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番话,倒是让温顾想起了自己刚被周将军救下的那段日子。
当时,家乡闹饥荒,他每日有了上顿没下顿,吃不饱穿不暖,人瘦得不像样,周将军救下他之后,给了他一个馒头,带着他回到军中。
他人小,力气也小,骤然离开父母,进到陌生的环境,干什么都不自在。
周将军不能时时把他带在身边,他一个人的时候,有人跑来说他长得像女子,笑他连剑都拿不起来,他气不过和人打架,总是输。
后来他厌弃自己的长相,又暗暗下决心,一定要跟着周将军好好学功夫,这才拒绝了周将军给他找养父母,之后便一直留在军中。
段鸿并不是周将军的亲信,所以他对段鸿几乎没什么印象,今日见了,想起他是当年的探子,念及周将军的死,和他有很大的关系,故而也没什么好脸色。
“你欺侮朝廷命官,侵占他人府宅,已经触犯了王法,我劝你还是迷途知返,去官府自首吧。”温顾说。
段鸿听后哈哈大笑,笑的时候习惯性地去摸胡子,摸了个空,想起自己把胡子刮了,便只摸了摸下巴,“我要是怕官府,也不会带着弟兄上山为匪,且知州大人为官不正,我这么做是为民除害,你要是不信,去外面问问百姓,我可曾伤过百姓一分一毫?”
他确实有说这话的底气,他住进知州府后,每日巡逻的人在街上看见不平之事,都会上去主持公道,百姓们对他的评价还挺高的。
“知州大人犯了错,自会有上面的官员处罚,你以这种方式为民除害,不太妥当吧。”
段鸿笑了一声说:“我也自知此举不当,可是如今靖国上梁不正下梁歪,知州大人为非作歹不是一天两天了,这么多年了,上面的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放任贪官越做越大,百姓苦不堪言。既然上面的人不作为,我们下面的百姓,就要自己为自己讨回公道,且我这么做,除了为了百姓,还为了早已身死的周将军,温将军,你想不想知道周将军当年,到底是什么死的?”
段鸿的话,掉足了温顾的胃口,温顾不急不缓喝了杯酒,“愿闻其详。”
“当年,战前一夜,有人找到我,说是只要我帮忙传个消息,就给我一千两银子。我跟了周将军六年,拼死拼活,朝廷下派的银子却越来越少。当时我娘重病,无钱医治,要是有了这笔钱,我就能买得起最好的药材,治好我娘的病了,于是我鬼迷心窍,答应下来。第二日,我照着那个人说的,在周将军派我去刺探敌情的时候,和周将军说了假消息,我原以为,周将军带人前去追击敌军,最坏的结果,无非就是无功而返。谁知,前方早有敌军埋伏着,周将军因此遇难,还有无数将士殒命,当时我被发生的事吓傻了,伺机逃走,原来说好的一千两银子也没有拿到,反而有无数场刺杀等着我。“
“我逃了十年,还是没逃过。一次,被人逼到悬崖,再也没有退路,我自知必死无疑,想死个明白,就问对方是什么人,为什么要杀我。对方知我无路可逃,便把真相告诉我了,原来,想除掉周将军的人,是皇上!是皇上顾忌周将军功高盖主,这次对周将军起了杀心,怪不得无论我逃到哪儿,都逃不掉,想灭我口的是皇上,我怎么可能逃得过?”
“可是老天有眼,我跳崖之后,侥幸活了下来,当时我便对天发誓,重活一次,我定要把周将军的死因公之于众,这么多年,我一直在寻找机会,去年睿王谋反,我便想趁机起义,后来见有人来青州调查当年的探子,我以为是皇上知道我没死,又派人来灭口,便又躲了起来。”段鸿一番话说完,两人陷入沉默。
不得不承认,温顾对段鸿的话,起初是不信的,但是细想之下,确有几分可信。
当初周将军的威名,就连南齐和北羌的百姓都知晓,这样的武将,手中有兵权,为人有威望,若是一旦起了反心,便是最大的威胁。
可是当年周将军已经娶了静和长公主,和皇室已经绑在了一起,皇上为何还要下狠手除掉周将军?
“温将军,周将军对你有救命之恩,你这么多年为皇上南征北战,对得起他吗?”
激将法对温顾没用,温顾起身说:“你占山为匪,藐视王法,挑战皇权,按律当以谋反处置,知州大人已经将你的所作所为上报朝廷,你现在认罪还来得及,至于今日,你说的是真是假,我自会查清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