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军长命百岁_作者:最白(231)

这个,叫赏罚分明。

这是君臣之间的默契,如果皇帝杀了人之后,还要担心他儿子怨恨自己的话,唯一的办法就是诛灭全族了。

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,而且臣保证对陛下无怨恨之心,保证臣的家族后辈亲眷都没有怨恨之心。

所以皇帝你就杀我一个人吧。

当然,这只是理论,人还是很情绪化的。

十八岁的霍屹就陷入情绪化之中,他觉得父亲没错,为何要自绝以证忠心。冲动之下,身处长安城的霍屹在筹备之后,确实准备杀进皇宫之中,为霍丰年讨一个公道。

当时的北军,由他和赵平安统领,霍丰年一事后,赵平安的职位比他高,但北军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听他的。

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愚蠢莽撞的决定,霍屹手上才多少兵,才多少作战经验,哪怕他能围住紫微宫,禁卫军拖一拖,后续军队扑上来,他完全不是对手。

霍屹这件计划谁都没告诉,然而霍信非常敏锐,又对自己的弟弟十分了解,亲自把他从北军带回了霍家,制止了这件事。

“父亲自绝换来的霍家一家人性命,你要这样辜负他吗!”霍信第一次对他发那么大的火:“就算你不为霍家想,你为那些追随你的士兵们想想!他们都是有家室的人,跟着你谋反,就全都变成了反贼!”

霍屹在霍丰年的牌位下,跪了整整一个月。

霍屹谋反的计划搁浅于此,之后霍信去了西河边郡当郡守,赏罚分明,霍丰年死了,他的后辈仍然有当官的机会。霍信在作战中,为军臣单于所杀,之后,霍屹便代替霍信,成为了西河边郡的郡守。

他在西河边郡呆了八年,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

常汤自信满满地走进大殿。

他一直认为,只要坚持不懈地泼脏水,再干净的人身上也会沾上臭味。哪怕那些脏水毫无依据,但旁观者看了,至少会说一句:如果他没做错,为什么会别人污蔑他呢,他真的是无辜的吗。再不济,跟着骂两句总是没错的。

而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做错了的时候,哪怕他什么都没做,也足以扭转事实。

更别说,霍屹并没有那么干净。

大殿之内,满朝文武再次聚集,赵平安蓬头垢面地被带进来,身上还散发着一股臭味。紫微宫大殿这种地方,向来是极为庄重严肃的,许多大臣皱了皱眉,捂住口鼻。

周镇坐在上位,面色莫测,他的目光并没有落在赵平安身上,而是凝固在虚空之中。

大殿内一时没有人说话,御史大夫常汤向前一步,问道:“陛下,是否现在开始审?”

周镇沉默了一会,说:“等等,等霍大将军来。”

御史大夫顿时站定了,他脑海里盘旋着几个问题,又看了赵平安一会。赵平安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冷静状态,御史大夫其实觉得这人总有点不对劲。

过了一会,在满朝文武的等待中,霍屹来了。

霍屹有思想准备,知道这回自己不再是审判席上的人,而是被审判者。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郭解,郭解的事刚刚发生没多久呢,如果他被判为谋反,会有人帮他给家人求情吗。

他就带着这样的想法,走进大殿之中。

所有人都注视着他,目光复杂,但霍屹已经习惯了。

他挥了挥袖子,正要跪下,周镇忽然开口道:“霍卿免礼。”

和其他人相比,这就是个很亲昵的称呼了。

霍屹膝盖要弯不弯的,尴尬地站直了。

“你来了,朕很高兴。”周镇勾起嘴角:“如果霍卿有谋反之意,来的时候就带着五万北军了。这区区紫微宫,恐怕经不起北军折腾。”

没有人知道他说这话什么意思,大家面面相觑,霍屹拱了拱手,说:“陛下召见,岂有不来的理由。”

周镇笑了笑,说:“不是要审吗,开始吧。”

于是御史大夫常汤就站出来,他还没开口说话,周镇便道:“御史大夫,这审案的事,该由廷尉来,你若有这样的心思,朕可以调你当个廷尉史,你说呢。”

他阴阳怪气地这么一说,御史大夫顿时熄火了,恨恨地站回去。

完全不想惹麻烦的廷尉站了出来,内心哀叹为何自己总是摊上这种事,他没敢看皇帝陛下,也没敢看莫名散发着气势的霍大将军,而是直接问赵平安:“你说霍大将军有谋反的嫌疑,有何依据?!”

赵平安高声道:“多年前,霍屹的父亲霍丰年将军,带北军出征大漠,却因为殆误战机,导致大败,损失惨重。霍屹心有不满,便集结北军,意图闯入紫微宫。”

军队之中的刑罚是最严重的,不听命令就是死罪,殆误战机也是死罪,打了败仗也是死罪。战场上,将领杀几个不听话的士兵祭旗也是常有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