娇娇女的古代团宠生活_作者:九熄(529)

2020-10-09 九熄

若是村民敢把乖孙送去祭祀,她能提刀砍死他们。

“这也不是我们能操心的,希望这雨早点停吧。”

雨越下越大,氤氲起白蒙蒙的雨雾,天地间一片朦胧模糊。

楚辞眉心微不可察地蹙了起来,一抹忧色凝在眉心。

但愿灵州府的官员能做好做好防汛措施,加固堤坝。

雨下得大了,风一吹,雨丝就飘了进来,阮氏道:“回屋吧,不然,衣服都得湿了,要是着凉了就不好了。”

“嗯。”

锄头已经修好了,阮氏归置在杂物房里,楚辞回屋,听着嘈杂的雨声,忽然就没了继续看书的心情。

好在夜里雨势渐小,第二日起来,淅淅沥沥地下着,还没到晌午雨就停了。

雨后的天空,总是格外的高远湛蓝。

楚辞仰着脸,眯眼看了会儿。

晏九扛着一麻袋,兴冲冲地过来找他。

麻袋鼓鼓囊囊的,也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,瞧着挺重的。

楚辞问:“麻袋里装的什么?”

晏九解开麻袋,拿出一个椭圆形的根块,问道:“姑娘,这是不是就是你所说的那个番薯?”

楚辞曾让天机阁的人去寻番薯的种子,没想到居然真的找到了。

她眸光炯炯发亮,难掩兴奋:“没错,这就是番薯,四五月的时候种下,等到了秋收,一亩能有数十石呢。”

一亩能产数十石,那可是其他谷物的二十倍,晏九惊了惊。

这么高的产量,即便是遇到灾荒年也不用担心了。

阮氏得知他扛了一袋种子过来,走过来好奇地看了几眼:“这是啥种子?咋没见过?”

“这是番薯,是一种粮食,随便在山地里种上一茬都能活,而且产量也很高。”

阮氏闻言,两眼放光,对于手里拿着的番薯就有些爱不释手了:“这个要怎么种,跟种土豆一样吗?”

楚辞道:“这个要催芽之后,剪了藤条插在地里。”

祖孙俩商量了一下,家里没有多余的地种番薯,只能去开几亩荒地。

楚辞把好的种子挑选出来,剩下的那些,拿几个煮了一锅番薯粥,其他的,留着明日再烤。

红薯软糯,煮出来的粥,也格外的香甜可口。

阮氏赞不绝口,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过:“这么好吃,产量又高,这可是百姓之福啊。”村西头那边有一大片荒山,楚辞和阮氏商量了一下,打算去那边开几亩地。

宋家在村西本就有二十几亩的良田,再开垦几亩荒地,精心伺候几年,说不定也能变成良田。

开荒是体力活,宋家这边除了楚辞和阮氏,还有宋孟和赵氏,作坊里有小管事,宋廉交代了一番,也跟着一起开荒。

云澈知道要开荒,书不读了,字也不练了,跟着云烬和晏九他们一起去。

就连陆蓁和谭凝也跟着一块去了。

吃过早饭,一人带着个草帽,浩浩荡荡地往村西那边去了,带柴刀的带柴刀,拿镰刀的拿镰刀,扛锄头的扛锄头。

云澈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面,特别地神气。

阮氏劝他在家读书,云澈拍着小胸脯,道:“阮奶奶,你别看我小,我可是能一个顶三个的。”

阮氏被他逗乐,笑得眼角都多出了一道褶子:“阮奶奶就知道你是个能干的。”

云小公子被夸得充满了斗志,更神气了。

日头渐高,地里已经有不少村民在锄地,见他们这么大的阵仗,不由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。

“婶子,你们这是干啥去啊?”有村民问阮氏。

阮氏指着那处荒山,说道:“去山上开几亩地。”

宋家那么多良田,咋还去开荒呢?

村民想到宋家的那一大片药山,不由道:“开垦那么多荒地,是不是也种药材?”

升平两口子跟着宋家种药材,赚了不少,村民们可羡慕了。

他们也想过种药材,又担心地里的庄稼没人伺候,即便赚得再多,在他们的认知里,药材哪有粮食重要。

正所谓,民以食为天嘛。

日后番薯藤种下去,也瞒不住,阮氏笑道:“乖孙得了一种粮食的种子,我们便想开几亩山地试试。”

“婶子,这山地可不好种庄稼,就算开出来也是白费力气。”

“荒地开出来,过了两三年,还要交税,地里肥力不够,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交税的呢。”

村民都觉得宋家疯了,纷纷劝道。

这年头,粮**贵,可别糟蹋了好种子。

阮氏笑道:“乖孙说了,番薯不挑地,随便种哪儿都能活,还耐旱。”

“那番薯长啥样的啊?”

村民好奇不已,心里头一阵火热。

要是种哪儿都能活,日后又多了一样粮食能填饱肚子,这可是天大的喜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