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三国]女谋士的奋斗日常_作者:锅色天香(178)

2020-12-02 锅色天香

明明头疼欲裂,郭瑾却不忘忿然回复:“撒谎!”

诸葛亮俨然有些束手无策,见郭瑾摇摇晃晃便要推门而出,他不禁有些心急,两步堵到郭瑾跟前,双手握住她瘦削的肩膀,视线对上她满是迷蒙酒雾的双眼,声音里似乎含进了所有的耐心和真诚,“非但刘备,郭长珩在世之际,孔明永不出山。”

“如此,你可还同我生气?”

他的眸中似乎燃了团烈火,汹涌如涛,正以燎原之势呼啸而来。

忍不住抽抽鼻子,郭瑾揉了揉双眼,只觉面前的幻影越来越真切,终是忍不住伸出手指,使劲掐上眼前人水润莹白的脸颊,说出的话满是惊喜,却险些叫他心里惊起万丈风雨。

“二郎,是你吗?”

“你都不知道,我有多想你……”层林尽染, 遍野飞红。

司马徽挂念襄阳亲友,执意告别回程,郭瑾挽留无果, 只得亲自于城郊相送。

前些时日,司马徽于许昌得遇旧友,此人四海云游, 是位腹有乾坤之士,得知司马徽意欲南归襄阳,更是直接拾整包裹, 打算同往荆襄之地游学览物。

诸葛亮本也要作伴回赴南阳,谁知出发前夜却突然扭转心意, 只说自己尚未兴尽, 不欲还家。郭瑾知晓孔明此时并无出仕之意, 但见其已愿留于许昌,总归是个好兆头, 也便不敢再行细究,忙宽笑应下。

现下出城数里, 司马徽勒马停驻,继而下马拜别道:“徽便于此等候友人相聚而行,瑾兄毋须远送。”

郭瑾步出车驾, 亦跟着拱手而拜:“此去荆州,路途遥遥,徽弟定当珍重。”

司马徽笑一笑:“有劳瑾兄挂念, 孔明此人性素内敛,今后还望瑾兄多多关照。”

郭瑾闻声,首先瞥向不远处那位别别扭扭不愿上前的少年,见那人佯作云淡风轻, 眼神却闪烁不定,郭瑾敛衽再揖:“这是自然,徽弟言重了。”

两人话别间,忽见一骑自东侧飞驰而至。来人方巾裾衣、腰挎长剑,眉宇间皆是锋芒锐气,似乎本就天生傲骨,乃至于郭瑾成功蹙起了眉头。

好熟悉,似乎在哪里见过?

正想着,司马徽已热情拥住对方的肩膀,“元直至矣!”

元直?徐元直?

难道此人便是当年惜败于自己之手的徐庶小可爱吗?

郭瑾重新端详起徐庶的样貌,不得不说,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似乎并没有受到自己的影响,他很好地成长了,棱角鲜明、不拘小节。

徐庶若赴荆州,后期定会同避难新野的刘备相遇吧?

可他的高光时刻不过须臾,待再次相见,他的锋芒便要尽数为人折断了。虽不至于同演义中那般“一言不发”,甚至魏文帝时徐庶也官至右中郎将,但终究还是令人唏嘘。

郭瑾亦凑上前去,先是与徐庶话及旧事,几人言笑晏晏,映着浓浓秋意,又玩笑几句过后,这才互相长揖拜别。

两人两骑、满目秋黄。见徐庶正要趁势拍马而行,郭瑾心头一哽,终是忍不住委婉出声:“先生且慢!”

徐庶与司马徽同时勒绳瞧来,郭瑾疾行两步,及至两人跟前,这才缓下情绪道:“元直何不携老母同游?”

徐庶初听不解,回味时却又憾然一笑:“母亲年迈,儿断不敢有所劳累,多谢郭校尉美意,来日方长,庶就此别过。”

也罢,郭瑾含笑颔首,算作道别。

毕竟对于历史的洪流来说,一个人的努力,总是那么的苍白无声,她注定拯救不了所有人,她甚至拯救不了自己的挚友。

197年冬,曹操东击刘备,迫降关羽,继而率众进据官渡。荀彧留守许昌,郭瑾、荀攸等人尽皆随军北上,暂驻官渡大营。

十二月,岁暮天寒。

战机紧张之际,戏志才却突然染疾,卧病不起。先是高热持续不退,全身疲乏无力,随之而来便是头疼、腹痛以及肌肉关节等各种外在折磨。

病势汹汹,如山洪倾倒,随军医师皆束手无策。郭瑾等人心急如焚,却也无计可施,还是随着后援部队匆匆赶至的华佗为其断脉确诊。

伤寒之症?

听闻华佗略显凝重地吐出这个结论,郭瑾当即如遭雷劈,她本以为戏志才是由于爱妻早亡,故而饮酒无度,随意糟蹋身体,这才落得英年早亡的地步。可她却不曾料到,戏志才竟是困于伤寒之症。

也对,像三国这样的乱世,又有多少长命之人呢?瘟疫、饥荒、洪水、干旱,似乎哪一样都能轻易取人性命。

“伤寒之症……”

郭瑾只觉手脚无力,不自觉便已握上郭嘉的双手,对方掌心中灼人的热度传来,这才将她心中的阴霾驱散分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