胤祉挺生气:“我可和你说啊,保康弟弟,你现在是还不知道侍妾们的‘好处’,你可别拒绝的太早,将来后悔。”
“俗话说,‘娶妻娶贤、纳妾纳颜’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,明白不?就算妻子什么都好,那也不一样。”挤眉弄眼的,“你大婚后就明白了。”
保康继续“呵呵”他胤祉哥哥。
“佛家说‘色相’,‘色相’美好,可也只是锦上添花。最重要的还是心灵契合。在兵营里头人都说‘母猪赛貂蝉’,那是因为长年累月见不到一个好女子。”
“可胤祉哥哥这是‘饱暖思YIN欲’,下半身的那啥比上半身的脑袋重要,还说这么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?”
胤祉:“……”
胤祉不光没炫耀出他作为“过来人成功人士”的优越感,不光没捞到好处,还被保康弟弟借此机会说了一顿,不对,是骂了一顿。
“下半身的那啥比上半身的脑袋重要”,那确定说得不是“禽兽”?
胤祉铁青着脸领着保康弟弟进来琳琅阁,再次遭到“暴击伤害”,无他,琳琅阁的大小女子齐齐看向他的保康弟弟,年轻貌美的店老板,也扭着小腰对保康弟弟露出羞涩一笑。
胤祉:“……”
胤祉想咆哮一声,做生意的一视同仁不知道?不能。那个憋屈。
保康看一眼胤祉哥哥,对他的心思一目了然。
不就是借着给嫂嫂买胭脂的机会,和年轻貌美的店老板说说笑笑,摆摆斯文?
保康不想搭理他这“孔雀开屏”的三哥,可是注定今儿胤祉受到的打击不止于此。
自从保康还俗后还留着一个“小光头”,四九城的年轻儿郎们就有不少留和尚头的,虽然留和尚头比辫子头还考验脸型五官气质,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,但是,流行啊。一句流行就够了。
保康一个小光头,一副大墨镜,一身简简单单的秋日绛色长袍马褂,也是吸引所有人的目光,店老板请他们上二楼包间,舌灿莲花地介绍不停,就希望可以多留这位美男子多一会儿。
发现他只听只看就是不卖也不说话,一看就不是旁边那位囊中羞涩的那种,而是没有看中的,不由地更是敬服他的眼力劲儿。
“这位客官您的眼光真好,我们琳琅阁的胭脂,不光是好,还是专门的好。就比如我们这新出来的‘豆蔻款’,那就是专门给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用的。”
“小姑娘的皮肤和她们母亲的皮肤那当然不一样。这胭脂也要用不一样的。客官您是要买给谁?我都您推荐最好的一款。当然也有特例,客官你和我描述描述对方的肤质,我给您具体推荐。”
“客官您不知道,前儿我们未来的瑞亲王妃来买胭脂,哎呀,我一看她的皮肤,这可为难了。我就没见过那么好的皮肤底子,她呀,十六岁也是用‘豆蔻款’,所以这就是‘因人而异’……”
…………
胤祉面无表情。
保康起身,和店老板用下巴示意他胤祉哥哥:“谢谢店老板的介绍,是这位客官要买胭脂,我来看看胭脂盒。”
店老板:“……”
店老板会做生意,为人也有雅趣,她开胭脂铺子出名,收集的胭脂盒也出名,一听这位美男子开口了,先是因为他的声音腿软,接着因为他的“特殊爱好”激动。
美男子也爱胭脂盒嗷嗷!
店老板“刷地”站起来:“我先领客官你去后院,客官你慢慢看……”
店老板送人送到地儿,没等来“留步”的暗示,一步三回头,依依不舍地离开……
保康微微笑开来,好一个泼辣大方的店老板。他也不知道他胤祉哥哥要和这位店老板“聊”多久,还真的一个个地欣赏这些胭脂盒子。
“红妆束素腰”、“青娥红粉妆”,女子们用的胭脂盒子,那就和男子佩剑的剑鞘一样重要。
汉代玉琮胭脂盒、汉代琉璃胭脂盒,鎏金错银珠玉螺钿,雕镂镶嵌的唐代三彩胭脂盒,宋代影青釉八棱形胭脂盒 、耀州窑胭脂盒,明代宣德窑胭脂盒?
保康细细打量,确定是一个仿冒品,又笑。
大名鼎鼎的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,大明一朝官窑瓷器的最高水平。可惜的是辉煌只有十年,且十年间由于工艺标准严格,烧制出来的瓷器量极少,导致宣窑自明以后便为稀世古董。
选料、制样、画器、题款、烧制……无一不精,浸透大明一朝的奢华靡费和文雅风趣……虽是十年,也是美好。
保康接着看。
大清一朝的胭脂盒,羊脂白玉胭脂盒、碧玺螭龙纹胭脂盒、青花釉里红瓜果纹胭脂盒……象牙、黄铜、掐丝珐琅、粉彩、红木、青花、斗彩、琉璃、玻璃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