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半年哪看得够?”
张敞举起眉笔,为妻子轻轻画着眉:“再说了,夫妻闺房之乐,有甚于画眉者,难道别家就没做过?我关起门来过日子,无损于天下,干旁人甚事?”
贯氏更羞了,等张敞给她画完了,对着铜鉴一照,却瞧着那长长弯弯青青的双眉哭笑不得。
“良人,怎么是青色的眉?”
“这叫远山眉。”张敞解释道:“司马相如妻文君,眉色如望远山,时人效画远山眉,宫廷中很流行,据说皇后也这么画。”
说着张敞站起身来:“夕食不必等我,杨子幼昨日送来一封拜帖,西安侯今日乔迁入尚冠里新宅,邀我赴会。”
“西安侯,是那位传闻一人灭一国,单骑上天山的任弘?良人竟认识他?”任弘的威名,连长安贵妇人的闺中都传到去了。
张敞大笑:“我当然认识他,只不曾想他也认识我。虽不知为何邀我前去,但此人乃长安新贵,可不能驳了他的面子。”
说着张敞拿起了便面小扇,就要出门。
“这么冷的天,良人为何还要带便面?”
张敞将便面一插:“我跟杨子幼说,是遇上不想招呼的人时用来挡脸,可实际上,却是为了给人留个印象。”
“未央宫中官吏无数,想让皇帝和三公九卿记住可不容易。”
“可若说起那个总爱拿便面的未央厩令,他们便能想起我来了!”
……
长安的里聚都是有围墙的,尚冠里也不例外,这儿的墙又高又厚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宫呢。
张敞虽没资格住尚冠里,但他与杨恽是好友,时常来访,里正和里监门都认识他。
后世有句话,叫宰相门前七品官,这尚冠里内,可住过数不清的公卿,如今权倾天下的大将军府邸也在其中。所以尚冠里的看门大爷,都比长安其他里多了几分骄傲自信,见了张敞只是微微一点头:
“张厩令又来了?”
张敞哪里敢得罪:“陈里正,今日里中莫非有热闹事?”
“还能有什么事,那位西安侯刚搬进来,邀请里中各户群饮,我也在受邀之列。”
里正慢悠悠地说起此事:“只是我忙着当值,故而只让小儿将礼物送去便回。再者,今日来的都是张君这样的朝官,我这有秩都算不上的里正,虽蒙西安侯看得起送来拜帖,但还是有自知之明,别去惹主人尴尬了。”
“陈里正说笑了,谁不知大将军颇为信任你,哪怕是两千石见了陈里正,都要亢礼啊。”
陈里正很受用,虽然认识张敞,仍要检查一下官符,并将其佩剑留在里门处,这才放行——里中住的都是达官贵人,不可不慎啊,数十年前,梁孝王就曾派遣刺客潜入尚冠里中,刺杀了好几个反对他成为太子继承帝位的大臣。
这还算好的了,若要进霍光大将军家更麻烦,旁边路口都站满了霍氏家兵,入府的士、民要先被两名侍卫挟持,脱光衣服检查。张敞另一位朋友萧望之便拒绝露体,而受了冷遇,如今被撵到外郡做小吏。
张敞深知霍家人的跋扈,懒得去触霉头,遂在里中绕了一大圈,他听说西安侯府邸就在杨家左右。
眼瞅着快到时,却赫然看到前方有个绣衣少年,正在拉拽一名老汉。
“这不是杜小君子么。”
张敞上前,这少年他认识,名为杜佗,乃是他直属上司,太仆杜延年中子,也住在尚冠里中。
霍大将军家人一贯高高在上,不参加里中任何邀约。
而杜延年这种九卿一级的高官忙得很,虽得了任弘邀请,也不会亲自去赴宴,只派子侄代劳。
杜佗朝张敞颔首,却仍劝那老汉:“许伯,都到跟前了,便随我去了罢,西安侯不也邀请你了么?”
老汉正是皇曾孙的岳父许广汉,他今日又轮到休沐了,却被妻子撵了出来,要许广汉去那西安侯府上看看,回去将热闹讲给她听。
许广汉顺着墙磨磨蹭蹭地过来,远远望见西安侯府今日十分热闹,门口冠盖如云,皆是高官显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