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官纨绔_作者:枫香(128)

2025-05-12 评论

  一行人到了客馆,雷奥那多看到赵淩比看到亲人还亲。

  经过一番解释后,雷奥那多对李公公的身份有了一些了解,立马就进行了一番对大虞的景仰滔滔不绝的输出。

  可惜赵淩的对西洋话会的不多,不支持他听懂,更别说是翻译了。

  过了一会儿,等到王延过来,几个人才能正常交流。

  雷奥那多跟随从一起,抬出两个大箱子,从里面拿出一个个小箱子,打开全是精心保存的许多植物种子,其中最显眼的就是赵淩心心念念的辣椒。

  “咦?”他突然从一个小箱子里看到一个熟悉的东西,在手指碰到的时候,感觉整个人都晕眩了一下。

  时间太短,没人注意到。

  赵淩手上拿着一颗玉米粒,牧草空间里多了一大片的玉米。

  对哦,玉米也算是一种牧草,只不过普遍是作为粮食作物。

  相对水稻和麦子,玉米很不挑地方,耐贫瘠、耐干旱、耐严寒。

  玉米植株作为牧草来说,并不算特别优质。

  但玉米作为畜禽饲料来说,是相当优质的。

  他感受着空间里的玉米地,咽了咽口水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,他怎么解释自己知道这是一个超级厉害的粮食作物?

 

 

第74章

  赵淩的异常反应, 李公公全都看在眼里。

  他的目光看向赵淩手中的种子,发现这种种子确实比一般的种子颗粒要更大一点,看上去像是能吃?

  不是, 他的意思是能当粮食吃?

  作为顾潥的大伴, 李公公不止一次听顾潥叨咕祥瑞什么的, 落在玉米种子上的视线更加灼热。

  所以, 这是祥瑞感应到了上苍的指示?

  雷奥那多滔滔不绝地解释各种种子:“我去了很多地方, 搜寻了当地人的粮食种子和蔬菜种子……”

  他的脸颊明显消瘦,显然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非常辛苦。

  王延手上有一份各种种子对应采集地点的大致气候和土壤条件。

  赵淩在看到玉米种子之后, 已经对别的都失去了兴趣,连辣椒都不放在心上。

  雷奥那多试图带回一些完整的植株, 可惜都失败了。

  现在的航海技术很不成熟,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命赚钱。

  海上会遇到的意外情况数不胜数, 人能活下来都不容易,更别说是脆弱的植物了。

  赵淩本来以为就是简单和雷奥那多见个面, 要不了多久, 结果和他聊了很长时间。

  雷奥那多甚至还现场绘制了粗略的海图,介绍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。

  赵淩听得很认真,对比脑子中的世界版图,并不算意外地发现压根不一样。

  确实不算意外。

  但也没什么关系。

  他生活在这里, 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得好一点, 自然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更好一点。

  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

  他看看自己能有多“达”吧。

  因为有玉米这样的神物,赵淩并没有回家, 离开客馆之后,就和李公公一起把两箱种子直接带到了宫中,亲眼看着交到了顾潥手里。

  顾潥完全没料到石狮子放出去当天还能见到, 见赵淩拿着玉米粒递给他,很郑重地接过来:“很重要?”

  “嗯!”赵淩很认真,“我觉得这个很重要。”

  来吧,问他为什么觉得重要,他已经编好了,是白胡子老爷爷托梦说的!

  他刚才回宫的时候眯了一觉梦到的。

  顾潥完全没有问。

  祥瑞都觉得重要的东西,那必然非常重要啊。

  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?

