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皱眉沉思了一阵,随即对那机灵的衙役道:“杨家没人来看榜是吧,你带两个人,敲锣打鼓去杨府报喜。”
报喜?
那衙役顿时愣住了。
倒不是他不知道怎么给人报喜,问题这县试上榜有什么好报喜的?
要知道,就算是院试上榜,中了秀才也不用去报喜啊,这起码也得中个举人才能大张旗鼓的去报喜吧?
刘守良见他呆愣的模样,不由提点道:“杨家可不是小气人家,你去报喜,赏钱能少了你的吗?”
那机灵的衙役闻言,眼睛不由一亮,对啊,杨家那可是惠安甚至是泉州府都出了名的有钱人家,自己去报喜,恐怕比给一般中了进士的人家去报喜得的打赏都多的多。
他连忙拱手作揖道:“多谢大人提点,小人这就带人去报喜。”
说罢,他便顺势往后退去,就待去礼科书吏那里讨份榜文,然后赶去杨府报喜。
没想到,刘守良却突然招手道:“慢着,你附耳过来,本官有几句话,你顺便去带给杨家老爷子。”
那机灵的衙役闻言,连忙猫着腰疾步上前,把耳朵凑到刘守良嘴边。
不一会儿,县衙里面便响起一阵锣鼓声,那机灵的衙役扛着块写有“放告”字样的牌子,手举公文,从县衙大门窜出来,对着那帮看榜的人朗声喊道:“恭喜,恭喜,本县例生杨聪县试高中案首!”
喊完,他便扛着牌子往杨府方向疾步而去。
他身后,两个衙役,一个提着铜锣,一个抱着腰鼓,使劲敲打着,欢天喜地的跟了上去。
卧槽,这些衙役疯了不成!
看榜的人都被这场面雷的外焦里嫩,县试上榜需要报喜吗?
没听说过啊!
一堆人愣了半天,终于有个聪明人拍着额头大声道:“我知道了,这帮家伙是想去讨赏。”
众人闻言,无不恍然。
杨家,那可是出了名的有钱,这衙役去报喜,人家能不意思一下吗,这杨家的意思那最少也是论两算的啊!
话说这杨聪为什么不来看榜呢,就算他自己不想来也可以派人来啊,难道他不知道今天放榜吗?
他当然知道今天放榜,不过,他知道自己上榜毫无悬念,所以没一般考生那么着急而已。
他这会儿关心的可不是这个,前几天那场县试着实把他给折腾惨了,他虽然扛住了炎热和臭味的考验,回来却因此焉了一天,甚至做文都有点力不从心了。
他知道,这样下去肯定不行,就算自己做文练得再快,身体扛不住一样是假的,乡试和会试那可是连考三天,要自己还是现在这状态,估计两天都扛不过去。
所以,这几天,他都是不到卯时便爬起来了,跟着俞大猷他们学着扛石锁,拉弓,用以锻炼身体,增强体魄。
这天练到卯时一刻左右,感觉自己差不多到极限了,他这才对着一边正兴致勃勃跟俞大猷学习棍法的彭福道:“虎子,先别练了,去县衙那边看看,榜单放出来没。”
彭福闻言,连忙朝俞大猷拱了拱手,又飞快的放好棍子,随即便一溜烟往府外跑去。
不过,他才跑出杨府不到百步,便被路上的情景给惊呆了。
县衙的衙役竟然扛着放告的牌匾,举着文书,敲锣打鼓的往杨府方向跑来,边跑还边在那里高喊:“恭喜本县例生杨聪县试高中案首。”
卧槽,大少爷竟然考了个第一名。
但是,这县试上榜要报喜吗?
他也没听说过啊!
看着迎面而来的衙役和后面跟着看热闹的人群,他愣了一下,随即便掉头往回跑去。
这家伙,他虽然不知道县试上榜要不要报喜,不过他却知道自己的身份,人家既然来报喜了,那就得赶紧去通知老太爷,这报喜的人他可没资格接待,整个杨府,只有老太爷才有资格接待。
他一路跑到老太爷杨荣院子外面,气喘嘘嘘的对那看门的护院道:“快,快禀告老太爷,大少爷县试高中案首,县衙报喜的人就快到大门口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