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官纨绔_作者:枫香(376)

2025-05-12 评论

  赵淩困得不行,迷迷糊糊应下,觉得抄家宰羊的,什么羊都行,管什么山羊还是绵羊呢。

  比起眼前的乱局,或许真的得来点真格的,才能让人知道他还提得动刀。

  他还真的大张旗鼓开始查起灵武侯掌管的靖州军。

  靖州军地处神都以北,不过边境线上有高山阻隔,守卫压力不大,有边上姜家驻守的章州,靖州军像个小透明似的。

  但军队嘛,尤其是这年头的军队,谁都经不起查。

  尤其是上层军官,几乎个个都是两头吃,上面发下来的军饷吃一波,下面人的军饷再借着各种理由再吃一波。

  朝廷发下去一百贯,实际用到士兵身上的,能有五十贯都算是有良心。

  当然也有窦荣这样的吞金兽。

  朝廷正常发放的银钱不够他养精锐,只能自己另外想招的来养军队的。

  但更多的是凭借着军队来发展自己的私产,譬如灵武侯,想着三头吃,甚至四头吃的。

  赵淩说查,但具体动手的人是窦荣。

  窦荣本来也只是随便说说,想着打压一下灵武侯世子嚣张的气焰,没想到一查还真查出事情来了:“这狗东西,胆子也太大了!让自己的亲兵打扮成盗匪,去劫掠商人。”

  赵淩简直难以置信:“这……脑子里装的什么?怎么想的?”

  窦荣冷笑:“他得有脑子才行。”

  赵淩顿时抹了一把脸:“灵武侯好歹负责靖州军,难道要打仗?”

 

 

第207章

  要处理掌管了一州军力, 还是边防军的侯府,难度其实没那么高。

  没赵淩想象中要打仗。

  靖州军由于有天堑守着,相当于一个看大门的, 本身驻军的数量少, 军力不强。

  也是因为靖州军的小透明属性, 朝廷对靖州军一直以来都不够重视, 造成了靖州军那么多年的为所欲为。

  巩盛带队去靖州把灵武侯等一干高级将领抓捕回来, 就跟个折返跑似的,速度比窦荣回凉州奔丧回来得还快。

  赵淩闲着没事, 牵着狗去大理寺狱“探望”了灵武侯一家。

  一黑一白两条大狗坐在牢门前,张开的嘴巴吐出热气, 口水顺着甩在一边的舌头滴落。

  原本想要破口大骂的灵武侯世子瞬间噤声。

  赵淩摸了摸狗头,不太理解他这小脸刷白的样子, 他真的只是来都来了的到此一游,又没想干嘛:“怎么了这是?”

  李公公跟在赵淩身边, 笑眯眯地解释:“世子以前也是养狗的好手, 酷爱把人赶进林子里,然后带着自己的猎犬去围猎。”

  他的声音中有些刻意的遗憾,让人一听就知道他也想放狗咬。

  嗯,李公公肯定不会这么做, 毕竟是侯府世子, 该有的体面得有。

  再说把人提溜到外面放狗撵,万一真把人给放跑了怎么办?他也没那么大的权力。

  现在这样不过是表演,给侯府世子施加压力, 击溃他的心理防线,以便后续审问。

  李公公知道自己是在演,赵淩也知道李公公在演, 但灵武侯世子不知道,吓得直哆嗦。

  赵淩不想再看,反正也轮不到他来审问,他今天是朻朻哥给放假,让他进宫来彩衣娱亲。

  顾潥在吴州养了两条好狗,说让赵淩带狗进宫来交个朋友。

  他带着狗跑了一圈,随便逛逛而已。

  赵淩不理解:“变态吧?”

