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长昀难得看姜宁这副模样,不由捏捏他的手,道:“折中吧,去订了房,放下东西,在城里逛时也方便些。”
姜宁“哎”了声,“不先去交你的户籍证明,核对参考资格吗?”
“这会儿已经傍晚,贡院怕是已经无人在当值。”卫长昀牵着他往城里走,“休息一晚,明天一早我再过去。”
乡试又称秋闱,参考士子众多。
哪怕是他们这等西南贫土,亦是有二千余人参考,料想得到要排队等上不少时间。
“那我们先去客栈,休息休息,晚饭的时候正好在外面逛。”姜宁兴致很高,“其实,我也是第一次到这么大的地方来。”
姜宁好奇地打量着四周,心想,原来人人都向往繁华、热闹的大城市,是这样的心态。
并非是贪慕虚荣,可谁能不被这盛景迷了眼呢。
卫长昀明白他意思,终于打量起四周,眼神熠熠,“盛世之景,应当如此。”
姜宁赞同地点头,“走了走了,去看看这里的客栈。”
第145章
“二位客官,住店吗?”
姜宁才进客栈,伙计立即迎上前,热情地问他们是要住店,还是要吃饭。
耳熟能详的一句话,逗得他忍不住笑起来。
卫长昀大概能猜到是因为什么,见伙计一脸疑惑和茫然,道:“我们是来住店,请问客房还有吗?”
“您是赶巧,正好还剩下两间房,不过这两间价格不一样,您看是要贵一些的,还是便宜些的。”
伙计打量他们,“是只要一间房吧?”
姜宁忍住笑意,点点头,“只要一间。”
“这两间房住一天差多少呢?我们是来参加乡试,要住十几天。”
“原来是参加乡试的士子,里边请里边请,我们家掌柜特地交代了,乡试士子住店便宜些。”伙计忙道:“不知两位姓名?”
说话间,引着两人到了柜台前。
卫长昀拿出过所,“永安镇人士,卫长昀。”
“这是我家夫郎,姜宁。”
姜宁跟着把过所给对方看,“亦是永安镇的。”
正埋头理账的掌柜,猛地抬起头来,看着卫长昀,“原来是卫公子。”
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,不解道:“怎么了?”
“不是不是,是之前院试放榜后,各县府的第一名早就传遍州府,还有些人开庄,下注这次乡试谁能夺得头名。”
掌柜放下东西,吩咐旁边伙计收起来,“您二位是要住店?”
“嗯。”卫长昀询问道:“这位小哥说店里还有两间房,不知单日价格差多少?”
掌柜看眼卫长昀,又看看姜宁,“差了一百文,一间在二楼当口,吵闹一些,一百六十文,另一间在三楼,离当口远,位置高一层自然是要清净,而且要大一些。”
姜宁一听,飞快在心里算账。
贵了一百文,要住十二天的话,那就是多了一千二百文,都一两银子了。
算下来得三两多银子。
可是大一点的话,他们俩住肯定会舒服一些,最重要的是安静。
“要三楼那间,我们大概要住十二天,先付一半还是多少?”姜宁算完,拍板道:“还是日结?”
掌柜诧异看着姜宁,笑了起来,“先付一半,剩下的待后面几天再付。”
“每日三餐可要在店里订下,送到房里,还是二位有其他打算?”
姜宁摇头,“这个不用,我们在外面吃,要是想在客栈里吃饭,提前告诉伙计就行了吧。”
卫长昀知道姜宁的打算,便道:“乡试期间我多在贡院里,一切事宜问我家夫郎即可。”
“好好好,那姜公子可还有什么要问的?”
“其他的都还好,不过每日打扫的时辰是多久?”姜宁关心问道。
“一般客栈都是每日午时打扫,因为这时间大多客人退房,还有出门,所以会比较方便。”
掌柜答道:“不过也有一些客人,习惯自己收拾,和伙计说一声,我们自然不会去打扰。”
客栈业务这么熟练了啊。
姜宁挠了挠脸,“那我们暂时不用打扫,每日我会把需要清理、扔掉的垃圾都收拾好房门边,你们直接拿走就好。”
“那好,我们会跟伙计交代好。”掌柜看向刚才的伙计,“带他们去楼上客房。”
伙计连声答应,等着姜宁和卫长昀付钱。
姜宁拿出银子交给掌柜,又从掌柜那里接过钥匙,这才和卫长昀一块,跟着伙计上楼。
“二位客官,这里就是你们的房间,要有什么需要的,热水、被子或者茶点,到楼下柜台前吩咐一句便是。”
伙计站在门口,客气道:“热水从早到晚都有供应,不在三餐时间里想点菜,就需要稍微等一下,厨子得重新做。”
“多谢。”卫长昀向伙计点头,“你去忙吧,有事我们再叫你。”
“那行,二位客官先休息,祝您这次乡试有个好成绩,金榜题名!”伙计朗声说完,转身往楼下走。
姜宁推门进了房间,打量起来,第一眼看着挺满意的。
二百六十文,住一个套间,还有单独的沐浴、梳洗隔间,的确是划算。
“长昀,你快进来。”姜宁喊了一声,把包袱放到外间的榻上,“屋子还挺干净,而且也没什么味道,淡淡的,好像是熏香之类的。”
卫长昀反手关上门,看了一圈,“应该是熏香。”
“你的书放这里可以吗?”姜宁走到桌后,“专门准备的一个桌案,旁边还有笔墨,可以当你的书房用了。”
卫长昀卸下书箱,先把包袱拿出来,和姜宁的一起放到木榻,又提到书桌旁,“今日十九,离乡试开始只有三日,后面回来也不过是取换洗的衣物,只待一晚,第二日凌晨又要入贡院。”
“那你的书总要有地方放。”姜宁撑在桌旁,歪着头看他。
卫长昀站起来,手里拿了几本书,“是要放这里。”
姜宁盯着他,“会紧张吗?这样的考试。”
卫长昀一边理书一边道:“……会,不过真正考试的时候反而不紧张。”
他尚不到提笔成文章的地步,却也能沉到试题中。
每写下一字,都是经过深思熟虑。
闻言姜宁笑起来,看他整理东西,便也去把包袱里的东西拿出来,先一一放好。
尤其是日用的,客栈里的东西虽也清洗过,但自己带的更放心。
花了小一炷香的时间收拾,他俩换了身衣服,便打算趁着还未完全天黑,去城里转转。
-
“瞧一瞧,看一看,刚出锅的肉饼,皮薄馅大,十文钱一个,量大管饱!”
“让一让让一让,马车要过去,都让开。”
“糖葫芦,新鲜的山楂糖葫芦,五文钱一串,走过路过看一看,来一串吗?”
“今日我们东家娶媳妇,大喜之日,欢迎各位来店里吃饭,一律只收八折。”
“上好的扬州锦缎,早上才从运河送来,货量不多,晚了可就没了。”
……
好热闹。
姜宁走在街上,不由感慨。
“长昀长昀,那是什么?”
“像是钟楼。”
“竟然是钟楼吗?和我在电视里看的不大一样,不过原来钟楼和鼓楼哪里都有啊。”
卫长昀牵着他的手,怕他被拥挤的人群挤开,“晨钟暮鼓,成内的钟鼓是用来提醒百姓时辰,县府有,只是会小一些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姜宁想了想,“我只知道他的意思是可以警醒世人。”
“这原是佛家里的规矩,后来才有了这一层意思。”卫长昀看姜宁一脸兴致盎然,笑起来,“这会儿还不饿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