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还学了点观星……”
“我知道。跟张监丞学的对吧?然后就跟着星星一路向北,从梁州走到了凉州。”
赵淩顿时不吱声了。
赵骅倒是把自己给说生气了,决定回房写诗骂儿子!
先去看看小儿子功课做得怎么样了,要是做不好,连着小儿子一起骂。
赵骅走了没多久,赵王氏从徐家帮忙回来了,把家里不靠谱的男人们一起打包送到澡堂子里,回来试了低调一些的礼服,确定没什么问题,又交代了明天的婚礼流程,特意叮嘱窦荣:“翊儿,你多看着点淩儿,别让他碰酒。吃菜的时候也多注意,这次你们四伯娘请的大厨是武州那边的,做菜爱放酒。”
“我又不傻。”酒香XX,醉XX的菜他都不碰。
第二天大婚正日,赵游一身大红骑着租来的马,从小院出发,带着迎亲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到徐家。
徐家就在隔壁坊,住着的大多数也是书院的先生学子。
徐家的院子比曹家的还小一些,只是因为徐家人口少,住着倒是还算宽敞。
当然徐家的地方不够摆下酒席。
所以赵家人热热闹闹把新娘子迎上花轿后,徐家人也和亲朋一起跟着队伍走到小院这里,喝酒开席。
下午玩玩各种游戏,晚上再吃一顿,接着再把新郎新娘一起送到徐家就算结束。
第二天来不及休息,一大早两家人就重新返回赵家村。
在赵家村里,差不多的流程再来一遍。
只不过这一次全村吃席,还有赵家在别处的亲戚一同过来,比在府城的时候要热闹得多。
小曹氏的爹娘作为媒人,也一同出席。
其实严格来说,赵游和徐氏的媒人是小曹氏。
小曹氏在一众书院先生家的女儿里,算是领头的大姐姐。
小曹氏嫁给了赵厦,知道赵家的情况,也清楚徐家的情况,给两边牵了线。
只是现在小曹氏跟随赵厦外放,她的父母就代替了她这个媒人的位置。
徐家父母相信曹家,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到赵家村来,看了赵家的情况,显然比他们想象中要好得多。
加上赵游的学问不错,朝中又有叔叔和一群当官的堂兄弟们帮衬,将来女儿的未来不用愁。
这样的人家肯定也看不上他们徐家的三瓜两枣,不用担心被吃绝户。
赵游的婚宴结束后,赵淩和窦荣就开始返程了,不过他们从爹娘手上接手了一项任务,得先把赵茂送到东州去。
赵淩二话不说,就把赵茂提溜在手上:“爹娘放心,你们在这儿安心陪爷爷奶奶,我保管把这小子送到表姐那儿。”
赵王氏不搭理他,叮嘱窦荣:“翊儿,你一个人带俩孩子,辛苦了。”
第137章
赵茂在哥哥手里挣扎了两下, 被觉得小孩闹腾的窦荣接过手,彻底老实了。
等出了赵家村,赵茂才说出自己挣扎的理由:“爹娘忘记给我钱了。”
窦荣:“没事, 翊哥给你钱。”不就是钱嘛, 小事。
赵茂不好意思从四嫂手里拿钱, 用小眼神瞅了瞅四哥, 见他闭目养神, 也没说什么。
赵淩有些累,上车没多久就靠着窦荣睡着了, 倒是窦荣很精神,看赵茂无所事事, 就给他出题。
赵茂大概知道窦荣读书很好,也听过他们出去会友的时候, 遇到作诗都是窦荣出马,但窦荣的学问究竟有多好, 赵茂是不知道的。
家里也没窦荣写的文章, 他也没看过。
现在他知道了。
赵茂的水平,现在考乡试早就不是问题,问题是他想考个好名次。
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前三,最好是解元。
他现在需要学习的内容是将来会试殿试用的, 也就是涉及到一部分实务操作, 怎么解决具体问题。
他在家里跟他爹学的是怎么搞钱。
所有的问题都能归结到钱上,只要搞到钱,把钱合理使用, 就能把问题解决。
他看他四哥的文章,也是搞钱。
只是他爹是怎么从别的地方搞到钱节省出来钱,他四哥是怎么创造个法子自己赚到钱。
前者是人情世故, 后者是技术流。
他听师公管博澹的教诲,则是一路硬刚,骂死他。
现在窦荣的流派则是杀死他。
赵茂感觉自己没法博采众长,反倒脑子混乱。
赵淩在车上睡眠浅,迷迷糊糊听到一耳朵,打着哈欠醒过来,说了一句:“遇到事情,你就跟人讲道理。对方要是听不懂道理,你就跟他讲……”物理,“讲拳脚。打服了再讲道理。”
赵茂懂了:“明白。”
拳脚不只是字面意义上的拳脚,其实就是势。
以势压人,说出来不好听,但想要把事情做得顺顺利利,这是必须的。
说白了老百姓凭什么听官员的话?
