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场瞬息万变,她虽有计策,却也不会自在说稳赢,自然和她一伙,她也多为人筹谋。
三个老头听了心里一暖。
“那皇上打算怎么办?”
苏琉玉看向元戈。
“让他们行动吧。”
元戈抱拳一礼。
“臣,领命。”
大元,京都。
一片安宁。
这是大战之间的祥和。
但却隐藏杀机,准备等待时间,一击待发。
兵部尚书今夜听到消息是怎么都睡不好。
他在寅时起身,刚刚穿完袍子,就听到院子外,阵阵马蹄声响。
糟糕!
大军要进京了!
皇上千万不能有事!
马蹄声嘶鸣,百万大军进城,气势雄壮。
自四方五道城门拥入,那是来自三国边防的将士,准备在皇宫一战,绞杀顺帝。他靴子都没穿好。
赶紧跑向府门之外。
只是当他来到主街之上,看向满城金甲整军进城,一下子懵了。
金甲!
是大金将士!
“捷报——”
“捷报——”
“捷报——”
金甲铁卫策马入京,伴随大喝。
“齐门要塞大捷——”
“元军投降——”
“越军投降——”
喝——
兵部尚书大惊!
齐门要塞。
是大齐进大元的要塞之路。
也是两国联军攻打大齐的汇集之路。
难道......
他心中震撼,赶紧向宫内跑去。
不仅仅是他。
听到捷报的所有政三省老臣,和六部尚书全部赶往宫里。
议政金銮大殿之外。
苏琉玉站在巨龙石雕之上。
她的身侧,是南疆王毓贞。
她的身后,是大魏六军部将。
午门大开。
四十万大魏铁骑位列两侧,迎接来朝猛将。
大金晟王一身戎甲。
踏着晨起霞光而来。
魁梧挺拔的身躯,染着赤红鲜血,拿着一柄长枪,虎虎而来。
他的身后,大金各部主将涌至,远远看去,犹如一条崩腾而来的金色巨龙。
“臣,不负众望,凯旋而归!特来此,恭迎皇上回朝!”
“恭迎皇上回朝——”
众将士齐声震天响。
带着前往未有的畅快淋漓。
马蹄声还在响。
是铁蹄钉响在青石地砖上独有的铁骑之声。
苏琉玉遥遥看向午门。
黑云压境,黑色玄甲冲破霞光,崩腾虎啸。
宋彦之手持玄铁轻剑,孤傲绝尘,带领众军,大胜进京!
“臣,不负众望,凯旋而归!特来此,恭迎皇上回朝!”
苏琉玉没有动。
只有那身后的红袍,被风吹的鼓鼓作响。
马蹄声,还有。
狂风鼓噪,带着齐军大旗随风飘扬。
战王对上苏琉玉的脸。
英挺霸气之眉瞬间舒展开来。
他翻身下马,半跪于地,对着白玉石阶之上的苏琉玉,展开双臂,笑道:
“闺女,爹来接你回家。”
苏琉玉动了。
原本威严的脸上,化开一丝庆幸。
她一把冲上前,给他一个熊抱。
“大哥,你没事。”
战王大喜。
一把抱起她,站了起来。
“爹想死你了。”
苏琉玉把头埋在他脖子里,闻到一股子血腥味。
“朕爹早就死了。”
“呸,老子没死。”
两人都有点泪意,但更多的是高兴。
大齐中枢被破,戎城被围。
天知道苏琉玉有多担心。
解大魏之难后,她是真想御驾亲征。
但是,不能。
大金粮草抵不住,这场仗不可冲动,只能舍近求远。
为此日夜忧心。
战王又何尝不是,大齐国门中枢失防,逃的如丧家之犬,他知道大魏主军在洛州,生怕大魏亡国,那段日子,只恨自己无能,一脸颓废。
好在,都过去。
战王把闺女抱在怀里。
一双眼却看向南疆王。
一脸挑衅。
‘看吧,闺蜜还是和老子最亲。’
毓贞心里不是滋味了。
赶紧分开他俩。
“差不多得了。”
午门之外,政三省老臣和六部看到这场面,吓了一跳,赶紧凑了上来。
“皇上,这到底......怎么回事!”
怎么好好的,打赢了?
元军呢?
越军呢?
毓贞看向众臣,笑着解释一句。
“小弟弃金渡江,除了四十万大魏将士,剩余一百多万大金将士入齐门要塞,在必经之路,伏击围剿两国联军。”
“我等大元四十万将士在大魏归降,奉皇命化整为零,分兵入齐门要塞,伏击围剿。”
“朕听到闺女消息,整军随后,堵杀齐门要塞,让他们逃无可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