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(102)

2025-07-26 评论

  有树、有井,还有一方院子。

  几间屋子的布局和现在差不多,就是客厅宽了些,不像堂屋那样。

  厨房也全都是青砖砌的,很大,还亮堂。

  顾苗困困地喊身边人,“宁哥儿?”

  姜宁翻了个身,面朝床外,“嗯?”

  顾苗打了个哈欠,“镇上很好的,而且离村子也不远,你们要想秋哥儿他们,也能回来。”

  姜宁含糊不清地应了声,想到赵秋提醒的事,嘟哝道:“知道的,我会跟秋哥儿说。”

  “早点睡吧,明天还有事呢。”

  得去买纸钱和香烛,一块去给卫家父母和大哥烧纸。

  虽说不知道他们听不听得到,但这么大的事,还是亲自告诉他们一声才是。

  毕竟,是要搬出这里了。

 

 

第78章

  第二天一早,姜宁和卫长昀一块送顾苗父子去村口,沈明尧看到他们,迎上前来。

  从顾苗怀里抱走顾今南,他道:“麻烦你们了。”

  姜宁跟顾苗挥挥手,笑了笑,“不麻烦,他们俩可乖了,好照顾。”

  顾苗拎着姜宁给他的篮子,听完戳了戳他胳膊,“我比你大好几岁,怎么说话呢。”

  姜宁光笑不说话,惹得顾苗又捏捏他胳膊。

  旁边卫长昀向沈明尧颔首示意,“今日中元,便不留你们,一路小心。”

  沈明尧把顾今南放到车上,再去扶顾苗上车,“嗯,有劳了。”

  送走顾苗一家,姜宁和卫长昀往村口走,这个时辰村里大多人都已经起了,打算去地里干活。

  碰到了,和往常一样闲聊两句算是打招呼。

  姜宁看卫长昀往家里走,叫住他,“哎,去买点东西再回。”

  卫长昀疑惑问:“要买什么?”

  “今天不是中元,晚上得去坟前烧点纸。”姜宁愣了下,反应过来,“你准备好了?”

  昨天赵秋提醒他别忘了,他还在想卫长昀应当不会忘,但这段时间忙,可能会顾不上准备。

  现在看,这事儿不可能会没准备。

  卫长昀点头,解释道:“不是这段时间准备的,是去年家里剩下的。”

  姜宁“哦”了声,没再问。

  纸钱和香烛家里有多的不奇怪,以前他家买一次够用两年,不是七月半的话,其实每次都烧得不多。

  “那回家,今天得供饭。”

  供饭得赶早,完了怕饿着自己祖宗,所以一般都是中午。

  姜宁和卫长昀回了家,一人煮了碗粉吃,就开始张罗中午供饭的事。

  鱼和肉肯定得有,凉拌菜和素菜也得上。

  等到午时,方桌上已经摆了一桌子的菜,三杯酒、三杯茶和三碗饭,再点上一炷香和一堆烛。

  朱红收拾了一下厨房,见姜宁擦着手进来,“长昀呢?”

  “领着小小和小宝在那儿烧纸。”姜宁知道朱红的意思,“我帮你收拾完再去。”

  朱红点点头,“虽然你和卫家大郎没什么缘分,但过了门就是一家人,一会儿记得多烧点。”

  “对了,堂屋那边烧完,厨房灶前也得烧,院门口也是。”

  “晓得了,阿娘。”姜宁笑了下,“我懂礼貌的,该做的不会少。”

  把碗沥了沥水,“吃过晌午饭,就去坟前烧,夜里不去了,就在家里再把烛和香点了。”

  “夜里烧的人太多,不去凑热闹也好。”朱红知道他做事妥帖,也不多念叨,“去吧,这里我收拾就行。”

  姜宁凑过去,给朱红捏了捏肩,“辛苦阿娘了。”

  “一家人的事,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,你和长昀不也辛苦。”

  朱红自打和离后,心里轻松了许多,人看起来都精神了不少。

  姜宁从厨房出来,还没到堂屋,就闻到了烧纸钱的味道。

  不算难闻,但每次闻到他都有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。

  “我给一沓。”姜宁蹲在小小旁边,接过卫长昀递来的一沓纸钱,“烧的时候记得喊人,不然不知道是烧给谁的。”

  小小撕了三张一起往盆里放,“真的吗?那我要多给爹和娘烧,还有大哥,在下面盖房子。”

  小宝附和道:“还可以买马车,就今南家的那种。”

  姜宁眼神温柔,摸了摸他们俩的头,“心诚则灵。”

  卫长昀沉默地烧纸,听到姜宁的话,抬头看去,两人视线对上,却也不尴尬。

  “二哥,你也多烧点。”

  “让爹娘保佑你高中!”

