粮长他今年满打满算,才二十三岁,人家说三十而立,他这么早就能置办这么多家财,还当上了粮长,算什么?不过他一点都不膨胀,随便谁有个生而知之的儿子,都能发迹吧。
粮长是昭朝新设立的基层半官职,根据纳税来算,每两百户纳税五千石粮食就能设立一个粮长,在这两百户里挑一个交赋税最多的,沈来秋绝对符合规定。他们沈家村,过去纳税肯定不超过五千石,所以一直没有设立粮长,赋税主要靠村长和族长收齐。只是如今家家户户都买了山地,大多数人家都做了豆腐生意,还卖了一些葛根,赋税肯定交得比以往多两倍了。如今朝廷下令减少赋税,休养生息,林地所交的赋税并不算多,那也得交田地产出赋税的三分之一。这样一算,五千石也是有的。
粮长也有衙门给的俸禄,一个月也就五十文钱。俸禄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,粮长主要负责收那百户的粮食赋税,与里长和县衙联系密切,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,得到消息总比平头百姓快。
沈来秋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好处,但是很快,他就知道了坏处。
里长道:“如今你买下了这个庄园,粮长上任文书估计下个月就下来了。粮长虽说不是一个官职,可你做不好,也会被县老爷问责。要想做好粮长,得认识字!起码壹贰叁肆这样的数要会数,你管的每一户户主的名字要会写。”
沈来秋惊呆了,还要学这个?
“我能不当吗?”学字也太费劲了,他如今有田,有豆腐卖,当粮长做什么?他可不想收赋税,这事儿得罪人!
族长知道当粮长肯定比平头百姓好,于是狠狠敲了两下沈来秋的胳膊:“瞅瞅你懒的!认几个字,还不愿意!你要不愿意,我告诉你爹,你三叔去!瞧着他们揍你不?”
沈来秋:“......”他的长辈们,都是好面子的,知道自己可以当粮长又不想当,估计会抡起棍子追着他打。
余氏得知家里又买了地,但是不知道多少,等拿到地契,听沈黎说有三十亩水田,高兴得几乎要昏过去了!他们家买庄子的消息没有瞒着,反正迟早都是要知道的。村里炸开了锅,看看!沈家发财了!王爷给了多少钱买方子,居然有这么大个庄子了!一时间都羡慕沈来秋的好运气,纷纷上门道喜。
更有好事者跑到沈高氏那里念叨:“哎呀,早说了老姐姐你不能信道士说的话了!你瞧瞧,你家宝冬欠了赌坊一屁股债,如今躲在家里不敢出去。可是来秋却这么有出息,你可要好好笼络下你三儿,说不准你小儿宝冬还能靠着他三哥混口饭吃!”
气得沈高氏砸了家里的碗筷,骂了大儿媳妇出气。沈宝冬也气得没吃晚饭,还被他爹教训了。
“你瞧瞧你,这么大人了,一事无成,还尽想着赌钱!你三哥如今能有这样的大造化,还不是平日里能干又会琢磨?你只想着贪玩!明天,去和你三哥道歉!求他给你几亩地种种!”
沈宝冬见亲爹生气,也不吱声。只管想着:“等着吧,我去找赌坊刘哥帮忙,迟早混出个名堂来,好叫你们都瞧瞧我也是能有本事赚钱的人,我看到时候你们还把我当孙子骂不?”
作者有话要说: 沈宝冬:等我有钱了……
作者:你慢慢做梦。
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收藏,我会好好更新的。大家在家一定要多喝热水,多消毒,多洗手,适当在房间里锻炼一下提高免疫力,么么哒!
第20章
“爹,咱家庄子是什么样子的?”沈黎很激动,他也算是地主的聪明儿子了!昨天见爹累了,没有好好问他,现在趁着他爹不忙,抓紧缠着爹问个明白。
沈来秋现在不哆嗦了,就是昨晚激动得一夜没睡,眼圈黑得跟被人打青了似的,沈黎赶紧拿娘煮好的鸡蛋用纱布一裹,往他爹眼皮上来回滚一滚。
沈来秋觉得眼睛的肿胀好多了,高兴地把儿子往腿上一抱:“我也就随便看了下,四个山头,都不算高,想必没什么猛兽。现成的有三十亩水田,四十亩旱田,五个山头。但是没有开垦的荒地也有不少,有上百亩,说是荒地,我看土质很不错,只要好好开耕荒地,旱田能多一百多亩。”
麦子的价格没有稻米贵,沈黎想了想:“爹,是不是还有湖?有湖就好办了,可以在湖的边缘围上田地,开沟挖水渠引水,旱田也能变成水田。”
沈来秋呆了,“但是这得要多少人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