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家人大为震撼。
赵骅刚琢磨着带赵王氏出去买花,家里的腊梅今天派了别的用场,得买新的。
赵王氏在屋里面补妆。
赵骅在边上站着被嫌弃挡光线,被赶了出来。
听到小儿子的话,他赶紧纠正: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不可能什么都懂。”
赵茂觉得有道理,但是:“可是总得懂自己在做的事情。”
赵淩把一头磨光了,把磨石交给窦荣去磨另外一头,拍了拍手跟赵茂说道:“有没有一种可能?别人都是通过学习,并且考试合格之后才当上官的?”
赵茂一愣:“殿试过了之后,还得再考试吗?”
“会!”赵淩补充一句,“一甲不用考。”
一向自诩聪明的赵茂认真思考。
赵骅倒是期待起来:“怎么样?你也考个状元?”
他已经开始幻想起自己有两个状元儿子,会是何等的风光。
到时候他在户部就能横着走,那什么罗侍郎背地里得嫉妒把牙都给咬碎了,面上还得跟他说恭喜,想想就开心。
赵茂思考完毕:“爹,您少做点白日梦。你还不如想想让女子也能参加科考,让娘去考个状元更快一点。”
他肯定比三哥要聪明,但不敢说比大哥聪明,更没法写出像四哥那样的文章。
状元之才,他自认没有,二甲名次靠前,再多沉淀沉淀,勉强还能拼一拼。
他懂的太少了,见识得太少。
他的学问就像是空中楼阁,甚至只是照着别人画出来的楼阁描摹出来的茅草屋,没有自己的东西,更不扎实。
赵骅又想打儿子了。
倒是赵王氏出来了,和颜悦色地跟曹家人打了招呼,又问赵茂:“茂儿怎么想?”
“娘,我想去各地多看看,去铁脊关看看三哥和智表哥,再去梁州看看四哥修的灵官道……”
赵王氏认真听着,觉得多出去看看也好,只是给了建议:“你去各地行走可以,只是家里得给你带上家丁和护卫。你也先别去那么远。等你游堂哥的婚事办完,你就去东州你大表姐那儿。”
赵英娘的大女儿周彦红的夫婿,现在就在东州一个县当教谕。
东州和象州一江之隔,有个当教谕的表姐夫,赵茂的功课也不会被耽误。
赵王氏没说的是,到时候她和赵骅一起把人送过去,正好看看外甥女的日子过得怎么样。
小儿子第一次离家,就想着天南海北地跑,家里人怎么可能放心?
家里其他孩子,赵淩也好,赵缙也罢,那都是跟着官府的大部队一起走的。
至于赵淩那次一个人在草原上晃荡了一个多月,纯属意外。
赵茂没深想,见赵王氏同意了,就觉得万事大吉。
嗯,四哥给他的钱,他忘记带在身上。
老爹太抠门了。
找赵王氏要,他不敢。
想了想,他晚上睡前摸到赵淩的房间外面,敲窗户。
赵淩今天心情低落,只想做一些不动脑子的事情,做好晾衣杆和曹家人聊了一阵后,就回房放空了。
窦荣抱着赵淩,不知道怎么办才好,听到有人敲窗户,下床去把窗推开看到赵茂:“你哥躺下了,什么事?”
