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(103)

2025-07-26 评论

  “是啊,远离这些闲言碎语,咱们好好过自己的日子。”姜宁笑着看朱红,“阿娘,离开姜大志那个人渣是一个新开始,去镇上住不是逃避,是为了更好的日子。”

  “你啊,总有你的道理。”朱红无奈地看他一眼,“你们拿定主意就好。”

  “之前没跟你说,是因为还不确定能不能办成。”姜宁怕朱红心思细,想得多了,“今天不是正好去跟长昀爹娘说了,也得让你知道这事。”

  一家人过日子,大事小事都得商量着来。

  虽说不一定是采纳意见,可也不能什么事都瞒着,办完了再知会。

  日子久了,难免会生出嫌隙。

  “平时我在家也没什么事,要不做一点针线活,钱攒得也快些。”

  朱红试探道:“帮人缝补衣裳,或者别的。”

  姜宁有些意外,又很高兴。

  他一直担心朱红在家里久了,会觉得无聊,或者心里生出不踏实来,毕竟他们一直在外面做事,小小和小宝都丢给她来带。

  “缝补衣裳的活,容我去问问,要是行,就少少的接一点。”

  “我还以为你会拒绝。”朱红捏着手里的针线,“还是姑娘时,大家都说我针线活做得好。”

  姜宁轻轻眨眼,“为什么拒绝?阿娘针线活就是好,比镇上布庄一些师傅都缝得好。”

  朱红嗔道:“就你嘴甜,会哄人开心。”

  “才没有,我说的实话。”姜宁身上衣服就是朱红改的,针线细致,重新调整剪裁后,穿着更舒服。

  母子俩正说话,外边传来卫长昀的声音,姜宁放下手里的碗,答应了声。

  往外走时,姜宁忽地想起什么,停下脚步,“阿娘,这一阵要是大哥和二哥过来找你诉苦,你别理。”

  朱红一怔,问:“怎么了?”

  “前段时间,我和长昀在镇上看见姜大志了,他去赌坊里赌。”

  姜宁顿了顿,“赌坊是什么地方?桌上是上百两的输赢,一般人去只有被扒皮的份。”

  什么赢家输家,在赌坊里,真正的赢家只有赌坊老板。

  朱红心中惊讶,又觉恼怒,“我知道了。”

  “知道就成,不用放心上。”姜宁不是怕朱红对姜大志心软,是怕她对两个儿子心软。

  身上掉下来的肉,哪有什么亲疏之别。

  血浓于水的缘分在那儿,想割舍开一点不容易。

  不过也有烂人,心也是烂的。

  什么血浓于水的情分,还不如旁人几句奉承,为了面子,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。

 

 

第79章

  搬家到小镇上,给了姜宁和卫长昀一个很清晰的目标。

  接下来的日子,全心都扑在了怎么早点赚够钱去买宅子上,只要不下雨的天都去镇上摆摊,书铺要有活也接。

  下雨的话,就去下地忙农活。

  好歹也有三块地,玉米和土豆、麦子都不用怎么精心照顾,但豇豆和四季豆、毛豆都得摘了吃,不然老得快。

  那半块地的辣椒也长得好,姜宁和卫长昀挑了一个空闲的日子,一块去地里收辣椒。

  忙到晌午,背了两大背篓回家。

  易安楼那边的酸汤供应,已经不用他们自己去找毛辣果,顾苗差人去收,收完了知会姜宁,他过去做就成。

  做酸汤的时候,其他人会识趣地走开,就留姜宁和卫长昀。

  辣椒倒是正常卖的,不过货量不多,毕竟小吃摊也得用辣椒。

  “咚咚咚咚——”

  王子书提着一只鸡上卫家时,还没进院子,就听到一阵响,推门时都愣了愣。

  “卫长昀,我爹让我把鸡送来了,还燎了毛。”

  他听到答应,推门的力气才实了。

  走进院子,看到卫长昀坐在小凳子上,面前是一个盆,正拿了一把不知道什么的东西,在盆里捣着。

  “你这剁的什么?老远就听到乒乒乓乓的动静。”王子书走上前,“放哪啊?”

