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灵云看的津津有味,满面红涨。
难怪姑姑要他抓紧学这本《石头记》,掌握其中的技法。
这种引人遐想联翩的“小黄文”,令人记忆深刻,的确是引起轰动,扬名立万的迅捷之路!
他要是也写出一本几十万字的巨著,远比写几首诗词,在金陵城里更具有轰动性的效果。
回去,赶紧模仿着,写一本书出来。
扬名立万,就在今朝也!
谢灵云满面潮红,兴奋的手舞足蹈,乐不可支。
...
谢灵云正沉迷《石头记》里,没看到路上石块,“噗通”一声。不小心被绊了一下,一个跟头栽倒在地上,手中的《石头记》抄本也落在地上。
这一瞬间,他才回想起来,难怪姑姑叮嘱,要他一定回谢府再看。
在路上看,痴迷其中,哪里还顾得上脚下有石头啊!
恰巧,乌衣巷里走来一群结伴而行的门阀士子们,有王荀,有杨冰,有萧子良,正熙熙攘攘的路过,撞见了谢灵云摔了一跤。
“哎呀,灵云弟,且小心,别见面就跪拜我等,受之不起,快快请起来。”
“灵云弟沉浸读书之,忘了看路,摔倒在乌衣巷。我辈楷模,令人钦佩啊!这要是传扬出去,必定又成为一段佳话!”
众士子见状,轰然大笑。
“《石头记》?这是何书?”
王荀捡起地上的书。
“咦,好奇特的书....这是小说?我怎么从未听闻过这本书,这是哪里发现的孤本珍品?”
杨冰也惊奇道。
“从未见过的孤本?”
“快,给我们也看看!”
这群门阀士子们顿时大喜。
孤本珍品,这是士子们的最爱啊~,哪怕耗费巨大代价,也要读!
他们赶紧围在一起,快速的翻看这《石头记》,顿时都惊奇无比,瞪大了眼珠子,无比饥渴的读了起来。
啧啧~!
好东西啊!
跟以前私塾里学的那些孔老夫子、孟夫子的圣贤书,完全不同。
这本,读起来太有滋味了,津津入味。
他们咕噜咕噜吞咽着口水,眼睛都看直了。
哎哎呀~!
这荣国府里面,贾宝玉那一幕一幕,简直了,太绘声绘色了。
这...这小黄书,还能这样写?
不怕被皇帝一怒,朝廷给封禁了?
“这是我的。你们想看,自己去找书抄!”
谢灵云大为恼火,跳起来,从人群中一把抢了过来。
这是姑姑借给他,让他抓紧时间来学的好书,好抢先扬名金陵城。
要是被他们给抢先学去了,抢在前头,那可如何是好!
谢灵云抢了就往谢府狂跑。
“谢兄,且慢啊!这本书,借给小弟抄一抄,一夜就好!求你了,兄,大兄!小弟求你了。”
“我也要抄!”
“谢兄,你是从哪里找来的《石头记》的抄本?跟小弟说一下。小弟不惜重金购买啊!”
王荀、杨冰等一众士子们无不大急,急忙奋起追赶。谢灵云抢回了《石头记》手抄报,拼命狂奔,一口气冲进谢氏府邸,喝令家丁堵上门,将激动的九府士子们都堵在大门外。
他颇为得意。
想抢他的《石头记》,门都没有!
这可是姑姑给他的“孤本”,最新的潮流风向。
虽然平王府里可能其他人也看过,但平王李氏子弟们都是一群粗俗的武夫,根基太浅,根本没这个文学天赋。
他要好好研究一下,尽早写出大楚第二部鸿篇巨著。
在谢府精美绝伦的书房内,他秉烛夜书,借鉴《石头记》的灵感,奋力苦苦构思一本新书。
“写点什么好呢?”
“当然要好几位女主,各种风花雪月,才能吸引人。还有大官、恶霸、豪商,强抢民女。
主角,当然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风流子弟...像我这样的门阀子弟!金多,又风流。”
谢灵云灵感爆喷,在纸上奋笔疾书。
虽然他的功底、创意,比小昏侯的《石头记》差得远...可是只要紧跟这股风潮,他就能比同时代的其他读书人,都高出一大截!
他大有希望成为金陵文人中的新一代文学大家,风靡一时。
“相公,夜深了!”
“明日再写,可好?”
妻妾们哀怨道。
往常,她们早就暖好被窝,和谢灵云一起入眠,从来没见相公这样刻苦,冷落她们。
“勿要打搅,本相公正在写一部成名大作!一举成名,就在今朝。对了,你们也别闲着,都来帮我抄这本《石头记》,回头我还要还给姑姑呢!”
谢灵云却只顾着埋头狂写。
写了一段,觉得太正儿八经了,不满意便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