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...皇上,是要推行新政?”
崔皇后道。
“元宵已过,便是庚子新政!”
项燕然面色冷然,心意决然。
但凡新政变法,都是阻力重重,不知多少人会跳出来反对。
金陵十大门阀这群庸碌子弟,是指望不上了。愿意跟随的,就跟上。不想跟随的,就滚蛋!
庚子新政,势在必行。
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!
大楚皇朝要在他项燕然的手里,焕发出休眠了十年的战斗力。
新政之后。
割据一方的众诸侯王也好,佣兵数十万铁骑的匈奴也罢,必须匍匐在他一代帝王项燕然的意志之下。
“皇上既心意已决,臣妾自当追随。这后宫之内,不管谁家出身的嫔妃。臣妾定保太平无事,不令皇上分心。”
崔皇后毅然道。次日,平王府里。
日上三竿,太阳晒屁股了。
楚天秀醉了一宿,正在书房里懒洋洋的晒着屁股,补充维生素D。
祖儿抱着一身官服,兴奋的冲进书房里来,看到姑爷这不雅的睡姿,不由小脸色一红,赶紧给他盖上被子。
“姑爷,快起来!有好事!”
她摇晃着楚天秀的胳膊,道。
“咋了!”
楚天秀懵懵起床,却见祖儿手里捧着一套县令官服,不由惊喜。
“今儿一早,朝廷便派人送来了县令官服,还有县令官印和丞相府对您的任命文书。
从今儿起,您就是正儿八经的丹阳县令,可以号令县衙和一方百姓了。”
祖儿喜滋滋道。
“呀,这个意思是,我马上就要出发去上任吗?”
楚天秀挠了挠头。
说实话,他在金陵城这繁华之地呆惯了,对丹阳县令其实不太感兴趣。
他参加殿试,只想要一个县令的官位,衬托一下自己这上门女婿的不是吃白饭的...至于县令干活什么的,关他何事!
出了金陵城,那就是乡下。
别看丹阳县离金陵城只有不到百里远,就在天子脚下。但这么一个三千户人口的小县,跟穷乡僻壤有什么区别。
让他待在破破烂烂的县衙,他可不想去。
“朝廷任命的新县令,要在正月二十六‘雨水’节气之前,抵达任上和老县令交接,主持县里的农耕,翻耕、沟渠和施肥。除了农耕和收税,其实也没多少事情可干。
不过,丹阳县就在金陵城边上,去县里跟郊游差不多,骑马也就小半日的功夫。
今儿刚出元宵,离正月二十六,足足还有十天呢。您可以今日便出发,您要是不想去的太早,晚些去也行。”
祖儿说道。
“哦,那晚点吧!反正去了没啥事干。”
楚天秀明白的点头。
这跟朝廷大臣,管着上百个郡、上千个县,从早忙到晚都有干不完的政务,完全不同。
地方的一个小县里,几千户人口,其实也没什么大事,主要就是主持一县的农事,收税什么的,让当地的百姓不挨饿。
其它,什么治理、官司纠纷,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情了。
他就算当个甩手县令其实也毫无问题,自然有衙门的县丞等小吏们抢着效力。
...
既然丹阳县挨得这么近,楚天秀当然也就不急于上任了。还有十天呢,足够他来来回回跑五趟。
楚天秀和祖儿一起吃早膳。
早膳是水豆腐。
祖儿把淮南王的那份豆腐秘笈,拿到平王府的伙膳房之后,管事以为姑爷很想吃豆腐,便连夜赶制出来。
楚天秀看着满满的一碗水豆腐,分别加糖、加辣油、加炒豆和小菜。
他也不知该感叹,还是该无语。
熟悉又陌生啊!
他吃到了两千年前的豆腐。
“来,姑爷张口!”
祖儿舀了一勺子,喂姑爷这个大纨绔。
楚天秀每碗尝了几口。
祖儿不由好奇的问道:“姑爷,您爱吃哪种口味?我好吩咐伙膳房,每天早上准备。”
楚天秀嘿嘿一笑道:“我都爱,这叫雨露均沾,不偏不倚!免得它们心生怨!”
“哼~!”
祖儿满脸羞赧,啐了一口。
忽然,狄儿来到书房,禀道:“姑爷!董贤良、晁方正、主父焰,三位县令,联袂来访,求见姑爷!”
“哦,他们三个怎么一起来了。让他们过来书房吧!”
楚天秀有点吃惊。
片刻。
三名新县令来了。
他们三个,都迫不及待的穿上了崭新的官服,满脸的喜气洋洋,意气风发。穿上官服之后,立刻便有了几分官威在身。
楚天秀讶然道:“你们官服都穿上了,这是准备今日去上任?”
“这倒不是,只是忍不住想先穿上,看看这县令老爷是什么感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