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是杨柳巷子里的正好。
武将军就问:“你们还有谁在京都有宅子,不住驿站的?”
便又有几个人站出来说。北直隶的将士们,还是大多数是这附近的。
江罕十分羡慕,“什么时候,我也想在京都买个宅子。”
那可不容易。
折乌心虚的道了一声,“等你们安顿好了,就来我家喝酒。”
刚说完,就见前面停了下来,赵瑞道:“别说话了,要进京都,过城门了。”
啊哟!折乌突然就有些紧张起来。她离开的时候,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回来。于是赶紧坐好,一行人骑着马,从城门口有序的进去。
然后便是一条道路空了出来,由他们过去。
定北侯一家就在这时候,看见的折乌。定北侯惊奇的道:“那不就是太子殿下的侍卫么?”
然后喃喃的道:“才三个月不见,倒是——有些认不出来了。”
许氏道了声,“好了,别看了,不关我们的事情。”
倒是皱了皱眉头,“——蔓姐儿今天说要去刘家姐妹那里,不会是知道她今天回来,今天赶着去见面吧?”
定北侯却想:如果折乌能混的出来,那以后对蔓姐儿也是好的。
以前觉得,自己家养大的姑娘,跟个将来要做妾氏的侍卫混在一起,倒是不妥。但是换一种想法呢?将来太子殿下登上宝鼎,她能做上将军——
那蔓姐儿便有了一条通天路。即便不能搭着做什么,将来要做什么事情,也算一个路子吧?
许氏见他的目光变了变,脸色一沉,“走吧,别看了。”
定北侯哎了声,却突然道了句,“如果我们家的霁姐儿还活着,就该是这般的年纪吧?”
许氏一甩袖子,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你怎么又提她!你是不是还在怪我没救下霁姐儿!”
定北侯连忙摇头,“我哪里是那个意思。”
折蕊和折朔便在马车里不敢说话。母亲最近的脾气越来越暴躁,父亲虽然哄着,但是却越来越不耐烦了。明显的带着怒气,如今家里的几个小妾,倒是抖了起来,连着好几日都不在母亲面前来请安,父亲也不管。
但母亲却丝毫没有察觉,她只一心一意的还在说他修书的事情。
“怎么就被人夺了去!你都已经修书修到一半了,你们那个先生凭什么不让你继续修书!”,许氏果然又在纠结这事情了。
“阿娘,儿子都说过了,是我自己退出去的,不关先生的事情。”,折朔觉得头疼极了,“李兄无论是按照资历还是天赋,才华,都比我好多了。这位置给他,是我主动给的——”
这又将许氏给惹怒了,“你给的!你主动给的!你凭什么给出去!你知道这个位置——”
她忍了忍,又将本来要脱口而出的话忍了下去,倒是折朔狐疑的问了声,“母亲,这位置是什么?”
许氏一脸气闷,“这位置多么难得,你怎么就可以这么给出去!”
折朔知道母亲十分看重他将来的前途,但是他做这事情,也是为了无愧于心。
“阿娘,你不知道,儿子听闻,这修书的名额本来就是李兄的,只是后来——后来到了儿子的手里。前几天还有一位同窗讥讽我,如今也懂得动用关系,说我抢了李兄的名额。”
折朔喜欢修书,也喜欢一头扎进书海里面,也很得先生的喜爱。但是他的资质只是一般,国子监里,最不缺的就是天才,李兄就是一位。折朔在得到修书的名额之前,从没想过自己能拿到修书的位置。
他先是欢喜,倒是没想到其他。只是后面开始有了风言风语,就是李兄,再看见他的时候,也是欲言又止。
李兄之前在学业上面也算是指点过他。
刚开始没人在他面前说这事情,可是后来,他还是听闻了。他的第一念头就是羞愧。不过,他确实是没有打点过的,回来问了父亲和母亲,也说没有,他还跑去问了蔓姐儿,蔓姐儿也否认了。
折朔便觉得可能是先生认可他。他倒是没去问先生,只是想来想去,觉得如果按照资历和才学来说,确实是李兄更能服众。
于是便有了他主动跟先生提出这事,然后回家跟父母说了,谁知道父亲还没怎么着,母亲却勃然大怒,时不时就要拿出来说一说。
折朔从前只是忍着不笑,努力瘫脸,但是如今,却是真的没有力气有表情了。
他叹气一声,回答母亲,“不是的,阿娘,先生说以后要是有机会,会再叫我。”
许氏一口气就憋在了心口,什么都说不出来了。
等外面威风凛凛骑在马山的折乌一行人走了,她才大声道:“回府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