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事事要稳,没了主心骨,其他人也闹不起来,若是再大肆查查,只会引起别的变故,武媚娘懂得轻重。
“太后圣明。”这个时候武媚娘愿意只究主犯,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。
武媚娘思量后道:“为防他人冒犯安定长公主,也恐扬州再生事端,许安定长公主便宜行事职权,朝廷要的就是扬州的安定。”
所谓便宜行事职权,那就是说李初在扬州城内,只要看到她所不喜之人,可以任意杀之。
有人听得心惊胆战,但是也很快反应过来,却也觉得这样的权利给李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毕竟只是在扬州城内而已。
打了一场大胜仗,正准备收拾扬州的时候,武媚娘的诏书下达,完全在李初意料之中的事,让李初没有半分变化接过诏书,冷淡无比的只有一句,“知道了。”
前来送达诏书的内侍看到李初的脸色平静无波,在宫中伺候多年的人都很清楚一件事,那就是比起诸多皇子来,最得武媚娘宠爱的却是两位公主,尤其是眼前这位安定长公主更是武媚娘的掌上明珠。
因为只有这一位发火,武媚娘都得小心地哄着和她赔不是。
这件事虽然只发生过一回,但就是一会也就让人明白安定长公主在太后心中的位置,从来都是不一样的。
“公主可有什么话让奴带回去给太后?”内侍想了想,询问一声,想从李初的嘴里听到一些话,李初抬起头看他一眼道:“并无。回吧。”
冷淡转过身,还是慈心上前掏出一个荷包塞给内侍,“你辛苦了,公主这里的事情多,因此就不招呼你了,你慢走。”
内侍瞧了李初一眼,“太后,十分挂念公主。”
可是就是这样的一句话都不能让李初停下脚步,反而勾起一抹冷笑。
挂念吗?武媚娘也会挂念她,尽可不必打一巴掌,再给一颗甜枣,李初一向不吃这一套。
内侍没有想到李初反应如此的冷淡,满目都是不可置信,可是李初早就走远,现在都看不到人,真真假假的,事事都摆在眼前,还能有假?
“长公主自先帝去后一直都是如此心绪不佳,此事太后亦知,你回宫不必告诉太后,只说长公主亦十分想念太后。”慈心心知不对,李初和武媚娘这样僵持着,完全是要撕破脸的节奏,这是要吓死人不偿命?
不成不成,万万不能让他们再继续下去,否则要出大事情的。
内侍与慈心道:“公主如此,怎么可能……”
“你是想挑拨太后和长公主之间的关系?”慈心虽然同样害怕,但是这件事,李初可以无视,外人要是挑拨,将来李初会是什么下场可不一定。
“不,奴绝无此意。”开哪门子玩笑,借他十个胆子,他都不敢挑拨武媚娘和李初之间的关系。
慈心道:“那是太后让你同公主说的,太后十分挂念公主。”
这也是没有的,所以内侍赶紧的摇摇头,慈心道:“如此,我告诉你长公主十分想念太后,这是我骗你的?”
“慈心姑姑,我不是这个意思。”内侍如何能不知道慈心的身份,正是因为知道,这才不敢接话,只怕自己在慈心这里落得不好的印象。
慈心看过内侍一眼,同他道:“那么就按我说的。”
并不是在商量,而是就那么做,一旁的卫因小声地唤道:“姑姑,这样不太好!”
从来没有叫人说过不好的慈心闻之回过头看向卫因,卫因道:“公主没有吩咐过你做的事,你这样去做,公主会不高兴的。”
可不是,李初从来没有让慈心帮她和武媚娘说过什么,现在慈心所做都是自作主张,要是李初知道,李初肯定是会不高兴,到时候麻烦的人是慈心。
慈心脸上一僵,是啊,她怎么忘记李初一向不喜欢别人多管她的闲事,而且,李初对武媚娘怎么样,难道眼前的内侍回去说一句什么话能有用?
握紧双手,慈心终是道:“什么话都不用。公主如何,你据实相告就是。”
确实,李初冷着武媚娘,她就担得起后果,不需要她们这些做下人的自作主张帮李初什么。
内侍暗松一口气,他是不想骗武媚娘的,可是得罪李初的事更不能做,左右为难的时候要,亏得卫因开口提醒,否则他都不知如何应对才好。
“回去吧。”慈心朝内侍说完,赶紧的进去寻李初,李初拿到手武媚娘派人送来的诏书,自此扬州就由她来掌管,很好,那就意味着她和太后们想做的事,都可以做。
大唐第一经济重地,好啊,就让武媚娘感受一下,所谓的以经济令天下闻风丧胆是什么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