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夫人,这…”
王氏方端着手中的茶碗,噌地一声撂着桌上。许君雅见得母亲面色,忙去与母亲顺了顺后脊,“母亲莫气,她不领母亲的情,怕不是还记着当年李姨娘被赶出府上的事儿呢。”
“哼。”王氏冷冷笑了声,“既是记得清楚,还回来这宅子里做什么?”
许君雅道,“还不是想见父亲。在父亲面前卖卖可怜,便让父亲开口,让她回许家。”
王氏哼了声:“便就让她见着了老爷,认祖归宗,也还得我这个当家主母同意。”
**
荀府的马车缓缓前行。
许府里出来前,荀萱让人问府上小厮接了一竹筒的井水来,车上备着些皂花香粉,参在水里混匀了,再用帕子蘸着与阿兄擦擦脸上的墨迹。
马车缓缓行到黄记食楼前,车外小厮凑来窗口问着,“二公子,可还想喝猪杂汤么?”小厮也是记着,公子每回路过这黄记食楼,都要叫上一碗猪杂汤来喝。
“我这样儿怎么下车?”荀睿口气不好,直将小厮骂了一通。又道,“去买个食盒子来。”
小厮听了令,这才忙去了店里帮公子张罗。
明煜还坐在店外张开的方桌旁,等着丫头回来。却听得马车停靠在脚边。他本也不想窥探什么,奈何车中那小姐口气不好,话语便直冲进了他耳朵里…
“什么三小姐,真是个野丫头。”
“阿兄你也是,怎就被她那样欺负?”
那公子气恼着,“我哪里知道她反应那么快?”
“以前可没听说过许家有什么三小姐,也就大小姐和二小姐…”
“也不知许太医从哪里认回来的坏种。”
明煜正听得眉间皱了皱,丫头在私塾里该是出了事儿,不过听着这二人的口气,吃亏的可不是丫头。
听得他家小厮匆匆回去,“公子小姐,食盒子买好了。”
那公子几分不耐烦:“走走走,回家去。”
马车缓缓开动,渐渐走远。明煜正抬手喝着茶,不见丫头回来,路上却响起一阵马蹄之声…禁卫军队形步伐,他甚是清楚。眼下警觉着三分,忙起身寻着去黄记店内躲一躲。
蜜儿从许府里出来,也正见得明远领着一行禁卫军骑马,往黄记食楼的方向去。她几分担心起来二叔,忙跟紧在那行人马后头,小跑了过去。
行来食楼前,蜜儿却见二叔不在方才的桌前,她忙四处寻着。悄声喊了几声二叔,无人答应…只好又摇着腰间的铜铃起来,“二叔?”
方寻进来食楼门里,手腕儿被人一捉,方见得那人藏在阴影之处。
“二叔!”
明煜捂着她嘴,低声道,“外头可是禁卫军的人?”
“嗯。”蜜儿自跟着他躲来门后,往外头张望了翻,方去掰开嘴上的大掌来,“不过已经走远了…”
禁卫军一行只是路过,并未多做停留,二人皆松了一口气。蜜儿方扶着二叔往门外头去,“回吧,我饿了。回去做好吃的!”
明煜随着她走了小段儿路,原街道上嘈杂的声响,忽的收敛了几分,便知道这丫头引着他入了小街巷,该是为了避人耳目。他方问起,“今日私塾怎样?”
“夫子可好人了。就是那些贵公子和贵小姐不好相处。”
“不好相处?”不好相处,所以她把人欺负了?
“嗯!动手动脚。”蜜儿说着,抬手摸了摸脖子上的墨迹,“拿毛笔便在我脖子上画了道儿!”
“我看看…”他停下脚步来,“在哪儿?”
蜜儿捉着他的手碰了碰自己的脖子,“都还沾着墨水呢。”
明煜触得那脖颈之处温暖,湿润润的带着粘腻…他很快收回手来,指尖摩挲着凑去鼻息前闻了闻,果真是墨水味道…
“你怎么办了?”
蜜儿扶着二叔继续往前走。
“我还他了,那荀二公子方出来的时候,脸上还跟大花猫儿似的。”蜜儿忍不住咯咯咯笑了起来。
明煜也是轻声一哼:挺好。他的丫头很是厉害。
穿出来小巷,蜜儿又扶着他走了一段儿大路。却听得二叔问起他,“夫子都教了什么?”
“礼记,大学。”
“还教了一首诗。夫子说清明快到了!”
明煜抱着几分检查功课的心情,“什么诗?”
蜜儿自与他念起来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…”蜜儿看他那一副听得认真的模样,忽想逗一逗他:“二叔,你知不知道下一句是什么?”
“……”考起他来了?那他怎么能告诉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