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_作者:觅唐(93)

2025-05-22 评论

  而今日朝臣们刚刚见过宁诩,想来最近半月都不会有太大动静,等过了这段时间,再宣布陛下出宫游玩,就可将明面上的时间缩短。

  宋公公已经带着人准备了许多日,眼下终于要送宁诩和段晏离开,不舍至极地抹着眼泪:“陛下,就不能带上老奴吗?”

  宁诩安慰他道:“此去之地离京四百余里,时日太久,宫中还需你宋公公协助打理。何况,不是有敛秋随朕一起出行吗?她做事素来稳妥,公公大可安心,史御医也在队伍中。”

  夏潋站在另一侧,见宁诩和宋公公说完了话,才上前来,看了宁诩一会儿,才轻声叹道:“这次离别,颇似陛下几月前出宫之景。”

  那日燕军入城,宁诩匆匆离京,仓促慌乱的心绪仿佛还能回忆起,一晃眼,又站在了这条熟悉的宫道上。

  段晏正在与敛秋逐个确认马车上携带的行囊有无错漏,宁诩回头瞅了一眼,就看见青年在夜色下认真的侧脸,蹙着眉像是在面对行军图一般严肃。

  “虽是情形相似,”宁诩转过身,沉静道:“但今时今日,心境毕竟不同以往了。”

  夏潋望着他,目光温柔:“只要是陛下能想自己想做的,臣就替陛下高兴。”

  “朝廷上的事有臣为陛下守着,望陛下早日平安归来。”

  宁诩眨了眨眸,眼里也有几分泛酸,他何其有幸,能结识到夏潋这样的朋友。

  见段晏看似并未注意这边,宁诩放轻了嗓音:“小青,朕亏欠你许多。”

  夏潋摇摇头,笑了:“陛下,臣已在短短几月内从翰林院正七品编修擢升至从六品修撰,放在以往,这是状元郎才有的待遇。臣能在陛下身边辅佐,施展胸中抱负,陛下何来亏欠臣的地方?”

  宁诩抿了下唇,说:“那不一样,小青。若论君臣,朕不必言亏欠二字。但若身为友人,你的确帮助了朕太多。”

  夏潋怔住了,好半天才低声道:“陛下,您是天子,怎能将臣比作友人……”

  远处的敛秋唤了一声:“陛下,可以启程了。”

  宁诩应了,回眸看见夏潋不知所措的模样,也不禁笑了,语气轻松道:“朕既是天子,那还不是朕想把你当朋友,你就是朕的朋友。如果你不想担此名号,当然也可当做朕是随口一言。”

  语毕,他朝夏潋挥挥手,说:“朕出发了!”

  夏潋怔忪了半晌,才点点头,出声道:“陛下,保重。”

  挥别了夏潋、宋公公等人,宁诩才坐上马车。

  忽而想起这趟出宫,忘记和吕疏月说一声,要是他哪日偷偷跑进宫中想看望“小宝”,恐怕要大失所望,甚至掉眼泪了。

  宁诩正琢磨着这些事,突然见轿帘一掀,是段晏弯身坐了进来。

  马车轻轻一晃,开始平稳地行驶出宫。

  “他们都回去了。”青年淡淡道:“宋公公方才问我,是否要知会吕尚书府上的吕小公子一声,我叫他看着办便是。”

  宁诩唔了一声,高兴道:“好,那便不怕小……疏月担心了。”

  记起先前段晏百般强调不许再提小黄小青二字,宁诩的目光飘了一下,别开眼,假装专心致志地盯着马车内的小铜香炉看。

  刚才和夏潋诉那么一长段衷肠,段晏应该没留意到吧?毕竟那时他连视线都未曾往这边瞧一眼——

  “今夜时间匆促,”青年忽然漫不经心般开了口:“没能给陛下留够与‘友人’互诉离别情谊的时间,是臣失职了。下次陛下早些提醒,臣必定领着众人退避三舍,给陛下腾出安静的空间。”

  宁诩:“…………”

  段晏伸手掀开小铜炉的盖,放了几段温香进去,不紧不慢道:“毕竟身为陛下的‘佞宠’,臣这个侍卫若不机灵些、懂事些,怎能长久地勾住陛下的心,宠爱不衰呢?”

  青年一挑眉,看着宁诩,哼笑了声,还问:“陛下——您说对吗?”

