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官纨绔_作者:枫香(289)

2025-05-12 评论

  赵淩赶紧溜了,本来还想去翰林院看看赵茂。

  这小子今年考了个探花,总算是没输给老爹。

  现在时间来不及,只能先去门下省给师公管博澹稀罕一下,就赶紧去长乐宫。

  幸亏去长乐宫的路没变,他认识(有宫人带)。

  宫里的长辈们见了一轮,又跟家里的亲戚们朋友们见了好几轮。

  赵淩还抽空给市舶司招了五十个人,然后就被吏部四品以上的官员直接杀到御书房里进行围攻。

  “新科总共就录入了三百人,算上之前的,赵瑞瑞你一个人就捞走了七十个!”

  “像样吗?”

  “你让别的衙门都不干活了是吗?”

  赵淩在心里面暗骂,这群人平时在吏部都没这么整齐!

  “人家是自愿报名,考核通过的,本来就没安排具体的职缺,去市舶司怎么了?”说话的是今天当值的庶吉士赵茂。

  不及弱冠的探花郎五官没兄长那么漂亮精致,却更加成熟坚毅,看向一群围攻他哥的大臣,颇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。

  赵淩给赵茂比了个大拇指。

  赵茂不屑:平时在家不是挺能的吗?几个老家伙,怕什么?

  赵淩看明白了,怼之。

  “就是。别说是七十个人,七百个下官也能安排。诸位吏部的上官,没能选拔出足够朝廷运行的官员,是失职,还来指责下官?”赵淩继续输出,“诸位要是没有能力,不如下官代劳?”

  一众吏部官员气得胸口起伏。

  但赵家兄弟俩说的都没错。

  赵淩新录入的五十个人,确实是从没有确定官职的人员中挑选的,甚至还有几名举人。

  考试报名也是采用公开自愿原则。

  一个有意招人,一个有意求职,考核通过就录用,能有什么问题?

  简单来说,朝中所有的官员的招聘调任等等,都是吏部管的。

  现在赵淩无人可用,那就是吏部没用。

  这点说破天去,也是赵淩占理。

  但,赵淩是很多人从小看着长大的,小时候还抱过呢,让他们一直没法把赵淩摆正在一个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,总是不自觉地用上长辈的态度。

  没想到赵淩竟然会突然发难。

  难道真的是把人逼急了?

  顾潥看赵淩怼人,不知道怎么就很高兴,语气温和地问他:“瑞瑞说说你自己怎么代劳?”

  赵淩几乎都不用想:“直接在当地通过公开考试选拔的方式,对一些要求比较低的职缺招收吏员。”公务员没那么多人,就招聘事业编嘛,再不然还可以业务外包呢。

  地方衙门对所用的吏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。

  其实主要是看当地衙门养不养得起那么多人。

  官员的俸禄大部分来自于朝廷,小部分来自于就任衙门的补贴。

  如果所在的衙门是个清水衙门,补贴就很少,甚至干脆没有。

  要是像赵淩所在的市舶司这样生财有道的衙门,那补贴就很可观。

  当然,更可观的是那些肥缺。

 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,贪墨来的钱有命拿,有没有命花。

  市舶司如今的吏员收入还可以,虽然在神都不值一提,但在地方上算得上中等偏上的收入,且在市舶司工作也算体面。

  赵淩一说招聘吏员,吏部的人就不说话了。

  官和吏,吏部管的主要是官员,吏员这部分真的很少管。

  除非某位吏员做出巨大贡献,破格提拔为官员之类的。

  景侍郎瞪他:“要那么多人,你真的有地方安排?”

