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关平当老大_作者:三七开(427)

2020-12-28 三七开

诸葛亮在蒯祺宅中呆了片刻,便先去房陵郡守府去见李超,诸葛亮将荆州的变故,以及刘琦会翻山越岭的消息告诉李超,让李超派人去山中迎接刘琦,并火速送往新野,或许还有一线可能。

诸葛亮是走水路,坦途,因而比刘琦先到达,现在刘琦估摸着还在山中转悠。

李超闻言不敢怠慢,连忙派人去迎接刘琦,又得知诸葛亮要前往汉中投奔关平,便找了船只送诸葛亮前往汉中。

诸葛亮于是只在房陵住了一夜,次日便启程去汉中了。

...........

一路上无甚大事,但诸葛亮夫妇毕竟是高雅之人,乘风破浪而行,夫妻二人少不得要立在船首,观看景色,诸葛亮偶尔也长啸一声,以舒展情怀。

赋诗一首,以展雄心壮志。

一路无甚大事,诸葛亮夫妻坐着马车,带着随从人员,终于到达了南郑城外。此刻南郑城已经不一样了。

关平初入南郑城中,城内紧张不已,又因为死了许多兵卒,家家户户披麻戴孝,拗哭不止。

后来关平任用阎圃为长史,实为郡守,又免了今年田税取悦民心,又善待张鲁,民心逐渐安定下来,南郑自然恢复了一座繁荣城池的本来面目,喧嚣热闹。

与在房陵一样,没人迎接诸葛亮夫妻。诸葛亮夫妻只得打听了一下,知道徐庶前往阳平关,都督阳平关防线,便前往郡守府去见伊籍。

目前汉中太守的府邸有两套官僚机构,统治系统。一是杨武幕府,长史马良,功曹孙乾,主簿伊籍,一套是汉中太守治下的官吏,长史是阎圃。

索性张鲁这个汉中太守是乱世太守,建造的郡守府属于越制建筑,不合规矩,很庞大。

因而虽然两套系统在运转,却不显得拥挤。不过出入人员太多,大门有被挤破的危险,很热闹。

诸葛亮让随从停下等待,自己上前去交谈。守门的关平亲兵听见诸葛亮是主簿伊籍的朋友,不敢怠慢,便问了诸葛亮的姓名后,前往通报。

伊籍本在主簿房内,管理公文,听说诸葛亮来了,既惊又喜。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,出了城外迎接诸葛亮。

待伊籍出来,黄月英也下了马车,上前对伊籍行礼,口称“机伯先生。”伊籍自然还礼。

而后伊籍便专心对打诸葛亮,埋怨道:“孔明为何不事先书信一封,我好出城迎接。此刻却如此匆忙。”

“事急,所以匆忙。”诸葛亮解释了一下,然后对伊籍说道:“还请机伯速速带我去见关杨武。”

“什么事如此着急?现在你已经来了,又有我在,何愁见不到将军?”伊籍心中有些惊奇,但他知道诸葛亮此人不会无的放矢,便爽快应道:“好。”

随即伊籍交代了门口的守卫,先迎接黄月英进来安坐,自带着诸葛亮去见关平去了。

正是卧龙俯卧在山野,而凤雏栖身于梧桐。

如今卧龙飞出,安落关家。

凤雏展翅高鸣,还远吗?伊籍来找关平的时候,关平正在小厅内吃饭。倒也不是正餐,而是不正经的加餐,关平习武之人,胃口很大的。

不过配方没变,张雨亲自煮的豆腐汤,熟肉。

关平与伊籍很熟了,大家不需要玩虚的。闻得伊籍求见,关平便是一边吃肉,一边让伊籍进来。

伊籍果然对关平在吃饭没什么意见,很正常的上来躬身行礼道:“明将军,襄阳有一大才前来投奔明将军。此人才智之高,世所罕见。我愿以身家性命,保举此人在明将军身边谋个差事。”

关平闻言一边嚼着熟肉,勺起一口豆腐汤喝下,咕噜一声咽下,笑道:“先生乃厚道君子,必然不会无的放矢。只要先生举荐的人,我便用之。”说到这里,关平又夹起一块肉吃下,含糊道:“来人姓甚名谁?”

“乃琅邪人诸葛亮,字孔明。客居襄阳,常出入德公府中,与水镜先生友好,水镜先生称之为卧龙。”

伊籍隆重介绍道,本人也是感动的。关平一番话,确实说的漂亮。凡先生举荐的人,我便用之。

听听,多漂亮。

关平闻言差点噎着,连忙端起豆腐汤咕噜咕噜喝了几大口,这才保住狗命,没有被噎死。

正所谓周公闻得贤才来,三吐哺。我大伯备备闻得伊籍来,于是紧急叫停如厕,抬起裤子慌忙来见。

这便是对待人才的态度。

关平如今差点被噎死,也是有先贤之风。然后郑重道:“引孔明先生入大堂稍待,待我更衣戴冠,前去见之。”

“诺。”伊籍闻言欣然应诺,连忙下去了。

关平如今还是少年,没有到束发戴冠的年纪,只是身有官位,平常便束发戴冠,只是没有表字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