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阙_作者:七月新番(314)

2020-08-29 七月新番

    “不是我的功劳,多亏了当初筑关隘时你出的主意。”

    奚充国回头大喊:“门还没拆开么?”

    “开了开了!”

    其实西门已经完全被烧毁了,只用土石封堵,从夯土墙上的烟熏火燎和凿痕来看,铁门关在过去两个月里,遭遇了十分猛烈的攻击。

    任弘能够想象,蒲阴王和伊吾王初至铁门关时,还是认真攻了几次的。据奚充国说,匈奴人竟凑出了一批汉式铁甲铁胄来,足有百多具,虽然不少已经生锈,但也比皮甲强,劲道小点的弩对他们难以构成威胁。

    “铁甲?”

    匈奴人虽然也有冶铁锻造技艺,但远不如汉,铁甲仅仅是百骑长以上或左右贤王精锐能装备。

    任弘琢磨着,这些铁甲恐怕是十多年前,匈奴人从运输大队长李广利手里缴获的,汉武帝晚年,匈奴吃了三波汉军后,又有李绪等汉奸帮忙练兵,战斗力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。

    靠着这些临时武装的重甲士,匈奴人才能举着蒙皮的坚盾,顶着汉军的弩矢,对着城门又砍又烧,终于破开了洞,搬走了城门洞里塞着的土石。

    可当匈奴人以为终于攻入铁门关时,却愕然发现……

    城墙之后,还有一道城墙!

    “瓮城。”任弘他们也进了门,看着这个自己提议的工事,十分欣慰。

    瓮城的雏形,早在虞舜的时代就有了,不过那些古人灵光一闪的设计很快就湮没在历史里,重新发明的还是墨子这个守城大师。

    而有汉以来,瓮城的简略版本称之为“曲城”“回门”,居延的甲渠侯官有回门,效谷县鱼泽障则有曲城。任弘去过鱼泽障,形制与后世瓮城基本一样,除了那段略显怪异的平行墙体……

    于是,在修筑铁门关时,任弘作为参与者,直接按照印象里宋明瓮城的模样提议,因为他”一夜筑城“的名声,傅介子也拍板同意。

    所以匈奴人破开的第一道防御,其实只是瓮城,它与主体城墙连为一体,呈半圆形。冲杀进来的匈奴人,如同钻进瓮中的鳖,遭到头顶上四个方向的弩矢激射,哪怕身被铁甲,也会被破开甲胄,射成筛子。

    只要看看地面上厚厚的血污,便能知晓那些匈奴人的下场了,他们损失惨重,只能丢下百多具尸体退了出去,之后便开始一味围困,不敢再强攻城门了。

    而除了给最脆弱的木城门加双保险的瓮城外,墙体上还有两个“马面”,突出于城垣外侧,外观狭长,犹如马的脸部。

    其实这也是墨子的发明,早先称之为“羊黔”:守为台城,以临羊黔,左右出距,各二十尺,行城三十尺,强弩射之。可以左右夹攻那些贴在城墙壁上死角的敌人。

    所以铁门关比一般关障更加难攻,任弘担心过轮台,担心过渠犁,却从未担忧过遭到两面夹击的铁门会被攻破。

    因为关城北侧濒临悬崖,悬崖下就是湍急的孔雀河,依靠滑轮和轱辘,每天总能弄到些水。

    唯一的隐患,就是粮食,在任弘预想中,铁门三百将士的口粮,一个月前便已耗尽,他们顶多挖蚯蚓甩长线从溪流里钓点鱼上来熬汤,杯水车薪啊。

    但看奚充国和手下士卒虽然消瘦,却还有气力,不像是饿了大半月的样子。

    不等他开口,也差点在轮台饿死的孙百万便发问了。

    “奚君,汝等这几日吃的是何物?“

    “肉。”

    奚充国不笑了,从怀里掏出一块熏得黑乎乎的肉块,自己咬了一口,又塞到了孙百万手中。

    “尝尝。”

    孙百万扔了一块进嘴,因为燃料稀少没做熟,有点腥,还有点齁,盐放太多了,而且味道怪怪的,吃不出是啥肉。

    “不放多点盐,装不住啊。”

    这一刻,奚充国笑得很阴森,将他们带到关城之内,揭开了放盐的大瓦缸。

    接下来是让人毛骨悚然的场景:装盐的大缸里,竟腌着几个被开膛破肚后赤条条的人,身上的肉已被割走大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