  他知道有些贵族不把人当人看,但没想到距离自己这么近,完全难以理解这种人的心理。

  嗯,这种变态基因果然不应该被传承下去。

  灵武侯世子借着微弱的光线,其实并不能看清楚站在门外的人的样貌,只能看到那双发亮的眼睛很冷,下意识打了个哆嗦。

  赵淩从走廊往里面看到是瞧得清楚,注意到他的动作,疑惑:“现在天气应该不算冷……还是得注意一下犯人的防寒保暖。”

  早晚确实温度不高。

  大理寺狱关押的犯人大部分是官员,在整个大虞差不多是最高标准的监狱。

  新监狱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浇筑,不再是地牢,而是独立的牢房。

  赵淩主要是过来参观新监狱的,重点不是来看具体哪个犯人的。

  转了一圈,他就牵着狗出去了。

  他要去陪姑外祖母~

  老太太身体依旧康健,真是再好不过的消息。

  嗯,打手板依旧超级痛。

  “笨不笨?你是手断了还是怎么了?不会直接写奏折?”老太太脸上保养再好,如今也满是皱纹,一双眼睛却依旧清亮有神,“别的地方也就算了,市舶司是不是你说了算?”

  赵淩搓着手心,试图跟老太太讲道理:“现在市舶司使是太子殿下。”

  老太太把他的左手抓过来,拿起放在边上的戒尺又打了一下:“我就问你是不是,扯什么顾轮胎?他还能不听你的?我那么多年是白教你了。”

  赵淩被打得掌心都发麻了,恍惚回到了小时候功课没做好,被太后打手板:“那我分了,别人能全都听我的?”

  道理他明白。

  他自己分完,无论是给户部还是工部,甚至是兵部,都属于送人,受礼的衙门都是拿人手短,得欠他人情。

  但这是办公场合,可不是普通人情往来。

  他去找顾朻商量的时候,也是大致把该拆分的东西都拆分清楚,把该分配的利益分配好了的,只是没写成奏折而已。

  再说利益给出去了就给出去了,拿到手的是衙门,又不是个人,真未必会记着他的好,还很可能会因为到手的利益不够多,而记恨他。

  老太太简直恨铁不成钢:“你就不能学学景家那小子?好歹也是吏部侍郎,你说什么就是什么。前几年你爹丁忧的时候,听说你还挺厉害的,怎么你爹一回来,就又软下去了?还是我听到的传言有误?”

  “那倒不是。我那会儿就是纯粹工作太多,不想跟人扯些有的没的。”赵淩想了想,才确定老太太口中的景家那小子是他的顶头上司景尚书。

  讲道理,人家都五十几岁的人了,怎么还能被叫小子?

  嗯,太皇太后的年纪和辈分,似乎叫朝中任何一位“小子”都没什么问题。

  “哦,那你现在是嫌工作太少了?”老太太又拿起戒尺,看了看他的手掌心,还是没打下去,把戒尺重重放回边上。

  赵淩小声嘀咕:“怎么会呢?”见老太太眉毛要立起来,他赶紧说道,“我知道了知道了。”

  老太太冷哼:“本来就是,跟那些人无端浪费时间,还不如多陪陪我。”

  “嘻嘻。”赵淩又开心起来,跟老太太说起各种事情。

  在边上的清瑶听着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,也露出笑容。

  赵淩在老太太身边待了一天,觉得脚步都轻快了,像是回到了小时候,再回到工作岗位,看到一群老菜帮子都和颜悦色起来。

  景尚书就笑话他:“靠山回来了,脚步都轻快了。”

  赵淩也不否认:“对啊。我先生回来了,就问你怕不怕?”

  有年轻的和外放回来的官员不知道赵淩的靠山啊先生啊的到底是谁,看气氛轻松,跟着问了一句:“不知道赵侍郎的先生是哪位?”

  “最近朝中有哪位回神都的吗?”

  也有人猜:“说不定是哪位大家?”

  赵淩的师公管博澹、外祖父王延,都是大学问家,认识一些差不多的好友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  一些大家桃李满天下,能够成为赵淩的靠山……不是,赵淩都已经是吏部侍郎了,还有谁能成为他的靠山?

  赵淩给别人当靠山还差不多。

  再说赵淩还用得着谁给他当靠山,他最大的靠山不是当今陛下吗?

  有时候陛下还叫赵淩小名呢,瞧着不像是君臣,倒像是父子兄弟。

  “赵侍郎的先生不是国子监汪祭酒吗?”

  赵淩听到他们的议论,心情很好地发了一轮糖,解释:“汪先生是我先生之一,教我最多的先生还是太皇太后。我的字就是太皇太后赐的。”

耽美书斋推荐浏览: 枫香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基建 轻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