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关平当老大_作者:三七开(428)

2020-12-28 三七开

至于对待诸葛亮这条卧龙,自然是需要隆重对待。整理衣冠,乃是基本态度。

话说关平知道,自己没有什么优势,不是汉室宗亲,也没有大伯那种待人的本事,便只能努力做大做强。

庞统号称是凤雏,我便是梧桐树,努力生长,以求得凤凰来此筑巢而已。

关平知道,努力不会白费。

因为备备虽死,贤才尚存。以庞统,诸葛亮,徐庶,蒋琬这些人的才能,抱负,终究还是要出仕投效一方的。

只要自身努力上进,便可以吸引人才来投。

果然先有徐庶,后有诸葛亮。

但事到临头,关平还是激动啊。正所谓齐桓公用管仲而九合诸侯,成其霸业。刘禅用诸葛亮,而与曹魏抗衡。

此所谓栋梁之才,千古之后,古今认证的。

得其人,若想上进,可为进取之臣。若如刘禅一般混吃等死,也可保数十年平安无事,真卧龙也。

当然以关平如今的身份,也不可妄自菲薄。正是位次渐尊,为一方诸侯,需得厚重,不可轻浮。

于是关平内心激动的一逼,但是外表却镇定自若,假装我很镇定。

关平整理衣冠容颜,站在铜镜面前,仔细看看是不是有眼屎,张开嘴看看是不是有食物残渣,待到确定没有失礼的地方。关平这才昂首挺胸大步走了出去,来到了前院大堂。

关平步入大堂,很端正有礼的看了一眼诸葛亮,心下赞叹,一袭白衣,手持鹅毛扇,头戴纶巾,伟岸丈夫啊。

那颜值确实让人妒忌。

当然关平可不是小人,只有赞叹。

“孔明先生。”关平入得大堂后,不待诸葛亮起来行礼,便先躬身作揖,摆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。

“明将军。”诸葛亮当然也很给面子,放下鹅毛扇,起身也对关平躬身行礼,伊籍也在大堂内坐在诸葛亮对面,也对关平行礼。

但可怜的是,杨武将军麾下三大吏,主簿伊籍先生,今日不过是个绿叶罢了。

关平就仿佛是渣男,伊籍便是媳妇。大家一家人,随意随意就好了。

而诸葛亮亮还没入门呢,需得隆重对待。关平与孔明见礼之后,一起坐下。关平又再三表态道:“早听元直与机伯谈论起先生,知先生大才。我恨不得前往隆中,往见先生。只是一来不敢惊扰先生,二来我与刘镇南有仇,不可踏入襄阳。所以一直不能成行。哪知道先生竟然来了汉中,能得见先生,真是开怀。”

给足面子了,再往上便是献媚了,那也不成。诸葛亮当然也明白关平看重自己,心里头也当然是高兴的。

既然来了汉中,当然是想要获得关平的重用,关平的看重啊。

“明将军言重了,我不过是山野之人,碌碌下才,当不得明将军如此赞誉。”诸葛亮自没有得意忘形,谦虚道。

“先生不可妄自菲薄。”关平又连忙说道。此二人你来我往,客套了许久。

伊籍笑看着热闹,也不腻歪。

如此再三之后,关平才上干货道:“我父子欲兴复汉室,想据荆州,益州,而后讨伐曹操。只是智谋短浅,二刘又是强壮,一时间难以对付。不知道先生可有计策教我?”

与徐庶一样,需得上了干货之后,才好重用。

这是个引子,只要诸葛亮说出一番道理,关平便可顺势提拔诸葛亮为参军,暂时在身边行走,等未来地盘长大,便可用诸葛亮为郡守,步步提拔。

孔明乃丞相之才,正所谓调和阴阳之人。

需得用之郡守,而后进入中枢,成为丞相。

其实这一点陈寿记载一点没错,诸葛丞相治戎为长,奇谋为短,理民之才,优于将略。

这不是说诸葛亮领兵打仗不行,而是相较于他领兵才能,治国才是诸葛亮的长处。

这一点从备备的态度,也可以窥视一二的。

备备入蜀带的是庞统,打汉中带着的是法正,诸葛亮亮只在后方足兵足粮。

备备看人很准的,知道把什么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。

诸葛亮亮,便是备备的萧何,管仲。

后来庞统死了,法正也死了,诸葛亮亮才从单纯的萧何变成了多重属性,既是萧何,又是韩信,连年出兵北伐。

因为蜀汉论行军打仗的本事,再也没有人比诸葛亮更优秀。

关平既然来了,如果庞统也来投奔,便不会让庞统被人射死,再则,现在还有徐庶在。

关平若是用诸葛亮,当然是用之长处,做个正经八百的丞相。

反正关平上的干货,不过就是引子而已,顺势重用诸葛亮。但是这一次诸葛亮来此,还真是有应对之策的。

诸葛亮拱手将荆州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关平,然后说道:“刘公子不从我言,现在荆州怕是被刘二公子所得。但其人必然坐不稳。殷先生有谋,必然会有所举动。明将军当速速派遣精兵南下房陵,汇合房陵二军,可以伺机而动,或许可以争荆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