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军长命百岁_作者:最白(117)

“那他这么折磨我是因为好玩吗?”陶嘉木叹气。

“那肯定不是。”霍屹连忙说:“因为咱们和公孙羊,有不同的想法,你是儒家,赵承是法家,我是军队里的人,公孙羊会从朝廷的角度看问题……”

“谁是儒家,你别乱说,我不是啊。”陶嘉木说:“我现在两头落不着好,儒家和法家都骂我呢。”

“你不跟他们抱团,他们肯定不待见你。”

陶嘉木笑着说:“谁要跟他们抱团,也不看他们除了嚼舌根还能干点啥。那群人故步自封,抱着百年前的书死读,有想法的人都被他们排挤走了。他们关心百姓死活吗,知道粮食是怎么长出来的吗,儒学本身是强大包容,富有生命力的,但落在那群人手里,他们恨不得给自己画个圈呢。”

只有吸收融合其他学派的优点,才能使儒家发展得更好,陶嘉木是这么认为的。

“你别乱说得罪人啊,当代还是有几个大儒……”霍屹挥了挥手:“扯远了,我刚才想和你说陛下的事来着。陛下就是想从我们身上了解到他考虑不到的方面,我的身份代表军队,所以才总是和他站在同一立场。”

“他不参考你的意见,说明他现在还是准备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,外儒内法嘛。”霍屹说:“以后肯定会变的。等北伐结束了,就需要以儒法治理百姓,刑罚也会不再那么严苛……”

如今大越的刑罚是延续了夏王朝的酷刑,动辄斩首,十分严厉。

陶嘉木:“真的假的?”

“我看你的面容,很有一国之相的风采啊。”

“你还会看相?”

“我很有天赋的,以前还有个道长想收我为弟子。”霍屹说。

两人扯着扯着就远了,半晌后陶嘉木才拉回来,说:“你倒是很了解陛下的想法。”

霍屹呵呵一笑:“我这种人,日后肯定会被写成佞臣。只会附和陛下,毫无臣子风骨之类的。”

陶嘉木瞥他:“难道不对吗?”

“但我和他确实会有相同的想法啊。”霍屹诚恳地说:“有时候他想的比我更深,我是很敬佩他的。”

当然,霍屹也有对周镇某些决定持反对意见的时候,例如那次周镇想杀高恭知那次,霍屹分析了一番,说高恭知他们不能杀。例如周镇没想重赏李仪,也是霍屹分析了一番,认为该赏该封。

陶嘉木道:“那河套地区的两郡,你也认同?”

霍屹缓缓点了点头。

陶嘉木叹息道:“我也有自己的局限性,说不定举全国之力,冒着国库空虚的风险修这两郡是对的。”

霍屹:“你这话说的就很不服气。”

“那你得祈祷接下来不会出什么乱子,否则就是大越经济就是雪上加霜了。”陶嘉木说:“陛下已经出了商业税与财产锐,使发展了百年正蒸蒸日上的商业骤然受到打击,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。到时候,还是不是大越都不一定呢。”

霍灵月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。

大越很快就出了一点乱子。

当初周镇和张来潜讨论的功爵制出了结果,周镇把武功爵分为了十一级,武功爵升一级要十七万枚铜钱,要想升到顶级需要花费三十多万斤黄金。简直狮子大开口,最重要的是这个爵位除了名头好听一点用都没有。

即使如此,买爵位的商人也很多,大商人冶铸煮盐是一本万利的生意,家里财富积累上万金根本没有问题,所以不少商人都买了爵位,根据张来潜那边的情报,这一波收入就高达三十余万金。

周镇在宫里感慨大商人怎么那么有钱。

然后那三十余万金扔到修建河套两郡,培养骑兵身上后,瞬间蒸发没了。

这时候,再往高买爵位的大商人就少了,因为他们也发现这玩意再好听,是没什么实际用处的。

他们想在投入万金之后要点实际的好处。

周镇先是出了有武功爵的人可以免除劳役,再几天后,又出了刑法豁免权。

就是说,只要买了这个爵位,根据武功爵等级可以免除轻罪,减轻重罪,前提是交一笔巨额罚款。

这一下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有钱能够脱罪这件事,在武功爵之前其实就存在了。给县丞大人办事官吏塞点钱,上下打点一番,就可以重罪变轻罪,轻罪变无罪,这是谁都知道的。

但每个人同样都知道,这是拿不到台面上说的。

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,这是天天在喊的口号。

皇上把这条刑罚豁免权摆出来,简直是□□裸地在打司法制度的脸。

民不患寡而患不均,如此区别对待,民众自然不满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