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科举之路_作者:顾家十八(1017)

2020-11-19 顾家十八

但礼部还是第一次筹办上国之宴。

对上国的规矩礼法一脸懵。

米大人没办法,只好请教大梁过来的老臣。

老臣表示一脸嫌弃。

“米大人不行啊,皇上现在地位尊贵,你也不好好学着一点。”

“就是,米大人的官话还没学吧,这要是在外臣面前失了礼数,就不好了。”

“算了算了,这些交给我们,米大人还是去学官话去吧。”

老臣们很高兴,还乘机打压了米大人一把。

这可就太气人了!

米大人什么时候受过这委屈。

他还只能憋着,不能告状。

这秋收大宴是交给老臣了,但他必须想着怎么在秋收大宴讨个赏。

“最近听说小宋大人为了秋收大宴在练兵呢,咱们可以去问问。”

大魏朝臣不想让这帮子大梁人出风头,立马建议了一句。

“这武将练兵的仪仗还有兵甲规格什么的,咱们也操办操办,也不能都让他们大梁出风头吧。”

米大人觉得没错。

“今晚,咱们一起去宋家问问。”“宋家?”

米夫人备礼的手一顿,怀疑自己听错了。

“哪个宋家?”

米大人把朝服脱下,回了一句:“还能有哪个宋家?”

这就稀奇了。

米夫人把古玩给放下,想了想,换上稍微差一点的玉件。

“宋家自来低调,你跑去凑什么热闹?”

不仅仅低调。

这京城贵圈里,压根没有宋家这号人。

就连女眷,也少有宋夫人的传闻。

“这不是秋收大宴的事情吗。”米大人心里苦:“现在不比从前了,谁不想在圣上面前露头,人家小宋大人最近皇命在身,要筹办秋收阅军仪仗,咱们过去,也打听打听皇上的意思不是。”

皇上都好久没有召他了。

米夫人觉得不妥。

“人家小宋大人如今是武将,哪有文臣和武将勾结的道理,这么大的忌讳,你想被人参上一折?”

嗯?

米大人恍然。

“夫人这话倒是有理。”

虽然他得宠。

但是朝廷最忌讳的就是结党营私。

这要是被那群外臣参上一本,那还得了?

米夫人混女眷圈不是白混的。

当年米大人买官,她就出了不少主意,是个心思玲珑的妇人。

她看了看玉件,想了想。

“你去不妥,不如我去问问宋夫人,说到底,我出面,也不过是后宅中事,能有多大要紧。”

“夫人这主意好,那我这就告知同僚。”

米夫人想了想,又问了一句:

“听闻小宋大人至今未成婚,不如我去说一嘴,正好也有个由头。”

“如此甚好。”

米夫人点点头。

这宋家不在贵圈。

那自然朝中正三品以上的亲眷都不行。

小宋大人年纪又长,性子听说又是个冷情的。

前些日子,听说还有个楼里的外室。

这样的男子,这亲事便不大好说。

她想了想。

最后想到一位正六品补员家的嫡出二房小姐。

书香门第的闺秀,虽然官职不高,但是配宋家,自然是成的。

米夫人的拜帖第二天就递了过去。

宋母一下子懵了。

“米夫人的拜帖!”

她拿到手里头一看。

织金拜帖上是一行隽秀小楷。

大意就是午间得闲,来宋府小座,不知夫人有没有空。

喝——

米夫人这拜帖可贵重了。

宋母立马局促起来。

她的府宅靠近京郊,才两进两出的院子。

一进住着宋丞相,还有一进,住着她和宋大人。

家里的奴仆也就只有一个她的陪嫁丫鬟,这要是让贵人进门,哪里能招待周到。

她数了数银子,看了眼茶盏中的沉茶。

完蛋。

这茶还是彦哥儿去年在宫里带的。

说皇上年节赏了一壶,家里人不舍得喝,留到现在,如今有点霉味,如何能待客?

但要是去买新茶,这银子哪有这么糟践的。

“不如,回了吧,就说我身子不适。”

宋母的陪嫁老嬷嬷皱了皱眉。

“这怕是不妥,夫人还是见见吧,彦哥儿在朝中当值,万一是朝廷的事呢?”

宋母捏着帕子,从袖中口袋捏住五十两银子,狠了很心。

“那你去买些茶点来,再买二两好茶,别买多了,那东西精贵。”

宋母一脸肉痛。

她的银子!宋家这边全府拘束迎接贵客。

米夫人倒是气定神闲。

京中贵圈女眷,她日日参席,对往来府上应酬在熟悉不过。

今日,她带了正六品补员家的女眷和他们家的嫡出二小姐。

又让钱夫人,郑夫人一同陪同,给足了宋家面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