  顾潥觉得既然那个西洋商人能够带来祥瑞都重视的东西,肯定是沾了祥瑞福泽的,可以见一见。

  他的命令下去,就有人去教雷奥那多各种礼仪,以及基础的语言。

  其实他已经跟着王延学了很多。

  作为一名能够在这个时代行走世界的大商人,雷奥那多的语言天赋极佳,只是面对大虞的皇帝,显然不能靠着连笔带画你画我猜的形式来交流。

  他学习起来的速度很快,可怎么说大虞官话,都带着点象州口音。

  赵淩陪着王延过来几次,想尽地主之谊,带他在神都到处转转,但他忙得完全没时间。

  倒是赵淩没什么事情,跟着鸿胪寺的官员和住在客馆的使节们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。

  现在这个时代,语言相对简单。

  赵淩有过学习外语的经验,又有良师和当地人的指导,很快就掌握了基本交流,并且给使节们留下了一个大坑。

  他自己没觉得,就是正常交流:“我觉得贵国的人文历史民俗风貌都很有意思,真希望能够更深入了解一下。不知道您能不能推荐几本介绍贵国这些方面的书籍呢?”

  使节们顿时卡壳。

  书籍?

  现在识字的人都很少,他们本国使用的文字不是大虞文字,就是从大虞文字演化而来。

  在这个知识高度垄断的时代,他们大部分人思索自家拿得出手的文学作品,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来。

  历史书籍?

  他们的历史到底该说是记载,还是编纂?

  甚至说是历史,还是传说?

  倒是雷奥那多拿出了一本诗集,还有一部小说,甚至还有自己的航海日志。

  赵淩对雷奥那多的航海日志最喜欢,借回家直接抄录下来,连上面的配图都原样描绘下来。

  西洋文字是字母文字,赵淩用毛笔写不顺溜,跟雷奥那多学了做鹅毛笔,沾墨水写才算好一点。

  问题也不是没有。

  常禾看他一支支往废纸篓里扔鹅毛笔:“这鹅毛笔也太不耐用了。”

  就他家四郎这写的速度,一天能耗费一小捆,比毛笔还费。

  赵淩听他这么说,下意识皱眉:“我晚上不想吃鹅。”

  为了鹅毛笔,他可算是付出大代价了。

  在书房里的其他人,都对此发表意见。

  “嗯,你别吃。我吃。”

  赵缙也在长身体,比赵淩早长了两年,身高却快被赵淩赶上了,很有危机意识。

  为了自己所剩不多的哥哥的尊严,他决定多吃肉多锻炼。

  养鹅的性价比不高。

  鹅吃得多,下蛋少,还需要水。

  农村更偏向于养鸡。

  平时赵家吃鹅肉的机会不多。

  最近顿顿大鹅,还得亏赵淩在福满庄上做的饲养禽畜的实验。

  赵家人都觉得鹅肉好吃。

  管博澹也觉得好吃,甚至写了一首小诗来赞美鹅肉的美味。

  赵淩实在受不了单一食物连着吃好几天,倒是攒了一些鹅绒,估摸着到今年冬天,能给自己攒一床羽绒被。

  嗯……

  他还是算了。

  什么羽绒被到他手上,都得分分钟被猫给分尸。

  他还是再攒个羽绒睡袋给豆豆。

  赵淩把雷奥那多的书抄完,拿去还书的时候,发现客馆空了很多:“今天是什么日子?怎么感觉都没人了?”

  在客馆工作的小吏还没开口就呲出一口大白牙:“多亏了四郎你,好几个使节团都回去了。”

  “啊?”这跟他有什么关系?

  小吏笑道:“上次您不是说想看看他们国家的书籍嘛。他们拿不出来,回去编书、写史了。”

  上面的人要面子,什么太平盛世万邦来朝,对这些外国的所谓使节团特别好。

  这些使节团代表的国家都不知道在哪儿,每次拿点不知道什么东西来进献,然后连吃带拿不算,有几个国王甚至都赖在神都不走了。

  累得他们这些人跟前跟后。

  伺候倒是不至于,但这些人总会惹出一些事情来,还得他们去处理。

  教授使节团语言文字和礼仪,使节团也不是什么学堂里的小童,学不好还能打手板。

  他们是轻了不行,重了不能的,实在难办。

  现在一下子走了不少人,小吏们的工作量显著降低,自然高兴。

  赵淩觉得这不是个办法,找了几个实际一线工作的小吏了解具体情况,然后拟了一份章程。

耽美书斋推荐浏览: 枫香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基建 轻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