 

 

第53章 

  根据何余给的地图, 那神医住在东北方的一座深山里。

  而今已至盛夏,比起当初何老板的队伍在大雪严寒中赶路,进程不知道快了多少, 于是几百里的路程, 七八日就走完了。

  接着便是进山寻人,这段山路不好走, 因此除了身体不便的宁诩, 其余人都下了马车, 走在外边。

  夏日蝉鸣声连绵不断,宁诩坐在马车中,因为过于闷热, 两旁遮挡窗子的帘布都被掀起, 能透过窗子瞧见外面翠绿的山林景色。

  微风徐徐, 宁诩倚在窗子旁, 一手持着卷话本, 目光却没落在书页上,而是漫无目的地在落在远处的林子里。

  自进了山后,宁诩的话明显少了许多, 颇有两分沉默。

  到了晌午时分, 队伍停了下来,挑了块空地生火做饭。

  宁诩仍旧坐在马车上, 恹恹的似乎没什么下来闲逛的兴趣。

  正在他独自坐在车厢里发呆时,忽见轿帘被人一掀, 段晏的身影进来。

  为了方便行动,青年穿着一身浅竹色劲装,墨发高高束起,与从前用燕国皇帝的身份留在昭宫中、时常穿着黑金色的宽大衣袍时相比, 少了些沉稳肃整,更多了几分随意自在,倒真像是个容貌出色的年轻侍卫了。

  “马车内闷热,陛下怎么不出去乘凉?”段晏看着他问。

  宁诩摇了摇头,没说话。

  段晏又坐近些许,轻握住宁诩的手,放低了嗓音:“陛下今日是怎么了?身上哪里不舒服么?要不要请史御医过来瞧瞧?”

  “没有,”宁诩顿了顿,才说:“不是……小宝很乖。”

  这几日也算是奔波劳碌,但宁诩的确是半分不自在也没有感受到,甚至还能提起精神来看宫里送来的文书。

  只不过……

  段晏注视着他的眼睛,柔和地问:“陛下是在害怕吗?”

  宁诩犹豫了一下,还是点点头。

  不管曾经做过多少心理建设,随着离那神医的居住越近,宁诩就越发紧张不安。

  先前虽也想象过如何剖腹生产的场景,但那时都还觉得时日尚久,不必过早担忧。而现在进了山里,眼看着离目的地渐渐接近,即将直面的恐惧和担忧,倏然就变得尤为清晰起来。

  一会儿担心那神医已经不在此处,一会儿担心对方不愿接收他这个“孕夫”,接着又担心万一剖腹手术中出了什么差池可怎么办……再者,则是害怕肚子里的这个孩子,生出来后会不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……

  毕竟他以男子之身怀孕已是十分怪诞之事,肚子里的这个孩子能健康成长到出世吗?

  若因为宁诩自己是男人的缘故,孩子一出世就缺胳膊断腿眼瞎耳盲的,又或者干脆长得像个怪物,到这世间来受千万般磋磨,那还不如当初就狠下心喝了那碗落胎药……

  况且剖腹在这个年代始终是个大手术,今时不同于何余生产那个时候的冬日,现下烈日炎炎,万一伤口感染难以治疗,可怎办才好?

  越是着急,就越有更多的问题涌入心中,宁诩昨夜几乎是辗转难眠,愁得眼圈发红,直至后面段晏醒来,拥着哄着他说了半天话,才缓缓放松下来,睡了一两个时辰。

  宁诩将自己的担忧都说给段晏听,青年很仔细地听完了,伸手给宁诩别了别蹭到颊边的乱发,开口道:“陛下所言,我这几日也有想到。”

  “史御医,和我从燕国带来的几位大夫都诊过脉,孩子健康应是没有大碍。”

  段晏嗓音温和,抚平了宁诩焦躁的心绪:“就算有什么小问题,以燕、昭两国之力,怎愁寻不来解决办法?何余的孩子,不就十分健康活泼么?甚至已经会出声叫‘爹爹’了。”

  “剖腹伤口缝合一事,也不必过于担忧。”青年又道:“队伍里那几位燕国大夫中,有两位是我特意寻了有多年随军行医经验的老大夫。”

  “战场上刀剑无眼,不说是在肚子切一道口子,就是胳膊被砍断、心侧被捅穿也是常有的。”

耽美书斋推荐浏览: 觅唐 生子文 宫廷侯爵 穿书 朝堂 腹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