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上有老下有小,求郡主菩萨心肠,饶了我们这条贱命,我们做牛做马报答郡主。”
云五问道:“姑娘想如何处置他们?”
事情已经一清二楚了,当然是扭送京兆府,由高大人处置,可如果连嬷嬷一力扛下所有的罪名,叶夫人便可置身事外,那她就不可能知道真正的原因。
又是安插眼线,又是买凶行刺,如果不是有深仇大恨,那一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。
这两个人或许是她敲开真相的一个契机。
楚辞眼底闪过暗芒,让云五把人先关起来。
阿颜不解道:“姑娘为何不把人送去京兆府。”
“没有确凿的证据,证明将军府就是幕后主使,就算连嬷嬷认罪,也只是唆使他人闹事堵街而已,这两人,我另有用处,云州那边可有消息传来?”
“我正要跟姑娘说这事呢,十三已经传来消息,叶佋是云州府新丰县叶家村人,自幼父母双亡,吃百家饭长大,朝廷去叶家村征兵,他便报名了,一直都在叶大将军的麾下,后来他加官受赏,还派人去叶家村,答谢村民的救济之恩,并无可疑之处。”楚辞眯了眯眼睛,不知道在思索什么,翌日,她让云五把连嬷嬷安插在郡主府的眼线绑了,连同昨日那两个人,一起带去了将军府。
云五上前去拍门,“吱呀”一声,大门从里面拉开了。
云烬和云五押着三人站在楚辞身后,门房被这阵仗吓了一大跳,警惕地打量着楚辞:“不知姑娘是哪家府上的,可是有事?”
楚辞客气道:“我们是郡主府的,有要事找叶夫人商议,烦请通报一声。”
长安城中,郡主倒是不少,但有府邸的,也就是前段时间燕帝刚刚册封的明安郡主。
门房的神色瞬间变得恭敬起来:“郡主稍等,小人这就去通禀。”
“有劳了。”楚辞微微颔了颔首。
按理说,应该将人请入府中,但看楚辞这架势,想必是来兴师问罪的,门房不敢自作主张,匆匆跑去找连嬷嬷。
“嬷嬷,大事不好了,明安郡主绑了好几个人找上门来,说是要见夫人。”
连嬷嬷脸色大变,心下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。
半天都没听到她吭声,门房见她脸色有些不对劲,愣了愣。
嬷嬷这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吗?
门房暗戳戳地腹诽着,想到楚辞还在门外等着,又开口了:“嬷嬷?”
连嬷嬷捏了捏手指,面不改色道:“去把人请进来。”
“是。”
心中再忐忑不安,连嬷嬷也知道该来的躲不掉,她心里很清楚,楚辞此次前来,多半是为了昨日遇刺一事。
既然她没有把人扭送京兆府,说明她没有确凿的证据,又或者她并不想把事情闹大。
定了定神,连嬷嬷前去禀报叶夫人:“明安郡主也太不懂规矩了,仗着陛下宠爱,如此不把将军府放在眼里。”
叶夫人神色微凝,道:“明安郡主并非狂悖无礼之人,许是有什么误会。”
连嬷嬷的目光闪了闪。
往郡主府安插眼线也好,收买杀手行刺楚辞也罢,这些事情,叶夫人并不知情,是连嬷嬷瞒着她偷偷谋划的。
连嬷嬷不知道是何处出了纰漏,让楚辞察觉到她,她犹豫着要不要跟叶夫人坦白。
叶夫人见她心神不宁,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,古怪地看着她:“嬷嬷怎么了?”
连嬷嬷敛神,不动声色道:“明安郡主昨日刚遇刺,今日就绑人上门,老奴担心她不分青红皂白,诬陷将军府。”
叶夫人也很讶异,楚辞为何会绑人上门,但她相信楚辞的为人。
“我们行得正坐得直,没什么好担心的,先去见了她再说。”
叶夫人说着,去了前院。
厅里,下人已经奉了茶,楚辞抿了一口,刚将茶盏搁在案上,叶夫人和连嬷嬷进来了。
楚辞起身,笑道:“冒昧前来,若有失礼之处,还请夫人见谅。”
“是我有失远迎,叫郡主久等了。”叶夫人在主位上坐下,看了眼被绑着的三人,问道,“不知郡主此来所为何事?”
叶夫人的神色并无异样,反倒是连嬷嬷见了那三人后,露出了慌色。要找出昨日在广济大街闹事的人并不难,连嬷嬷做梦也没有想到,她安插在郡主府的眼线,这么快就被楚辞发现了。
是她太大意了,太轻敌了,以为楚辞出身乡野不足为患,若早知她如此厉害,她绝不会贸然行刺。
连嬷嬷悔不当初,可惜晚了。
楚辞指着其中一人,问道:“这人是我府上采买的婆子,夫人可认识?”
那婆子双手被缚,浑身抖个不停,和叶夫人对视了一眼,又惊慌地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