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我就慢慢来补上(包括改虫)
第55章 第一章:长安春望
泗州离长安,关山飞渡、远隔万里,出发时又是寒冬凛冽,混杂着离情别绪和前程未卜的惆怅,实在难言轻快。
孙熊倒是将生死看开,一路只忙着苦读诗书,加上有贺熙华这么个现成的文友与他唱和点拨,可谓进境飞速,单论他原先最差的经义,若他偶尔某日心绪好,就连贺熙华都辩不过他。
路再长也亦有尽头,不过月余他们便重新回到了长安。
离城门口尚有五里时,贺熙华转头看孙熊,有些为难,“你是本科举子,我伯父是本届主考,若你跟我回府,我怕日后有人攻讦你……”
孙熊本就找尽理由想不去贺家老巢,如今见他先思虑到了,自然爽快答应,“大人说的极是。此外先前听闻若是没点名气,不太容易高中,我正好想借此良机前去交游一番。”
贺熙华先是点了点头,又纠结地看着他,“彼时你可不能这么灰头土脸的去呀,你若是这般,一开始旁人就低看了你一头。”
周俭昌此时开口,“大人,秀才孤身一人,不如允我陪他赴考,也算是有个照应。”
贺熙华深以为然,“孙熊也攒了不少银子,你们可千万不要省钱去住那破庙道观,四壁漏风受了风凉倒是小事,若是遇上歹人,那就小命难保了。”
“学生浑身上下只有大人那套文房值钱,大人多虑了。”被戳破心事,孙熊干巴巴道。
从前他看话本传奇,状元郎多是寄居在破庙里,本存着前去延揽英才的心,听贺熙华这么一说,又觉得颇有道理。
“诺,”贺熙华从自己身上袖袋里掏出个荷包,轻轻掂了掂,“里面有些碎银子,足够你挑间清幽上房住上一个月了。”
不待他递,孙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他手中勾起那荷包的带子便抢了过来,笑道:“多谢大人美意。”
贺熙华白了他一眼,带着笑道:“滚吧。”
孙熊拱了拱手,拍拍周俭昌,二人下车步行。
周俭昌木然地看着孙熊从怀里掏出贺熙华的私印塞进那荷包里,背着手满脸新奇地端详面前这座恢宏城池,而后豪情万丈地昂首步入。
“秀才,你刚来泗州的时候,他们都说你是京畿道人氏,难道从未来过长安吗?”周俭昌实在看不得他这乡巴佬的样子,忍不住出言相问。
孙熊奇怪地看他,“淮南道亦有很多人未去过扬州,我没来过长安又有什么稀奇的?”
周俭昌嘟哝道:“你能识文断字,还会武艺骑射,看着也像出身大户人家,却连长安都没去过……”
孙熊笑笑,“我家里管的可严了,别说出城,寻常我连家门都出不去。”
“啊?”周俭昌这就出离震惊了。
孙熊左右四顾,琢磨着西市的位置,缓缓道:“我爹娘死得早,我被后娘带大,家里规矩又多,难免过得与常人不同。若不是此番一路颠沛流离去了泗州,开了眼界,恐怕如今还是个四方城里的井底之蛙。就说这长安城,我还是第一次见。”
“唉,大户人家也有大户人家的不易啊。”周俭昌颇为同情地点头,“不过长安城大得很,咱们要不要先寻个客栈落脚?之后再慢慢逛也不迟。”
孙熊笑笑,记忆中看天启朝的话本,都说每年元月至三月云来客栈都是考生云集,可如今百年过去,时过境迁,不仅云来客栈已如云烟,当年风流人物更成黄土,顿感苍凉。
这么想着,便有些意趣缺缺,随便寻了个路人询问,说是现下最受考生青睐的客舍名曰登云居,坐落在曲水之畔,离二人所在之处并不很远。于是二人便安步当车,顶着料峭春寒,一路走了过去。
客栈内果然人来人往,操着各色乡音的读书人济济一堂,有风华正茂者,呼朋唤友、高谈阔论,仿佛万物皆不入眼,有青葱不再者,郁郁无言、潦倒蹉跎,还未下场就已灰心短气,真真的世间百态。
“这两位客官,可是要在小店打尖儿?”小二见他二人都是粗布衣衫,慵懒地问了句。
孙熊也不在意对方冷待,淡淡问:“你们这可有二人一间的?”
小二不耐道:“要么通铺,要么一人一间,要是你想二人一间的话,可以加个床铺,比原先价钱再多收三成。”
周俭昌本想说自己住大通铺即可,又想起先前贺熙华嘱咐他好生保护孙熊,将话咽了回去。
“那就来间地字房,务必清幽些,我要在这一直住到三月底。你算算需多少银两?”
小二的神色终是变了,拿出算盘算了算,试探道:“三两银子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