍不住心神摇曳。听到薛宝钗开口,才回神笑道:“原是大伯父和大伯母来看老太太了,老太太叫他们跟前说话。我本不耐烦这些,就先走了。宝姐姐这是要去哪里?”
薛宝钗道:“母亲病了,我不敢在外久留,这就先回去照顾她了。”
贾宝玉闻言,连忙小跑几步追上薛宝钗,侧首道:“我也听说是姨妈病了,我同姐姐一块儿过去,也看看姨妈。薛大哥哥如今还不知怎样呢,姨妈心里必不好受!我去给姨妈解解闷,好叫她心里松乏会儿子!”
薛宝钗轻笑一声,眸光明媚地落在身侧的少年身上,“宝兄弟有心了。”
两人绕过影壁,从东南角上拐进长廊,经过两间耳房,便进了薛姨妈的屋子。薛宝钗低声唤道:“妈,我回来了。”
薛姨妈正在闭目养神,听到薛宝钗的声音,忙不迭地睁开眼,一把擒住她的胳膊,连声发问:“你姨妈怎么说?蟠哥儿可有救没有!你舅舅那里回信不曾?如今是什么打算?”
薛宝钗被她死死地擒住,胳膊生疼,却还是柔声安抚道:“姨妈说已经让凤丫头找人去走动了,哥哥只是冲撞了贵人,并不曾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。料想不用几日的功夫也就出来了,妈妈且养好身子,莫要太过担心了。”
薛姨妈啐道:“呸!我还不知道你姨妈?她若果然有办法救蟠哥儿,这会儿子早已经把得意都写在脸上了。她拿这些话来搪塞你,你竟还信以为真?!我苦命的蟠哥儿,若他有个好歹,你我也都不必活了!”
薛宝钗听得心头火起,眼中不觉涌起一抹忿然。正想开口质问薛姨妈,难不成家里唯独一个薛蟠最重要不过,哪怕他成日里打架斗殴,不学无术,也把他看得和性命一样重要不成?那她呢!她样样拔尖儿,从小到大聪慧机敏,便是当年父亲在时也把她看作儿子一般教养!若非父亲去得早,何时轮得到薛蟠这样德行的人执掌家业!
贾宝玉忽而道:“姨妈,你别着急,太太既说这话,定已有了把握。”
他突然进屋来,薛姨妈这会儿也不敢撒泼,连忙整了整衣襟,又抹了眼泪,擦了双手,才拉住贾宝玉的手哭道:“我的儿,你是不知道我心里的苦啊!你薛大哥哥虽是个混账的东西,可那也是我生我养到这么大的,若他果然有个三长两短,可要我怎么活啊!”
幼年丧父,青年丧夫,薛姨妈本就不甚坚强的心愈发脆弱。这当口,偏又出了薛蟠这样的事儿,薛姨妈但凡想到将来果然“中年丧子”四字上,就恨不得一命死了干净。
贾宝玉连忙安慰道:“姨妈将来有的是福享呢,岂不知‘否极泰来’四字最是应验。薛大哥哥是个有福气的人,定然不会出事。姨妈只管放宽心,外头的事都由咱们家打点,您只安心养好身子,其余诸事一概不需费神。”
薛姨妈连忙擦了眼泪,正视着贾宝玉的双眼,定定地说:“我的儿,你千万要念着你和你薛大哥哥素日的情分,好歹请你太太尽力相帮,来日我必大礼相酬!”
贾宝玉连连摆手,“姨妈原是家里人,如何说这样的话,倒显得我们两家生分了。我这就去求老爷和太太去,姨妈放心就是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