难道是因为老百姓打不过当官的吗?
一个县多少人?
一个县衙多少人?
官员无非是借了朝廷的势。
考试的时候不能写的这么直白,得委婉。
赵茂明白了地基是怎么回事,剩下的就是怎么往上面添砖加瓦。
象州和东州之间有数个渡口。
他们去的是宁罗渡,上岸之后就是大表姐周彦红家所在的罗湖县。
一行人天不亮从赵家村出发,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关城门前到了罗湖县,来不及去表姐家,先找了个客栈落脚。
休息了一晚,他们才收拾妥当,把礼品都准备好,先问了路去了县学,找到了表姐夫陆凤羽,再被陆凤羽带着去家里。
陆凤羽是个身量颀长但清瘦的俊秀青年。
赵茂打量着陆凤羽,再看看自家四哥和翊哥。
赵淩其实个子也高,只不过平时站在总是高人一头的窦荣身边,显不出来。
平时赵淩看着也瘦,但陆凤羽属于清瘦,赵淩属于精瘦。
哪怕是走路,赵茂也能看出来赵淩走路有力且扎实稳当。
陆凤羽就跟随时会飘起来似的。
他自己走路的样子,大概也跟大表姐夫差不多。
这样的形象跟人讲拳脚,没什么说服力,得练!
他年纪小,走在后面,也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。
陆凤羽看到他们很高兴,哪怕是头一回见,也很热情:“瑞瑞头一次去梁州的时候,不巧我和你们大表姐正好来了东州,错过了。爹娘写信来说,你大表姐念叨了很久。梁州地动的事情,爹娘也来信说过了。幸亏是虚惊一场,瑞瑞你修了新的官道,现在寄信都节省了许多时间。早知道你们回家过年,我们也回去了。”
他们不回去的理由也很现实。
周家现在一大家子还在梁州,陆凤羽也是梁州人,回去梁州路途遥远。
周家在泸阳县老家的亲人都是远亲,回去了也没个自家人。
至于赵家,赵英娘这个女儿都不回娘家过年,周彦红这个外孙女就更加不好回去。
更何况他们的孩子还小,虽然两地距离不算远,但舟车劳顿的也辛苦,干脆就待在罗湖县过自己的小日子了。
赵淩听大表姐夫叫自己瑞瑞,已经能够淡然处之。
随便吧,等他将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让他们再叫自己瑞瑞,啧。
陆凤羽和周彦红的小家距离县学不远。
想远也远不了,毕竟整个罗湖县就那么点大。
小院一排五间房,门口有个门房,后头能看出还有一排房子,应该是厨房茅房和下房。
格局和赵淩在府城的小院相差无几,地方还宽敞一些。
赵淩看到他们的院墙就笑:“表姐夫家种着蔷薇花啊。”
“是。原先房主留下来的。本来还想着孩子还小,担心扎到,想把花给挖了,好在孩子们听话,倒是不用挖了。瑞瑞表弟也喜欢蔷薇花?”
赵淩说道:“我母亲闺名就是蔷薇,我还在神都开了个澡堂子叫蔷薇汤。哪天你们来神都,可以让表姐去泡泡。”
“那敢情好。”
他们说着话,屋里一名女子牵着个梳了羊角辫的小姑娘走了出来,看到赵淩就是眼前一亮:“是茂表弟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