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乍起,陆鼎伸手接下一片落叶,吟道:“兰有秀兮菊有芳,怀佳人兮不能忘——”
宋茂礼微微阖目,不再言语。
宣平十年十月初三,微雨。
禁军统领围了皇宫。
李淮想起当年他篡位时,也是如这般景象。他带人围了宣明殿,逼死了武帝,谋夺了皇位。
“只要皇上改立七皇子,本宫倒可留皇上一命。如若不然……”崔贵妃抬手一指,禁军便将那宫妃拖了出来。
“如果不然,本宫就一个一个的杀,杀到皇上同意为止。”
宫妃们都怕了,谁愿意去死呢。这种时候也顾不得什么尊卑贵贱,纷纷求皇上应了崔贵妃。
反倒是几位已经生过皇子的宫妃一脸淡然。因为无论如何,她们都不会活着,她们的儿子也不会活着。
眼见着殿内乱成一团,冯贵妃起身呵斥:“皇上还没死呢,你们这是做什么,想造反不成!”
那宫妃平素倒是怕冯贵妃的,这会儿刀都架在脖子上了,谁还当你是贵妃,便忍不住回嘴:“造反的可是崔家,同我有什么关系。你若真为皇上着想,那就让太子让位,让七皇子当太子,大家不就都能保住性命了!”
冯贵妃怒目而视:“蠢货!”
她走到殿中央,裙裾摇曳,华贵的衣饰愈发趁的她美艳动人,饶是年过三十,仍旧风姿不减,如明珠压海棠。
李淮目光沉沉的看着她,依稀竟从这美的张扬的女子身上看到了一丝淡蓝浅笑的身影。
她一向是张扬跋扈的,可此刻她的跋扈却风华万千。
他看着她伫立在众人眼前,抬手指着崔贵妃,高傲的扬起下巴,牵着一抹冷笑:“你以为逼宫造反是那么容易的么?你以为收买了禁军统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么?戚武何在!”
铿锵有力的声音传遍大殿,随后传来一道沉稳坚定的回应。一个副将从殿外走来,殿门打开的瞬间,浓重的血腥味随风灌入殿内,宫妃们抬眸看去,便见殿外遍地尸身,血流成河。
那副将大踏步走进殿中,单膝跪地:“臣戚武参见贵妃娘娘!”
他说的是参见贵妃娘娘,而不是参见皇上。
李淮嘴角挂着一丝苦涩,他好像不认识她了。
崔贵妃双眸倏地瞪大,她颤着手指着戚武:“你,你你怎会……”她慌张的望向殿外:“禁军统领呢!”
戚武道:“原禁军统领密谋崔家造反,已被殿下擒获。臣奉皇太子之命保护皇上和贵妃娘娘。”
萧美人美眸一转,低声对谢贵妃道:“适才被吓住了,都没注意太子殿下不在殿中呢。”
谢贵妃手握佛串,看着大殿中央的冯贵妃,心道今日的主角恐怕是这位吧。至于那位崔贵妃,不过跳梁小丑罢了。
“这不可能!”崔贵妃声音尖锐,仿如市井泼妇。“还有雍州军呢,你们就不怕雍州军兵临城下么!”
冯贵妃拨弄着指甲上的丹蔻,浅笑道:“果然无知的人才最无畏。崔贵妃连敌我双方的状况都没有摸清楚就敢逼宫篡位,也是可怜。”
“你胡说!我大哥在朔北掌军,我爹有大半朝臣的支持。对。”崔贵妃像是终于抓到了可以刺痛冯贵妃的刺,她笑道:“还有陆相,你以为陆相会支持一个毫无权势的太子么,陆相早就和崔家站在一起了!”
冯贵妃摇头叹道:“我娘说的对,不要和傻子论短长。戚武,将这位崔贵妃娘娘好好看押起来,贵妃身上还担着另一桩案子呢,咱们日后再算。还有这几位意图谋害皇上的妃子,也都关起来吧。免得她们发疯,会伤害皇上。”
几位妃子见事情急转,根本来不及反应,忙呼天喊地的求饶。
冯贵妃凤眸一厉,喝道:“拖下去!”
一切发生的太快,也结束的太快,就像是一场闹剧。
李淮双目微阖,语音微弱。不知是对冯贵妃说,还是在对自己说:“朕已立霐儿为太子,不会更改,你这又是何必。”
冯贵妃却道:“皇上此言差矣。卫三公子只带五千精锐归京,他将全部兵力都投入皇宫之中,与戚武里应外合,这才拿下禁军统领。”
她指着殿外,道:“血气未干,皇上应该能想象得到适才经历了怎样一场血战。没错,当初戚武因护国寺保护皇后不力被削官,臣妾之弟冯遇替他求了情,自那之后,戚武便同我冯家交往甚密。”
“我知道皇上力保霐儿为太子,无非是因为冯家根基弱,威胁不到皇上的君权。但这并不代表冯家就不会寻求庇佑。如果不是卫三公子之计谋,恐怕此时得逞的就是崔家了。这难道是皇上想要的结果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