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来到二进的府上,到底让贵圈女眷们心里唏嘘一声。
这府宅太小了。
后院里,连池塘都没有。
这要是到了夏天,还不热死?
米夫人是能吃苦的,也不嫌弃,大大方方的坐下了。
“宋家妹妹也不出京逛逛,这人在府宅里,都憋坏了。”
宋母陪着笑,头上的裹金簪子让她和众位夫人格格不入。
“我不大喜欢出门。”她又问:“不知米夫人过来,是......”
“没别的,最近这不是秋收么,我家那位闲着,在家里总是念叨,我嫌着烦,就出来逛逛。”
宋母一听,微微坐正了些。
她是大家闺秀,父亲也有官职在身,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姐。
这话说的,那不就是朝中有事了吗?
“如今大魏安泰,皇上圣明,确实没什么可操心的。”
三位夫人面面相觑。
这宋夫人,竟是个玲珑心思的人。
“哎,是如此,就因为大魏安泰,今年咱们才不好过,前日头,京中来了不少朝中家眷,夫家在朝有官身,嫌弃咱们大魏破落,那真是那人气死了。”
“还有这回事?”宋母好奇了。
“可不是,要我说,咱们都是苦日子过来的,那些夫人可不是,人家上国家眷,鼻子能朝天去。”
郑夫人摇着扇子,想想就气。
“按理说,要说亲近,皇上跟咱们最亲近,这收复大梁大越,来了外人,连我家那位这几日都闲着。”
钱夫人也帮腔一句。
这话说的。
宋母哪里能忍。
这不是别人打压自家人么。
她心思本就剔透,已经知道了她们的来意。
“我家彦哥儿倒是挺忙的,近日也未回府。”
来了!
三位夫人瞧着宋母心里满意,这位夫人还是个豪爽的性子。
不像有些女眷,弯弯绕绕累死了。
她们心里有意亲近,遂也不避讳。
“彦哥儿是个能干的,听说领了要职,为秋收大宴练兵呢。”
“是如此。”
“我家大人管着户部,上次骁武军上折子,要修整军械,皇上没答应,但如今国门大开,我是心想着,也不能丢了咱们大魏的脸面。”
米夫人又道:
“这练兵操练,给外臣看,那是震震他们,也是让百姓瞧瞧我大魏的国力,这件事,皇上不在意,但咱们内臣,到底想要份脸面的。”
三位夫人不自觉的说到朝政上。
要是外人在,怕会说句僭越。
但在后宅,议论大魏脸面的爱国之事,倒还不显得唐突。
“不然,我问问彦哥儿?”
上道!
三位夫人狂点头。
“宋家妹妹爽快。”
宋母摆摆手:“都是大魏子民,应该的。”
米夫人是越来越觉得聊的投机。
她笑着把那位嫡出二小姐推了出来。
“这位是尚书台六品补员家的小小姐,妹妹看了可还中意?”小姑娘长的讨喜,白净的小脸玉嫩嫩的,是个标志的闺秀。
但宋母脸色却微微一变。
“夫人这是......”
米夫人把人拉近了点。
“彦哥儿也不小了,是成家的年纪了。”
成家!
他们宋家现在正想着把人送到龙塌上,哪里想成家了。
宋母尴尬一笑,准备搪塞过去。
另一边,后房小院。
一个灵巧的身影,一跃进宅。
落地的同时,正巧打翻宋丞相墙角的一株花盆。
“哪位?”
院内晒着太阳的老丞相被这惊动吓了一跳,立马起身。
“是朕。”
“皇上!”
宋丞相微微一怔,就要磕头行礼。
苏琉玉赶紧搀扶住他。
“好久没来看先生了。”她看向老丞相鬓角的白发:“近日秋收,不如丞相随朕入宫小住,正好看看秋收大宴?”
老丞相虽然不记事,但精神倒是好。
他摆摆手,一脸拒绝。
“老臣怎可僭越,近日身子有疾,未来得及上朝,还请皇上勿怪。”
“朕怎会怪先生。”
老丞相看到她显然是很高兴。
“今日臣没给皇上带红豆酥,不过倒是备了皇上喜欢的雪顶云雾。”
苏琉玉笑了笑,扶着老丞相坐在院子里。
“朕来就行,丞相坐着吧。”
宋丞相点点头,坐下又突然站了起来。
“昨日课业臣忘了给皇上,还请皇上稍后。”
他这病,总是不记事,明明做着另外一件事,转头,便忘了。
苏琉玉眼睛发涩,扯出一抹笑。
“好,朕陪同先生一起。”
宋丞相急忙来到书房,翻翻找找一些旧籍,嘴里还在念叨。
“皇上如今勤政,但字还是要练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