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李初在前面为他们遮风挡雨,他们就不需要再担心。
李初没能控制的伸手抚过李旦的头,不管是李哲还是李旦,他们都不是李治培养成为皇帝人选的人,但是最终却是他们上位,只能说是时也命也。
而就算他们坐在这个位子上,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做好一个皇帝。
偏偏没有人给他们学习的机会,有武媚娘在他们面前压制着他们,连皇帝的大权都摸不着,他们就已经被废。
先是李哲,接下来会是李旦,李旦早就已经料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局,也是无所畏惧。
“有姐姐在,真好!”李初的动作让李旦的心很暖。
本来以为随着父亲的去世,大唐的天下,他们离家的天下都将面临大变。李旦自问没有能力扭转乾坤,甚至他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。但却被推上了这至高无上的位置,不管李旦心里怎么不愿,没有人会相信他的不愿。
他就这样成为了大唐的皇帝,一个傀儡皇帝。
就算他想和人吐诉心中的委屈难过,又有谁愿意听?谁又会觉得他真的委屈难过。
只有李初,还是如同当年一样,还是那个护着他的姐姐,知道他的委屈难过,还愿意安慰他。
李旦忍着不让眼中的泪水落下。李初的局面其实不比他好到哪里去,他就算帮不上李初什么也不能拖李初的后腿。
“很快就会成埃落定。你再忍一忍。你身边的人都是你可以信得过的。放心。”李初其实知道李旦心底最大的恐惧是什么?李贤已经死了。就算武媚娘是口否认,那不是她的意思,但是李贤就是死了。
谁又敢保证会不会有人在像对付李贤一样的对付李旦,至少李旦心里很是畏惧害怕。
“让他们寸步不离的跟着你,不管是吃的,用的,穿的都要经过他们的手。”李初低声叮嘱李旦,这也是李初来看李旦的原因。
有太多的人自以为聪明,而且也懂得武媚娘的心思,所以他们会自作主张地做出一些哪怕连武媚娘都不认可的事情来。
李旦有这样的担心,李初也有,所以早在很久之前,李初就已经安排了人守在李旦的身边。
这样的惊喜让李旦睁大眼睛,嘴唇哆嗦,“姐姐,姐姐。”
激动的想要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欢喜,李初却握紧他的双手,让李旦一下子镇定下来,“以前怎么样,以后还是怎么样,不要让任何人发觉。包括太后。”
要说李旦最担心的人就是武媚娘,所以她又怎么可能会把这些事情告诉武媚娘?
压抑内心的欢喜,连连点头。
“我不能在这里陪你太久,往后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,凡事小心。”虽然李初已经派了人在李旦的身边庇护李旦,可是凡是李旦还得自己小心。
“姐姐放心,我会万事小心,你也一样。”李旦收拢脸上的笑意,目光担忧又充满期盼的看向李初,希望李初可以尽她所能的做好。
得到李旦的保证,李初算是暂时放下心中的大石。
和李旦一再提及一些小事,李旦都答应的爽快,直到天快黑,宫门就要下锁,李初才不得不离开。
不过今天进宫算是收获颇丰,萧太后:“李旦绝对是最让我诧异的皇帝。我怎么感觉他巴不得赶紧把皇位丢出去。”
吕太后:“像他这样子当皇帝有什么意思,换了是我,我也不乐意,不如不当。”
宣太后:“我更想说的是,当皇帝接受能力那么强,既认可自己的母亲即将成为皇帝,也觉得自己的姐姐将来要去争皇位没什么大不了。这样的皇帝太难得。”
一时之间分辨不出来,宣太后说的是反话还是称赞,所以萧太后决定问个明白,“宣姐姐究竟是夸人还是骂人?”
宣太后:“大概还是称赞的多一点。”
虽然当不好一个皇帝,但是能够识时务,而且更能明白所谓大势所趋,最后不如选择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人支持。
孝庄太后:“难道不应该称赞群主一句,如果不是群主一心一意庇护李旦,我相信李旦不会这么快接受。”
这样的一番话,其他太后连连点头认可。
接下来很是热闹,以一个名为傅游艺的人为首的七品官员,领关中百姓九百人诣阙上表,请武媚娘登基称帝,武媚娘拒之。
不过数日,四夷酋长,和尚、道士,共计一万两千人,再次于神都宫门前请武媚娘登基,武媚娘再拒之。
又过数日,百官及帝室宗威、百姓,共计六万人等再次上表请武媚娘登基,这一次,连李旦都前来请愿,希望武媚娘可以当仁不让。
也在这个时候,神都洛阳现百鸟朝凤之盛况,对此,百姓齐呼,这是天降祥瑞,证明武太后乃是天赐之,天命所归,以此当称帝号令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