  姜宁捏一把小宝的脸,“跟谁学的这个?还许愿呢。”

  小宝认真解释,“跟大哥学的,以前二哥在私塾,大哥每次烧纸都这么说,让爹娘冒青烟,二哥能高中。”

  提到卫大,姜宁下意识地看了眼卫长昀。

  对卫长昀来说,长兄如父不为过,十岁郎当的年纪,没了爹娘,对兄长的感情是不一样的。

  卫长昀垂着眼,把手里最后一沓纸钱烧完,“我不会让爹娘和大哥失望的。”

  在堂屋烧完,要去灶房和院门口烧。

  小小和小宝不用再跟着,大人去就行,顺道还得把烛和香点上。

  姜宁和卫长昀一块去了灶房烧纸,对烛和香靠着墙脚点的。

  “长昀,不管你能不能高中,你都是家里的骄傲。”姜宁单膝蹲着,“童生也没那么好考。”

  卫长昀错愕看他,轻笑了声,“我不是三岁小孩,嫂嫂不用这么哄我。”

  姜宁否认,“没在哄你,是说真的。”

  卫长昀看着燃起来的火焰,“之前的中元节,我不怎么愿意去想爹和娘,经常整日都关在房里读书。”

  闻言姜宁怔了怔,没打断他的话。

  “如今才知道,人活一世,应当更珍惜眼下才是。”卫长昀垂了垂眼。

  姜宁“嗯”了声,也望向快燃尽的纸钱。

  是该珍惜当下,别总是回头去想。

  去院门烧纸钱时,姜宁默默地多烧了几张,是给“姜宁”的。

  不管他去了何方,都希望他能够有一个好结果。

  晌午过后,他们去了卫长昀父母和卫大的坟前,拎着一篮子供品,还有一篮纸钱香烛。

  村里的坟不像镇上,有一片地方埋,都是先生看过了,哪里风水好就埋哪里。

  今天中元,各家各户都有来上坟,他们也不是来得最早的。

  卫长昀拿着镰刀把坟包周围的杂草除了,姜宁领着两个孩子在碑前放供品,把香烛点上。

  姜宁抬起头,问卫长昀,“是不是得给他们说下,我们往后的打算?”

  “说吧。”卫长昀走回来,在衣摆上擦了擦手,“总是要说的。”

  姜宁拿起一炷香,恭恭敬敬地作了三个揖。

  “叔、婶,还有卫大哥,我和长昀商量了,等今年底或者明年春,就搬到镇上去,小小和小宝跟我们一起,到时候来家里烧纸,你们可别认错了路。”

  卫长昀:“……”

  别开脸时,面上神情有一瞬的放松。

  小小、小宝:“什么?搬镇上去?”

  -

  朱红放下手里的针线,一脸吃惊,“要搬去镇上?”

  姜宁掐着四季豆,被她反应吓一跳,“是有这个打算,但还在攒钱。”

  买宅子不是小事,地契和房契都得有,还要把过户这件事弄明白,不然以后容易扯皮。

  当然了,没攒够钱才是没说实这件事的原因。

  五六十两银子,不是小数目,万一这几个月又有什么变故,也不好说。

  “是因为——”朱红犹豫了下,没说完。

  姜宁看她表情就知道,“一半一半,主要是之后做生意也方便,我还想弄一个小铺子,这样能赚更多。”

  闻言朱红无声叹了口气,过了一会儿才道:“去镇上也好,镇上比村里大,人也多,各家有各家的事,就没那么多闲工夫唠叨别人了。”

耽美书斋推荐浏览: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