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学霸在秦末_作者:漫愈(219)

2020-12-24 漫愈

他怕是坏消息。

来人跳下马,笑道:“老人家新年大吉,请问这里是张大牛家吗?”

一见来人笑了,老人的心也放松下来。

“是是是。”老人眸带水光的连连点头,倚在他腿边的孙子孙女也帮着应是。

来人笑了笑,道:“我是帮你家大牛和小牛送家书的。”

同样立在院门口张望的人家羡慕的看着老人,大着胆子问道:“有我们家的吗?我儿子叫张虎。”

来人取出怀里的竹简查看了一番,摇头道:“没有,他是跟着周宁周先生的吗?”

问话的人摇了摇头,“不是。”

来人卷起竹简,解释道:“只有咱们周先生特意安排了人帮忙送家书,别处我就不知道了。”

说完,老人到马背上挂着的篮筐里找出两块手掌大小的木牍交给老人,又道:“他们想给你们捎东西回来,但路途遥远,送东西不方便。”

老人珍惜的摩挲着家书,眼含热泪,“不用东西,不用,有信儿就够了!够了!”

“老人家别担心,跟着咱们周先生的人,先生都记挂着呢,三日内,你写了信送到城西大通巷口右手第一家的陈木匠家,我们想法子帮你捎过去。”

“好好好,太好了,谢谢你,谢谢周先生,”老人家抱着家书抹了抹泪,“我这个年,终于能过踏实了!”

听到还能帮忙捎信过去,没有得到家书的人家再也忍不住了,拦住来人七嘴八舌的道:“能帮我家也捎封信吗?”

“我写信让他跟着周先生!”

“我家的也是,我也要让他跟着周先生,周先生仁义啊,再没有哪个将军像周先生一样惦记咱们老百姓了。”

远远的,有听到动静的人朝这处跑来,一边跑一边笑着挥手喊道:“我家的,我家大儿是跟着周先生的。”

围在一处的人羡慕的看着他。

跑来的人果真领到了信,心里既熨帖又得意,他儿子的眼光好啊!

而同样是收到家书,吕家的气氛却不太对。吕公收到的家书是场面话, 是写给全家的,报个平安和问候,无功无过。

吕大嫂和吕二嫂则各自收到一封私房话。

吕二嫂乐滋滋的拿回房里细看, 甫一看完却震惊当场,过了好大一会, 她像是想起了什么,眨了眨眼, 将木牍藏于袖中,匆匆忙忙的往吕大嫂的屋子赶。

“大, 大嫂!”

不知是跑得急了, 还是惊吓仍未平息, 她的声音打着颤。

吕大嫂神情平静的给她到了杯茶,“别着急, 坐下, 慢慢说。”

吕二嫂性子急,根本不是一句话就能静下来的,何况是这样惊天的大事,她听不进吕大嫂的安抚,哐当一声连摔带打的锁上门,便快步走到吕大嫂身边坐下。

吕二嫂的动作很大,案几上的茶水被震得荡出茶杯,但吕二嫂根本顾不上, 她双手撑在案几上,身子前驱,面色急切惊诧的道:“夫君说, 说, 说……哎!”

她是真的着急, 却也是真是说不出口。

吕二嫂眉头紧皱,往后重重的坐在小腿上。

“不就是个怀疑吗?”吕大嫂淡笑道:“只是试一试,又没有什么紧要。”

吕二嫂诧异的看着她,这还没什么紧要?!

吕大嫂伸手拉住她的手,微微垂眸看着两人相握的双手,低声道:“若是万一,那你的禄儿,我的产儿……岂不是有了转机。”

说完,吕大嫂将为她倒的茶递到她的手心。

吕二嫂一愣,下意识的握住茶杯,紧皱的眉头慢慢放开了。

接受了这样的猜测怀疑后,越往那个方向想,似乎就能想到越多的佐证,然后越想越觉得越合理。

良久,吕二嫂缓声道:“其实这怀疑,也不是没有道理。”

吕大嫂看向吕二嫂。

吕二嫂眉头微蹙,越想越觉得是,她道: “公爹从小不喜欢小妹,而且公爹每次说小妹面相不好的时候,婆婆从来不敢为小妹争辩。”

吕大嫂同样眉头微蹙,这可以说信了,也可以说没信。

但吕二嫂觉得她这是信了,于是她接着说道:“还有上次,上次公爹从薛县回来了,对婆婆就有些不太对,我觉得,他心里肯定也有猜测。”

“那,咱们怎么做?”吕大嫂有些没主意的问道。

吕二嫂试探着说道:“要不避开公爹,咱们偷偷问问婆婆?”

吕大嫂迟疑道:“婆婆能和咱们说这样隐秘的事情吗?”

吕二嫂一拍案几急道:“都什么时候了,这可关系着她两个孙儿的性命,她和公爹都这么大把年纪了,一起过了这么多年,不说儿女,孙子都这么大了,就是……那又能怎么样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