“哦。那我明天再跟四哥说。”赵茂说完就想走。
“等等。”窦荣把人叫住,“有什么事情你直接跟我说。”
赵茂虽然小时候见过不少次窦荣,但还是有些敬畏之心:“我还是跟四哥说。”不敢跟四嫂说。
窦荣微微有些不耐烦:“你四哥心情不好,你别烦他,有事跟我说。”
赵茂看着窦荣一脸“别让老子说第三遍”的表情,立刻快速说道:“我想找四哥借点钱。”
“游学用?”窦荣问。
“对。”
“等着。”窦荣回去拿钱。
赵淩靠坐在床头,问了一句:“六弟?”看窦荣拿钱,“是游学的钱吧?我来拿。”
窦荣手上拿着二百两银票:“你躺着吧,我拿好了。”
赵淩摆摆手:“银票很难花出去。”
大虞现在虽然有银票,但一般只是大型商号用于异地大宗商品结算。
能拿着银票到店里面去消费的地方很少。
大部分钱庄也是私人开设。想拿着张家钱庄的银票上李家钱庄兑换,看李家钱庄理不理就完了。
普通消费还是铜钱最多,金银一般用于制作首饰。
窦荣想起以前,眼睛里慢慢带上笑:“我以前从凉州过来看你,你给我收拾钱,里头都是铜钱和银子。”
这些东西,他平时都用不着自己来准备,确实有些不食人间烟火,得多学学。
赵茂扒在窗口,床铺的位置隔着屏风,只能看到烛火的光,和两人在小声说话,听不清具体在说什么,很是好奇。
有什么话是他这个弟弟不能听的?
窦荣和赵淩很快就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。
赵淩看到半个身体趴在窗台上的赵茂,忍不住一笑,过去打开门放他进来:“进来说。”
窦荣把箱子放在窗口的书桌上,从里面拿了烛台出来。
赵淩把小箱子打开,把刚放进去的钱都拿出来:“小串的一百文,大串的一贯。你平时花用尽量用铜钱。出门在外,注意财不露白。”
赵茂点头:“我知道。”
“这个小荷包里放着的是一些金银裸子,可以做急用,也可以用做别处。这个里面是一些玉珠子、玉坠子,去了表姐家里,可以做一些人情往来。”说着,他又拿出另外两个红色绣了小猫的荷包,“这里头是两个长命锁,去了给表姐的孩子。”
赵茂知道那些。
这次回老家,赵淩和窦荣拿来分给亲戚家的孩子们的。
“底下给你放了二十两银锭,两张金叶子。金叶子是应急用的,回头你自己找个地方藏好。回头娘应该还会再给你一点,出门算着点花钱,差不多就直接返程。路上可以跟着商队走,安全第一。”
“谢谢四哥。”
“好了,快回去睡觉。明天先学着点帮你游哥准备婚事。”
赵茂郑重应下:“我将来是要当父母官的人,肯定得操持子女们的婚事。四哥放心,我会认真学的!”
窦荣就看到赵茂吃力地抱起钱箱走了,关上门问赵淩:“你是那个意思?”
“不是。我只是想给他找点事情做,免得总脑补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。”下午他扛那么粗一根竹子回来,赵茂竟然会觉得是用来揍他的。
窦荣有些羡慕:“你家兄弟之间感情真好。”
赵淩不以为然:“好什么?也就是现在好点。小时候我家过得也是鸡飞狗跳的,想来那时候我爹还没站稳脚跟。我娘管家特别严。你看着吧,等将来家里孩子们多了,一样得吵。”
现在明面上的进项多了,家里日子才过得舒坦点。
这两年还好,家里人的事情集中在嫁娶和读书上。
等过几年,家里孩子们陆续多起来,再由大嫂来管家,三哥赵缙一家回来。
他都不想,到时候家里得多热闹。
赵王氏都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,更别说家里到时候三方混战了。
幸亏他们已经分出去了。
窦荣想到自家的情况,觉得未来的场景未免太过糟心,但要是一群丁点大的小孩儿,受了欺负哇哇哭着来找他们说委屈,好像还挺好玩的。
他跟赵淩描述了一下自己想到的场景,又说:“到时候我就让他们做早课晚课,给他们布置许多功课,让他们自己在哇哇哭着跑回去。”
赵淩跟着想象了一下,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哈哈哈,翊叔叔也太坏了。”
窦荣把人往怀里一带:“叫我什么?”
赵淩眨眼:“翊叔叔?”
第136章
赵游的婚事用不着赵淩他们操心。
窦荣就带赵淩出去短途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