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去拿茶杯的手就顿了顿,看向她,然后感兴趣的道了一句,“听说,你能举的起几千斤的大鼎?”
这可真举不起!折乌连忙摇头,“只是稍微有些力气罢了,哪里能举的起千斤重的东西。”
那就不是人了,而是妖怪。
太后想来也觉得是如此,吹了吹杯里的茶水,又问:“听闻,小楼给了你一座宅子,还被你哄的去了军中?”
折乌有些惭愧的点了点头,“是,殿下给了臣许多好东西。”
太后便哼了一声,“哀家本瞧不上你。”
折乌一点儿也不悲伤,她刚开始也瞧不起自己。但殿下瞧的起她。她挺了挺背,道:“是。”
她能察觉出太后娘娘对她没有恶意。但是太后娘娘也不喜欢她就是了。
只听太后问她,“那你觉得,你能给太子什么呢?”
折乌便不由得顺着太后娘娘的话去想。但是她还没开始想清楚了,太后娘娘便道:“哀家现在着实后悔。”
折乌不明白的看向她。
太后:“哀家原先觉得,太子是国之储君,将来要什么没有,那些个狐媚子早早的领到他面前,对他不好,便将他身边的姑娘尽数的散尽,宫女侍女都少。等得他到了年纪,却已经矫枉过正,什么兴趣也提不起来了。”
再看看隔壁老四,房里不说几十,十个八个,肯定是有的。
“如今,倒是被你骗了去。”
折乌听明白了,太后娘娘这是说太子殿下没见过世面,这才被她把人占住了。
她眼睛一转,做着羞愧的动作低头,但是等头一低,嘴角却欢喜的扯开:多谢太后娘娘没让太子殿下见世面。
太后见她这模样,笑了笑,“到了如今的地步,其实哀家对孙媳妇倒是没什么家世要求了。他喜爱你,你就是做太子妃,哀家也是同意的,可哀家也有自己的要求,便是让太子留有子嗣。”
折乌闻言,便不得不抬起头,“太后娘娘,太子殿下说,如今还不急。”
太后也不生气,只分析道:“太子他爹,就是哀家那个儿子,行事时不时就不按常理来,他如今呀,既不喜欢太子,也不喜欢四皇子,他想什么,想来你们也知道——他想要的就是皇孙。他没把太子养好,心里难受,他也没把四皇子养好,就更有执念了,如今,他就想要一个孙子养,谁给他生了一个孙子,那谁的地位就稳了。”
折乌垂下眼眸,不知道如何回话。她自然也是想过这些的,太子殿下和韩先生,都给她分析过。
只是——
太后见她不说话,倒是说出了自己的见解,“你太过于自私了。太子为你做了这么多,还不够让你停下来,为他生一个孩儿吗?”
折乌的脸色瞬间苍白。
太后娘娘便又端起茶杯喝起来,“做人呀,要讲究一个知恩图报,你如今吃的用的穿的,都是太子给你的吧?你又为太子做过什么呢?”
折乌摇头。
她没有为太子殿下做过任何事情。
她想了很久,想开口说话,喉咙却干的厉害,说出来的话很是沙哑,她道:“我可以为殿下豁出命去,我这条命是殿下的。”
太后却丝毫没有动容,反而笑起来,“不不不,你以为,想为太子豁出命去的人少吗?你又有什么特殊的呢?”
她的每一句话,都刺在折乌的心口上。从前那些为自己找的借口,那些太子殿下安慰她的话,在太后娘娘这些质问之中突然直接散去,她浑身又有了冷意,甚至觉得今天不是三月天,而是寒冬腊月。
太后就道:“你回去好好想想,你这样的人,得了太子的喜欢,除了为他生下子嗣之外,你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呢?”
见折乌想开口,她立马打断,“别再跟哀家说什么行军打仗,那些其他人也都能做,教你训练你那也是用了功夫的,有这些精力和人力,除了你这身天然的力气,想来,也训练出不少有用的人了。”
她一口断言,“小姑娘呀,你再想一想,哀家说的对不对?”
她甚至在后面还加了一句,“其实就是生皇孙,别人也是可以的,不过这一点,哀家确实是佩服你,将太子拿捏的紧,让别人没了机会,哀家便只能来劝你了。若是你不听劝,那哀家也没有别的办法帮太子。”
她笑起来,“怎么,难道你还想让四皇子将太子之位抢过去吗?”
折乌的脑海里便瞬间没了任何想法。
“不行,那是太子殿下的,没有人能把他的位置抢过去。”
太后娘娘就满意的点了点头,“你这小姑娘,虽然其他的不行,但是胜在对太子忠心,那哀家便暂且信你一回,你知道哀家的意思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