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地方官员要获得功绩并不容易,尤其像他这种无为而治的知县,想要获得功绩更难。
他这一直提不上去,跟他的出身是有很大的关系,但功绩也是个因素,他要有不错的功绩,再怎么样,也该升一升了。
当然,升迁也不一定要靠功绩,如果他能巴结到权贵,升迁起来也很容易。
可惜,龙溪陈氏的陈文杰把个机会摆在他面前,他却因为痴迷自己的木匠活,根本就没去巴结人家,大好个机会就这么被他白白给错过了。
其实,他之所以没有去巴结陈文杰,痴迷木匠活只是一个方面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陈文杰的身份,海商豪门,他也看不顺眼啊,所以,他干脆没去搭理人家。
这次就不一样了,治下出了个天才,那可是大大的教化之功,这种事,他还是比较感兴趣的。
问题,仅仅只能考上个秀才算得上天才吗?
自己治下出个秀才,貌似还不能算是教化之功啊,再怎么滴,这人也得在乡试中名列前面,或者高中进士,才能算教化之功吧?
他仔细看了看眼前的文章,颇有些不解道:“建问兄,这文章最多也就能考个秀才吧?”
严行得意的解释道:“是啊,要这文章是他一天时间做出来的,他最多也就能考个秀才,问题这文章是他两个时辰做出来的啊!”
两个时辰做一篇应试八股文,刘守良自问都没这本事,这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啊!
不是说他两个时辰就做不出一篇八股文,县试、府试和院试所采用的八股文文体是最标准的,也是最费时间的,而乡试和会试中则分为义、论和策。
义和策的要求并没有标准八股文这么高,义和策一般三百字左右即可,也不要求后面四段全部写成对偶排比句,有一两组即可,这样的文章,一两个时辰写一篇并不奇怪。
论就不一样了,论就是最标准的八股文,一般都要写四百字以上,而且必须四组排比对偶句,这样的文章,乡试和殿试都是一篇考一天,也就是说,进士写这样的文章都需要一天左右!
这位天才到底是谁呢?
他忍不住追问道:“建问兄,你说的这例生是何人?”
严行毫不犹豫的道:“就是惠安杨家的杨聪,他昨天还托我帮忙探问,看你最近有没有空,他想请你去吃个便饭。”
惠安杨家的杨聪!
那不是府衙通判徐阶徐大人的知交好友吗?
想请我去吃个便饭?
好啊! 杨聪真郁闷坏了,严老先生也不说他文章做的怎么样,拿着他试卷就跑了,这会儿都散学了,还没见回来。
这家伙到底干嘛去了?
尼玛,还要我在这等着,这家伙到底想干嘛?
正当他和俞大猷坐在学堂中大眼瞪小眼的时候,严老先生终于急匆匆的回来了,他那额头竟然还带着汗渍,连鬓角都贴脸上了。
杨聪见状,连忙迎上去关切道:“先生,您这是怎么了?”
严行喘了口气,这才摆手道:“没什么,就是去了趟县衙,走的有点急了。”
晕啊,没事你跑去县衙干嘛?
杨聪这会儿可不关心这个,他只想知道自己文章做得到底怎么样,但是,严老先生这样子却好像不怎么关心他的文章。
这家伙,拿着自己的文章就跑,这会儿自己的文章都不见了,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啊?
他想了想,干脆硬着头皮问道:“先生,不知您觉得学生做的文章怎么样,还请指教一二。”
严行下意识点头道:“你的文章做的很好,老夫教书育人十多年,还从未见过像你这样才思敏捷的天才呢。”
天才?!
杨聪没想到严老先生竟然给予他这么高的评价,他内心里顿时一阵窃喜。
不过,这天才又相当于什么水平呢?
天才,大致应属天之骄子一类的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