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司大人,我可以!_作者:江甯(457)

李淮按住眉心,只觉身心俱疲。他忽然理解了卫昭的话,他说卫家不会反,因为卫家早已暗中将筹码押在了李霐的身上。这个皇宫也早就不是他的了。

“朕想知道,卫昭会用什么办法阻挡雍州军。”

冯贵妃回眸道:“楚末因漕运而覆天下,今时今日,齐国会借漕运以安天下。”

第221章

戚武夺回禁军领兵权后,迅速整饬皇宫,将崔贵妃郑妃一干人等全部看押起来。李霐则带兵包围了崔府和相府。

兵部尚书元禹,福熙长公主,永安郡王,还有鲁达林湛程士询等武将皆组织府兵埋伏在盛京各城门,大理寺和巡城司全员出动,安抚城中百姓。以孟三蒋四为首的江湖中人纷纷登上城门,协助城门守军共同守城。就连城中各大书院的学子们也拾剑登上城楼,无畏无惧。

卫昭就站在城墙上,全副盔甲,腰悬暮寒剑,手握亮银枪。

盛京的秋风比朔北要温柔的多,红色的缨盔随风飘扬,他面沉如水,眸如寒星。

雍州军主将抬枪直指卫昭:“速开城门,本将或可饶你一命!”

卫昭薄唇一勾:“不自量力。”

雍州军主将与崔家已有约定,待宫中事成,则强攻城门。里应外合,必能拿下盛京。然此时午时已过两刻,宫城中仍无消息,主将未免有些心里打鼓。

午后的阳光些微有些燥热刺目,城墙上守军弯弓搭箭,箭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,刺的人睁不开眼。战马胡乱踢踏着,有些烦躁不安。

副将在马上俯身过去,道:“将军,城中恐怕有变。”

主将眉头一皱:“如今已兵临城下,再无退路,冲进去或可有翻盘的机会。”

副将环顾四周:“盛京城城门坚固,易守难攻,若无城中接应,我们这些人马恐难成事。”

主将安抚着战马,心绪不停翻涌,他强按下心神,蹙眉道:“再等一刻。”

这一刻尤为漫长,主将额上隐隐沁出汗水来,他紧握缰绳,掌心都是湿滑黏腻的汗水。

副将提醒道:“时间到了。”

主将松了松缰绳,有些犹豫的抬起手臂。身后的士兵也握紧兵器,蓄势待发。

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城墙内外。

城墙上的卫昭极目远眺,在目光触及到远处飞奔而来的一匹快马时,紧绷的神情终于有了一丝松动。

快马疾驰,犹如急促的鼓点,给这本就剑拔弩张的气氛更添了几丝肃杀感。

主将心口一跳,他猛地回头望去,见来人正是雍州军斥候。

那斥候急急的从马上翻下来,头盔歪斜着也顾不上去扶正,他气喘吁吁道:“将军,府尹放了三千军士入城,据守城门,我们的人都被府尹抓起来了!”

主将心一紧:“三千人!卫昭入京总共不过五千兵马,都入了盛京城,哪来的三千军士!”

三千兵马虽然不多,但雍州城城高险深,只要守住城门,很难攻克。而且府尹持皇帝手令,城门一关,便相当于给雍州军钉上叛军之罪。他眼下唯有拼死攻入盛京这一条路了。否则再拖延下去,大军无粮草供应,军心必乱。

他望向盛京城,宫城内一点动静都没有,联想突然出现在雍州的三千军,定是事情败露了。

崔家逼宫失败。

副将衡量局势,立刻道:“将军,我们降了吧。”

主将掌握成拳,嘴角近乎崩成一条直线。他仰头看着城墙上那抹挺拔身影,咬着牙摇了摇头:“再等等——”

他话音刚落,便又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传来,每一声都像敲打在他心口,刺的生疼。

“将军,不好了!金,金水河,被,被漕运的人给堵了,我们派去的人全给截了。”

主将身子一晃,险些从马上栽下来。

卫昭敛眸看向城外,嘴角微翘,漾出一抹冷淡笑意。

他在获悉崔家意图逼宫后,便叫卫淑华点了东西两城各帮弟兄,趁夜坐船离了盛京。在雍州军出城后便以圣谕告知府尹雍州军谋反之事,府尹唯恐被牵连,当即便让出雍州军政大权,交与卫淑华统一调度。

雍州军主将倒也不算莽夫,为策万全,他率大部兵马围城,暗地里又派出精锐小队走水路入城。只是他想不到盛京主河的漕运也早早就是卫昭的了。

副将心急如焚:“将军!”

主将叹道:“便是降了,我们谋反之罪已定,少不得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。虽然眼下形势于我们不利,但我猜想,盛京城中除了城墙上这些人外,应该没有多少兵马了。宫城禁军足足五万,卫昭不过区区五千兵马。便是当中有变数,那位禁军统领手里也当有半数兵马可以调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