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是,洪涝时,要利用退水,清洗沉积在植株表面的泥沙,同时要扶正植株,让其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,尽快恢复生长。
四是,洪涝灾害过后,必须迅速疏通沟渠,尽快排涝去渍,再及时中耕、松土、培土、施肥,加强田间管理。
五是,旱地怕涝,农作物要采取联片种植,做到排灌分家,避免水田和旱田用水相互矛盾。
除了治水,楚辞还提出不少兴农之策,其中有一项便是在稻田里养鱼。
楚昭听后,脸上激越之色难抑。
灵州府多江河,常有水患,因而,朝廷每年都拨了不少银子修筑堤坝,疏通河道,不成想底下的官员尸位素餐,贪了筑堤款,以至于水灾发生后,百姓流离失所,死伤无数。
近来,他废寝忘食,翻阅了不少和兴建水利有关的书籍,以便尽快想出一个治水之策,可又谈何容易。
今日真是受益匪浅。
谁能想到,想出如此兴农治水之策的,竟是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,惭愧之余,又心生敬佩。
楚昭道:“县主大才,本官佩服。”
楚辞连忙还礼:“大人言重了,术业有专攻,晚辈大言不惭,在大人面前班门弄斧,实在是惭愧。”
不卑不亢,不骄不躁,进退有度,比那些只知相互攀比炫耀,却不懂民生疾苦的闺秀贵女,不知道强了多少倍。
几位大人对她越发地喜爱,不由在想,这要是自家晚辈该有多好。
萧明璟也听得目光灼亮,咧着嘴笑:“阿楚,你这脑袋瓜怎么这么好使?也太厉害了!”
连称呼都改了,燕帝的眸光深了深,封楚辞为明安郡主。
楚辞不由怔然。
以燕帝的性情,不给她挖坑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,怎么可能送她大馅饼。燕帝封她为清平县主时,是正二品,封地只一个明州府。
如今突然封她为郡主,正一品,不止明州府,就连云州府和安州府都是她的封地。
即便是皇族的郡主,未必有她这份荣宠。
楚辞诚惶诚恐地说道:“臣女无功无劳,受之有愧,还请陛下收回成命。”
燕帝并没有动怒,但神色语态却沉冷了几分:“金口玉言,岂是你说收回成命,便收回成命,朝令夕改,你把朕当做什么了?昏君吗?”
“臣女不敢。”楚辞连忙跪地请罪。
燕帝是历代帝王心机最深沉的一个,岂会随随便便就厚赏一个人?
一定是又想搞幺蛾子。
燕帝决定的事情,压根就没有转圜的余地,这个明安郡主,楚辞不想当也得当。
不然,便是抗旨,是死罪。
萧明璟拱手道:“陛下英明神武,是难得的明君,如此皇恩浩荡,阿楚高兴坏了,口不择言,陛下息怒。”
几位大人惜才,担心楚辞惹怒燕帝,招来祸患,忙给她使眼色:“郡主,快谢恩吧。”
事已至此,楚辞也只能接受了,盈盈叩拜:“臣女谢陛下隆恩。”
“起来吧。”燕帝脸上这才有了笑容,“你所提议的兴农治水之策,利国利民,这个郡主,你受之无愧,朕会让皇后指派一个教习嬷嬷,教你规矩礼仪,你无需担心。”
麻蛋!
还想借教习规矩礼仪,将她困在长安,太不是东西了!
楚辞波澜顿起,声音却没有半分情绪,谢恩道:“谢陛下。”
她提出的那些兴农治水之策,需因地制宜,避免弊端,燕帝和几位大人还要再商议具体章程,楚辞和萧明璟便退出了御书房。
明晃晃的日光照在眼睛上,楚辞身形晃了一下,萧明璟连忙扶住她:“你没事吧?”
跟燕帝过招,太耗费心神,楚辞浑身虚软,缓了一下,摇头道:“没事,我们回去吧。”
当初,他给楚辞请封,过了好长一段时间,燕帝才册封楚辞。
兴农治水之策的功劳再大,也不足于被封郡主。
宽阔深长的宫道上,只有他们两人,萧明璟凝眉道:“陛下这是想干什么?”
燕帝心思难测,楚辞看不透,看着远处的碧蓝天色,平静道:“既来之则安之,见招拆招便是。”
不止楚辞,就连最擅长揣摩圣意的罗公公,也猜不透燕帝的深意。
来长安的这一路,楚辞出尽风头,得尽人心,燕帝不打压,反而还锦绣添花,真是令人费解。
沈相和苏衡楚昭离开御书房后,燕帝又开始批奏折,眼皮都没抬一下:“想问什么?”
在燕帝身边伺候得久了,罗公公早就不露情绪,没想到一时失神,让燕帝看出了端倪。
罗公公心头一凛,躬身笑道:“真是什么都瞒不过陛下,陛下册封明安郡主,是否因为这颗棋子另有用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