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辞拉下他的手,道:“阿凝是我大嫂嘛,我哪有欺负她。”
谭凝走近,正好听见,脸颊不由泛上一抹红晕:“阿楚,我和你大哥要去山里走走,你要一起去吗?”
不愧是两口子,问的话都一模一样。
“不去了,我还有事,你和大哥去玩吧。”
“那我们走了。”
“嗯。”
天气一日日地热起来,蚊虫也多了起来,楚辞打算做些驱蚊香。
艾叶、白芷、丁香、金银花、薄荷、菖蒲、苏叶、藿香,这些药草都有驱蚊的功效,磨成粉后,开始制香。
楚辞在药房捣鼓了一整天,除了驱蚊香,她还做了止痒膏。
止痒膏没那么快凝固,她放到窗台上通风冷却。
这时,许氏进来了:“小姐,我有件事想求你。”楚辞说道:“说什么求不求的,若有难处,尽管开口便是。”
许氏是灵州府的人,父母去的早,她和兄长相依为命,周中元年轻的时候,经常随府中的管事到处收药材。
有次去灵州府,遇上土匪打劫,受了重伤,被许氏的兄长救了,在许家养伤期间,和许氏日久生情,便成了亲。
成亲后,许氏随周中元回明州城,这些年来,和娘家一直都有书信往来,前些年,她的兄嫂相继故去,只剩下了侄子一家。
说起侄子侄女,许氏叹了一口气:“开春以来,灵州府一直下雨,河水涨了不少,村里的人担心河神作怪,没了收成,便想把我侄女祭献给河神,我侄子带着妻儿和侄女连夜逃了出来。”
将纯洁美丽的少女祭献给河神,这种愚昧迷信之事,楚辞听过不少。
许家村的人,之所以选中许氏的侄女,不过是欺负许父许母早亡,没人护着她们。
说到心酸出,许氏抹了抹眼泪,继续道:“我侄子侄女都是本分勤快的老实人,她们这样逃出来,这辈子都回不去了,还请小姐能收留她们。”
“醋坊那边还缺人,他们若是愿意,可以去醋坊上工,工钱方面,别人多少,他们也多少。”
“多谢小姐。”许氏感激涕零道。
“不过,”楚辞话锋一转,肃声道,“宋家的规矩,你也知道的,要在醋坊上工,必须签份合约,若他们心术不正,我不会因为他们是你的侄子侄女就网开一面。”
“小姐好心收留他们,感激尚且来不及,如何会做出对小姐不利的事情来,若他们真的狼心狗肺,不用小姐动手,我也不会饶了他们的。”
楚辞问:“他们现在何处?”
许氏道:“还在桃林里。”
“把人带进来吧。”
“是。”
没多久,许氏就把人带了进来。
竟是那日回明州城的时候,在竹林里碰到的牛蛋一家。
人生何处不相逢,真是太巧了。
楚辞笑了:“没想到是你们。”
许氏愣住了:“小姐,你们见过了?”
牛蛋的爹许大山说道:“姑姑,宋小姐就是那位给我们留了袋米的贵人。”
“这,这也太巧了。”
许大山郑重地朝楚辞拱手,躬身行了个大礼:“若不是小姐的那袋米,我们怕是要一路乞讨着来桃花村了,小姐大恩大德,我们没齿难忘。”
楚辞笑着道:“举手之劳罢了,无需放在心上,以后安心住下来,日子会越过越好的。”
“承小姐吉言。”
“今日好好歇一歇,明日让周叔带你们去醋坊,李老爹和袁大娘都是好相处的人,有什么不懂的,问他们便是。”
“是,小姐。”
许大山一家不是宋家的下人,一口一个小姐地称呼她,楚辞有些不习惯,道:“乡下人家没那么多规矩,你们叫我阿楚,或者宋姑娘都可以。”
楚辞和善,没有架子,许大山一家忐忑不安的心也都安定了下来,租下顾大富家的房子,也算是在桃花村安顿了下来。这几日又开始下雨,一连下了好几日都没停。
锄头的柄有些松了,阮氏坐在廊下修理,看着外面下个不停的大雨,露出一抹愁绪。
楚辞坐在一旁翻看医书,听她在叹气,问道:“阿奶有心事?”
阮氏又幽幽地叹了一口气:“今年的雨水特别的多,我们这边还好,灵州府那边河多,要是河水上涨淹了庄稼,那今年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。”
手里的医书虚握着,楚辞也看着外面的大雨,道:“大山说,他们村的河水就涨了很多,村民还想把仙儿供奉给河神,官府每年都会拨银子修筑堤坝,近来雨水不断,官府应该会做好防范的吧。”
仙儿就是许大山的妹妹,这事,阮氏也听说了,心里很是唏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