  赵淩理所当然:“当然有啊。现在大运河沿岸的码头都还没铺满,只能算是勉强够用。今年逐步建设大江沿岸码头。西川运河已经开通,距离能走货船应该也要不了多久,接下来还有更大一个黑龙泽……整个大虞将来的主要河道都得沿途设立市舶司码头。”

  他像是没听到吏部的官员们嘶嘶抽冷气抽得跟蛇吐信子一样,继续说道,“明年我要去海州开一个新的市舶司衙门,到时候南方的粮食就能够通过海运送往北方。”

  有机会的话,他想去宁吴国看看,据说还真有人过去种地了。

  顺利的话,能从宁吴国进口粮食。

  “海运?那漕运怎么办?”

  “漕运还是漕运啊。海上只是能走更大的船而已。”采用蒸汽动力,能够带动更大的船只,装运更多的货物。

  “更大的船?有多大?”

  “现在能有1.3万石左右。”其实最新款已经可以装到1.7万石,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一千吨。

  相较于后世的货船,千吨级别是小船,并不能够满足大量的货运需求,只能走走内河航道。

  现在这样的“小船”却得走近海航道。

  当然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没那么高,千吨级的船够用了。

  “赵瑞瑞你骗人!”众人不信。

  赵茂听得要翻白眼:“这有什么好骗的?涟河口海港就停着好几艘,去了就能看到。”

  可惜他在码头待了没几天,就被老爹派人抓回来考试,心情就很不愉快。

  他还想多走走多看看,多积累积累。

  现在好了,他只能勉强考个探花,证明自己跟老爹一样菜。

  他必然比他爹强!

  再给他三年,必然能考上状元!

  臭爹!

  一场对垒以赵家兄弟完胜告终。

  鉴于现在官府人手不足,明年九月增开一次恩科。

  市舶司可以自主招聘吏员。

  市舶司现在管理的人员和范围巨大,对应官员的官职进行上调。

  赵淩这个市舶司使升至从四品,其他官员职位相应上调。

  赵淩愣了一下:“我能升官了?”

  吏部一众官员听得笑出声:“你都干了六年五品了,肯定得升官。”

  看上去赵淩只是升了一级,其实市舶司使原来只是从五品,现在变成了从四品。

  而同样的品阶,也分上下。

  现在的市舶司使是从四品上。

  不过赵淩这么升官,没人能说不合理。

  主要是再不升官,是真的压不住了。

  赵淩做出那么多实实在在的功绩都不升官,那别的官员怎么好意思升官?

  说出去没道理啊。

  赵淩自己倒是对升不升官没啥诉求。

  其他人看他惊讶过后一点高兴的情绪都没有,感到奇怪:“怎么了?从四品的位置还太低吗?”倒也不是不能商量。

  毕竟现在的市舶司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衙门,规模还在不断扩大,对于整个大虞的影响力也非常巨大,无论是南来北往的客货运输,还是源源不断从海外运来的奇珍异宝等等。

  商贸的繁荣带来的是大量的人口找到了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。

  码头的特殊性也让一部分人为了谋生离开原本的宗族社会,更多的以小家庭为单位生活。

  这对上层统治阶级来说,更加易于管理。

  对于实际在市舶司码头工作并且生活的人来说,这里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地方。

  无论男女,只要勤劳,就能找到足以谋生的工作;只要勤学,就能学到一技之长。

  生活有盼头,就会降低一些社会风险。

  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忍耐力很强,但凡有一点希望能够活下去,他们就不会选择铤而走险。

  天生坏种肯定也有,只是总体社会面貌是平静祥和的。

  加上未来市舶司还要在继续扩张,从四品的官职确实是可以再继续上调。

  赵淩有些奇怪地看着问完话之后,真的在认真考虑的景侍郎:“能提高到什么程度?三品?”这不就跟他爹一样了吗?

  “三品也不是不……”景侍郎向来是赞成论功行赏,熬资历的都是无用之辈。

  既然赵淩有才华,当然得给予对应的官职予以肯定。

  “不行。”这次是顾潥开口,“先从四品吧。明年大考,你把市舶司再扩大一下规模,到时候给你再往上提,别人也说不出话来。”

耽美书斋推荐浏览: 枫香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基建 轻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