  卫长昀挽着袖子,看了下他手里拎着的鸡,“挂厨房外边就行,一会儿我再弄。”

  “姜哥儿不在啊?”王子书探头探脑看了会儿,“出去了?”

  “跟婶儿去地里摘豆子。”卫长昀停了下手上的活,“私塾放旬假?”

  王子书站厨房门口,回头道:“马上中秋,赶在一起就多放了两天。”

  “你这弄的什么?又是姜哥儿的主意?”

  “糟辣椒。”卫长昀言简意赅地答了句。

  糟辣椒是什么辣椒?

  王子书挠了下头,心想家里糊辣椒、麻辣椒面,这糟辣椒又是什么?

  他每次回家,都觉得他弟胖了不少,听他爹说是吃饭太香了,连素瓜煮豆都能吃两碗饭。

  王子书看院里也没人,他就干脆多待会儿,“你真不回私塾了?”

  卫长昀抬眼,“谁说的?”

  王子书挠头,“我自己猜的,你天天跟姜哥儿做生意,那么忙还有功夫回私塾啊。”

  卫长昀眉头皱了皱,“做生意没什么不好。”

  “不是,你误会了,我不是说做生意不好,是你天赋那么好,不科举浪费了。”

  王子书说完都觉得这话有点离谱,自己先乐了。

  卫长昀摇了摇头,继续手上的活,又开始剁辣椒,“过完年回。”

  “真的?那太好了,明年去县里考试,还能一起。”王子书道:“上次来你家的那位姓沈的兄长应该也是要参加的,到时我们三个一起还有伴。”

  历朝历代来,每逢院试、乡试,同乡的人大多都会结伴赴考。

  倒不是同乡感情好,不过是因为除了京城的考生外,其他考生参加院试、乡试都要跋涉数百里路才能到考上,山高路远,有人作伴就有个照应。

  更别说若要去京城参加会试,那更是千里之外,若无人作伴,途中若有个闪失,连个报信的都没有。

  “嗯。”卫长昀应声,“阿肆最近在私塾怎么样?”

  “我还以为你去镇上时,他有找你。”王子书坐在凳子上,“要帮忙吗?”

  卫长昀摇头,“来得不多,他在私塾里一向用功,家里的事闲时也要帮忙。”

  “倒也是,再过两月,收稻子、收玉米的时候,我也得回来帮忙。”

  王子书听到院子外有动静,转头看是姜宁和朱红回来了,“得,我也回家去了。”

  王子书才起身,姜宁正好进来,手里还拿着割草用的镰刀。

  “哎,你不再坐会儿?”姜宁说着话,看了眼还在剁辣椒的卫长昀。

  王子书跟朱红问了好,“不了,都来了好一会儿,得回家去。”

  姜宁也不留人,都一个村的,能见的日子多着,“那你路上慢点。”

  “对了,等等我给拿点东西,你带回去。”

  “什么东西?”王子书来的时候也没听要拿什么。

  姜宁放下肩上的背篓,拍掉手上的灰,“上回去你家,婶儿问我泡菜怎么做的,我装了一点泡好的,然后装了些酵水。”

  王子书一听,愣了下,等反应过来,姜宁已经进了厨房给他拿东西。

  他看向卫长昀,“姜哥儿平时就这么给你们做吃的?”

  卫长昀失笑,接着在木盆里剁辣椒,“有吃的,不好吗?”

  王子书想了想,“也是,能吃是福。”

  他们俩说话的功夫,姜宁已经拿着东西出来了,直接递到王子书手里。

  “让婶儿直接把水倒进坛里就行,泡菜坛别沾油,边上用水封一圈,基本不会坏。”

  姜宁叮嘱道:“可以往里放点花椒叶,或者是紫苏叶,别多,一两片就好。”

  各家泡菜的口味不一样,像是蜀地就喜欢带点辣味的,而且会切碎了泡。

  黔地的泡菜多就是酸的,不管是莲花白还是萝卜,都整片泡,连豇豆都是整根往里放。

耽美书斋推荐浏览: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