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错,今天若是换了别的人来,李初都不会让人进门,出宫前,李初正让李贤看书,这么几天下来,李初还以为李贤看完了,或许是有所得,又或是有什么疑问,所以上门来,不料……
“李贤啊李贤,你总是要为你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的,一个拎不清的太子,你以为你能长久?”李初冷笑着接过话,李贤的脸一白,常乐大长公主喝道:“李初,你以为自己是什么,竟然敢这么说话,你是想学武媚娘,朝纲独断,连太子的事都敢置喙。”“何时轮到我来置喙,问得真好,李贤,你说说看,我能不能?”李初对于常乐大长公主一点好感都没有,所有一切的事都是她挑起的,要不是因为她,就不会有今天那么多的事,李初是不想跑到她的府上闹事,也是念她死了一个女儿,确实有点惨,不同她计较,她竟然认为自己了不起,让李贤带她到她的府上来了。
来就来,来了找骂,李初岂有不成全她的道理。
“父亲让我同姐姐学习,我若是做错事,姐姐自然是可以教训我的。”李贤要说从前确实敢和李初吵起来,但是李治那天的意思说得太清楚,李初如果认为他不配当这个太子,他这个太子也就差不多当到头了。
李贤适才听到李初的话吓得心都跳出来了,没有想到常乐大长公主更是扎心,竟然说李初没有资格评价他这个太子,太子做的事更不是李初一个公主可以置喙的。
萧太后:“李贤这是被什么事吓成这个样子,看这害怕的小模样,要不是知道群主从来不会背着我们教训人,我都在想这人是怎么一下子这么怕群子,好像群主能决定他当不当这个太子似的。”
孝庄太后:“说对了。这样的话虽然没有人在群主的面前提起过,可是李治不见得不会在李贤的面前说吧?”
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通李贤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害怕李初,这生怕李初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言的样子,要说没有事,谁能相信。
常乐大长公主一下子看向李贤,明显没有想到自己分明是帮着李贤,李贤怎么站在李初这一边去了。
“姑祖母,你寻姐姐究竟是为了什么事,有事你就赶紧说。”这个时候的李贤生怕再出什么事,急急的让常乐大长公主赶紧的把话说完,哪里凉快就回哪儿呆着去,他一点都不想再陷在这件事里。
这就更让常乐大长公主傻眼,这都是怎么回事,李贤,李贤就这么怕李初吗?
怕是真怕,最怕的其实是李治,可是李治给了李初那么大的权利,李贤不能不怕李初!
李初更直接,“若是无事,姑祖母就请回吧。”
纵然要骂李贤这个没有脑子的人,那也不需要当着常乐大长公主的面骂,一通指桑骂槐的,常乐大长公主只当作听不见,算了,不费这个劲了,就直接的开怼。
常乐大长公主没有受过这样的气,在武媚娘那里占不得便宜就算了,没有想到在李初这里,照样是!
但是,想到自己此来的目的,常乐大长公主吸了几口气,让自己平静下来。
是啊,生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,她的女儿死得那么惨,她怎么能不想办法为她女儿报仇,武媚娘,一切都是武媚娘做的,这个仇,就要找武媚娘来报,凭她一个人的能力,她是动不了武媚娘一根汗毛,还是团结一切力量来对付武媚娘吧。
“安定,你是大唐的公主,因为和你的母亲赌气,你嫁了这样一个白身的驸马,你不委屈吗?”常乐大长公主开口,只是这内容,听起来怎么让人反感之极呢?
李初拧紧了眉头地问,“姑祖母对我的事情知道得挺清楚,你说我是为了和我的母亲赌气才会挑了我的驸马?”
“难道不是吗?”李初和武媚娘闹得这么大,当时确实人都被李初打发退下了,他们自己家的人吵架是他们自己的事,传扬出去,有人再一利用,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好事,所以李初一开始并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。
只是武媚娘那样理所当然,认为试探李初不算什么事的态度,而且更是认为一切起因都是因为李初,如果不是李初帮赵芬,一切都不发生。
如此不知自己的错在哪里,只归责于李初的头上,不信任李初,李初当即就火了。之后的事,李初就算是在气头上,可是她依然记得所做的一切都是按她的心意行事的。
李初冷笑一记,“要说我和母亲会赌气,一切真是拜姑祖母所赐啊。姑祖母,你瞧不上我,处处挑拨我父亲和母亲的感情,我念赵芬无辜,摊上你这样一个多管闲事,不知所谓的母亲,救下她一命,你竟然不知悔改,把主意打到太子的头上。不挑拨别人的夫妻感情,母子感情你会死啊?你的女儿赵芬之死,都是你一手造成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