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选定了主子,就要买定离手,事事得想周到了。他这边想着,陪着折乌往黎溪院去。太子殿下刚刚去书房了,听闻沈大人等在里面好一会了。折乌看了看书房的方向,就道:“沈大人又来借书了啊?”
桑启点头,“谁说不是,这日日来的。”
这肯定是不对劲的,但桑启可不敢说,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,“殿下的书多,沈大人又是个爱书之人。”
就怕这蠢呆蠢呆的主,若是在殿下面前卖了他,说什么不该说的话,他往哪里哭去。
折乌便深深的看一眼桑启——她如今也明白了,桑启嘴里有时候一句实话也没有。刚刚殿下还没下马车,桑启就着急的下跪说沈大人等一上午。这绝对不可能是借书嘛。
可她也觉得桑启这般就很好,她也要做到这般,殿下的什么事都不跟人说。
于是,她就扯起了其他的话,“殿下说,可以允我在后花园里再挑一块菜地,还能让我种些枣树,这般一来,李爷爷到时候做枣糕,就不用出去买了。”
桑启嘿嘿笑了一声。
他就知道!殿下上回就是想送云州特产了!云州有什么能让折乌惦记的,桑启说不清,但是,云州的枣糕,折乌是肯定爱吃的。他就让人选了好几捆小枣苗,还专门在太监里挑了个会侍弄树苗和种地的出来等着。
这不,派上用场了。
他颇为自得,可面上谦逊,道:“这不是凑巧了么?李爷爷前些日子就说这事呢,说是咱们殿下爱吃,与其去买,不如就种些。”
然后将人送到黎溪院的水榭里,就赶忙往回走,招呼了两个奴才,道:“可得小心伺候着,该说的哥哥我都给你们说了,要是在主子面前露了丑,也别怪我没告诉过你们。”
两个小太监一个叫宋大树,一个叫宋二树,不是亲兄弟,这名字还是桑启前几天刚改的。本来两人一个叫宋狗,一个叫宋富贵,不过如今被选去种树种地了,就给改了个合适的名字。
“主子也好记,听起来也好听。”,桑启这般说。
宋大树就是之前被采薇欺负的那个,跟桑启是一个村里的,时常照顾着。宋二树就不行了,他的村子跟桑启搭不着边,可他机灵,因着自己也姓宋,搭上了宋大树,什么事情都抢着做,一来二去的,桑启也就记得他了。
如今太子府眼见就要再出一个主子,这受宠程度,身边少不了伺候的奴才。此时不凑上去,等后面再后悔也来不及。
如今机会来了。
他见了折乌,就恭恭敬敬的,说着讨巧的话,“从小苦出来的,什么都会做。”
折乌其实只以为桑启是去拿枣树苗的!怎么也没想到,他还带回两个小太监。
两人长的瘦瘦小小,看起来比她还小点,说是来种树的。种树哪里能要这么多人,她连连摆手,“不不不,我自己就能行了。”
两个宋对视一眼,就有些不知所措,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,难道还要回去吗?还是桑启知道怎么对付折乌,“还是那句话,你的事情太多了,如今只有半亩地,还操劳的过来,可是以后地多了呢?树多了呢?”
折乌被说的呆了呆,然后说了句让桑启羡慕的心肝肺都疼的话,“你说的也对,殿下今日说,再给我一块菜地。”
倒不是这两块地就侍弄不过来了,她只是在愁以后要是去了学堂,种地的时间就少了。不过,殿下给她的地,她还是想自己种的,于是感谢道:“还是算了吧。”
桑启这时看她神色也明白过来了,连连后怕:真是差一点就要被殿下骂了,是呀,这是殿下给折乌的地。
他可以时不时带两个人进来帮着做事,却不能越俎代庖。他立马道:“是我想左了,之前只顾虑着你太忙。那我先带两人回去,若是忙过不来,叫他们两个帮着干就行。就是村里,农忙的时候,还到处请人帮忙呢。”
这倒是。
折乌就继续谢道:“多谢你,桑启。”
可别谢!再谢下去,他的命怕是活不长。他就领着人回去,道:“没事,她自己不心疼自己,殿下难道不心疼她?殿下就差点将她捧在手心了!等着吧,有你们忙的时候。”
宋大叔老实巴交,闻言连忙点头,宋二树就跟着点,还掏出了自己的月钱给桑启,“给哥哥你买点酒吃。”
桑启哪里看的上他的这点碎钱,啐了一口,“埋汰你哥哥我呢。”
他抬起脚步走了,宋二树笑笑,将银子收起来,转身就给宋大树去晒被子。
他的命不好,就只能自己给自己谋点出路。
另外一边,书房里,沈琩坐在椅子上,脸上的神色都能黑的跟夜色一般了。他将一张状子给太子殿下看,“四皇子……不但参与了上回闵信的事情,这些年,收其他人的银钱也不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