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”
“保康的老师们都去请了。一般对老师的要求是:全力以赴。若是皇子们学不好,老师们会打哈哈珠子的手板子,皇帝会处罚老师们重则打板子。”
…………
“啾啾”的几声快乐的鸟鸣唤醒保康的神志,保康抱着师祖的脖子哇哇叫:“师祖,保康不要纳兰容若、石溪道人等等老师了,师祖,保康的老师有县令一个就够了。”
保康认为县令保证不敢打他的哈哈珠子,皇帝绝对不会打县令板子。师祖当然知道他的想法,然而,“保康的老师们,可能是纳兰容若和石溪道人等等,也可能是其他人,一切看皇帝的决定。”
“反正不管保康回宫不回宫,他们都是保康的老师,和保康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”
保康:“……”
“师祖,保康可以永远不到五岁吗?”保康真的被吓到了,面色煞白,一副可怜兮兮的小样儿,“师祖,保康宁可上战场也不要天天捧着书本儿。”
师祖从容应对:“皇子上战场,涉及军权。保康不知道军权的意义,师祖和保康好好说道说道……”
保康听着师祖洋洋洒洒的一大通话,听得他神魂出窍,胆寒心裂。
保康终于意识到:皇子的生活太可怕了,出家的皇子生活也太可怕了。
保康痛定思痛,下定决心,既然无法阻止自己迈向五岁的步伐,那就必须想办法,坚决不能妥协做一个行走的“图书馆”。
作者有话要说: 婴儿和儿童一般是腹式呼吸。哈哈珠子,类似伴读、小厮、侍卫……
康熙儿子多,之前夭折的也多。大阿哥胤禔前面有好几个哥哥,后来进族谱才确定是大阿哥。胤禔的名字保清,胤禔这个名字应该是后来改的,应该是康熙确定下来胤字辈作为辈分的时候?
感谢在2020-05-11 17:40:46~2020-05-13 00:39: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蓤夏 35瓶;季夏廿七 5瓶;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安静的书房里,保康“奋笔疾书”,对窗外邀请他玩耍的鸟儿花儿的叽叽喳喳、嘻嘻哈哈都好似没听到一般。
县令坐在靠墙一侧的桌子边用茶,品一口金莲花茶看一眼明显是要欺负人做坏事的熊儿子,心生不好的预感。
“县令,独占鳌头的‘鳌’字怎么写?”
“……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。一个‘敖’字,下面加一个‘鱼’字。还记得‘敖’字怎么写吗?百家姓之一,平时用作‘以~以游’,闲游、出游之意。”
“记得。”和简体字一样就好。
保康提笔落笔,习惯性地写‘鱼’字下面是一横,一下笔意识到不对,赶紧给改成代表水多的四个点点。
过了一会儿。
“县令,‘快乐’的‘乐’怎么写?”
县令:“……”
放下茶盏,瞧着熊儿子语气轻快:“快乐大师连自己的法号都不会写?昨天我们刚背诵‘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’,还记得不?”
保康不搭理县令的“反问”,根据县令的提示回忆大体知道怎么写了,特严肃地落笔,一笔一画谨慎力求没有涂抹——毕竟,十五笔画。
一边写一边怀念简体的“乐”字,写完后却是瞬间成就感爆满,满心欢喜于繁体字的象形和意会。
从一开始面对繁体字这么多笔画的愁眉苦脸,无从下手,到现在不光欣赏还乐在其中,就是保康也不得不感叹一句……虐到深处自然萌!
当然,对于县令提到的“昨天”,他也有不同看法。
“县令你昨天说快乐大师的‘注音’是偷懒,快乐大师建议县令上道折子,修一部字典,加上注音,就类似那个英吉利文拉丁文蒙古文满文的字母注音。”
县令的第一反应:熊孩子要大清的小娃娃和他一起偷懒。
“再怎么修订字典‘乐’都是十五……”
保康专注于自己于自己的书写,而县令呆呆愣愣的。
修《明史》乃是国体大事。康熙十七年诏征博学鸿儒科,康熙十八年取博学鸿儒一百四十三人命纂修《明史》……其中,朱彝尊、尤侗、毛奇龄等等当世文人都出山,就是顾炎武黄宗羲等等老一辈人不出来,也都派了外甥和弟子进京。
可是“当今皇帝和朝廷”都不满足。
他们需要尽可能地拉拢汉家文人,江南文人。
大修一部字典——朝廷上暂时没有人手,三藩初初平定,国家休养生息财力物力也不够,不若——就让这些民间文人领着他的学生弟子家人……
反正江南富户都有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