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(213)

2025-07-26 评论

  闻言姜宁一愣,他到底只是一个哥儿,男女之间还是有区别。

  朱红说腰腹、肚子不舒服,他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,但万一是从前生他们伤了,突然发作也是有可能的。

  “阿娘,你先躺会儿,我去请大夫来。”姜宁握了握朱红的手,“不会有事的。”

  不等朱红说话,姜宁立即往外走。

  门一开,卫家兄妹三人都堵在那儿,显然是听到了。

  卫小小立即钻到房间里,一趟就跑到了床边。

  姜宁对上卫长昀询问的眼神,慌了的心稍微镇定下来,“你去请大夫,我在家里先照顾娘。”

  卫长昀点头,“孟大夫住得近,我去请他。”

  “嗯。”姜宁答应了声,便往厨房去。

  先弄一点热水,打湿帕子捂着会不会好一点?

  姜宁不太清楚朱红具体是哪个位置不舒服,但以前他姐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就会用热帕子捂着。

  小时候他胃不舒服,也是一样。

  -

  房间里静悄悄的,孟大夫坐在床边,姜宁他们就守在一旁,脸色都不太好看,尤其看到孟大夫皱起眉。

  过了良久,孟大夫把完脉,又按了几个地方,问朱红疼不疼,才算诊完。

  姜宁道:“孟大夫,我娘怎么样了?”

  孟大夫看姜宁一脸着急担心,又看了看不说话的卫长昀,叹了声,“不是什么大病,不过确实有些折腾人。”

  “啊,那难治吗?”姜宁更急了。

  “妇人与男子不一样,尤其是生产、同房后,容易阴下遭外毒侵入,朱娘子的病尚算轻的,只是有一些热毒未除,需要服药压制,但此症只能调理、压制,想要根除不易。”

  孟大夫一边写方子一边道:“饮食不当、情绪不佳、心绪不宁,那都会引发这样的症状,以及睡眠不好也是诱因。”

  姜宁瞪大眼,越听越糊涂,不过大概明白了一点。

  听着就像是炎症。

  炎症这东西想根除,确实不可能,只能消炎。

  谁知道哪一天突然又发了,比如扁桃体这东西,一个不小心就发炎了。

  巨疼,还不能一割了事。

  “这是方子,你们谁和我一起回去取药?”孟大夫道:“取了药,煎服五日,过五日后再来重新取,剂量会有调整,如此一月便可好许多。”

  姜宁连忙点头,“多谢孟大夫,取药的话长昀跟您去,我得照顾阿娘。”

  卫长昀向孟大夫施了一礼,“有劳孟大夫,幸好您在家里。”

  “这一阵少得出门了,毕竟秋冬交替,头疼脑热的不少,镇上大夫又不多,万一出门,病人找不到人可怎么办。”

  孟大夫正要拿药箱,被卫长昀抢了先,替他拿着。

  孟大夫笑着捋了捋胡子,“你家夫郎性子急,你倒是稳重,不过急也是人之常情,哪有家里人生病不担心的。”

  姜宁不好意思道:“刚才太着急,您别介意啊。”

  “我和你一个小后生计较什么。”孟大夫摆手,“朱娘子的病不严重,好生调养,少忧思、放宽心,能好的。”

  朱红躺在床上,点了点头,“多谢孟大夫。”

  卫长昀领孟大夫离开,临出门前,看了眼卫小小和卫小宝,叮嘱道:“等会儿宁哥儿煎药的时候,你们在屋里看着婶婶,要是想喝水、拿东西,你们要帮忙。”

  俩孩子立即点头。

  卫长昀这才和孟大夫去医馆,心里想着一会儿晚饭弄清淡一点,不过还得开胃,不然姜宁怕是吃不了几口。

  家里忽然有人病了,自然是安心不了。

  晚饭吃得简单,之前要去寺里赏枫叶的心思也没了。

  哄俩小孩去睡觉后,姜宁在厨房里守着炉子煎药,手里拿了把小扇子,心不在焉地扇着。

  卫长昀收拾好家里,进来时便看见这一幕。

  “扇子都要挨着火了。”卫长昀伸手抓住他手腕,在他旁边的凳子坐下,“心不在焉的。”

  姜宁回过神,看他一眼,又盯着药罐,“你说阿娘之前疼的时候,是不是都不告诉我们?”

  卫长昀一愣,“怎么这么想?”

  姜宁托着脸颊,干脆把扇子给了卫长昀,“我就是觉得阿娘太能忍了,从前姜大志那么打她,她都能为了我们忍,现在——”

  不知怎么的,他突然很难过。

  其实,他也不知道现在这样的日子是不是朱红想要的。

  “长昀,我有时候特别怕阿娘不开心,更怕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家的作用就是帮我们照看孩子、照看店里。”

  姜宁偏过头,靠在卫长昀肩上闭着眼。

  “……可是我又想不到还能做什么,她好像都是为了让我开心、放心才这么做的。”

  卫长昀眼神暗下去,拍了拍姜宁的背。

  要问吗?

  是问不出来的。

  卫长昀想,要是姜宁能问得出来,便也不会有这一会儿的难过了。

  “娘的病会好的。”卫长昀安慰道:“至少这一次她说了,万事开头难,总要慢慢来。”

  姜宁吸了吸鼻子,觉得自己现在也有一点莫名其妙。

  可他控制不了,就是突然难过啊。

  他抬眼看卫长昀,眼睛红红的,“嗯。”

 

 

第160章

  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

  身强体健的青壮年都有卧床大半月的时候,更别说原本身体就有亏空的朱红。

  朱红到家里后,养了一年多,身体比从前在姜大志身边要好,可到底是底子薄。

  一旦生病,便抽去大半的精气神。

  前五六天都在床上躺着,没什么精神,吃得也少,到了第七天才慢慢能自己下床走动。

  屋里屋外全是一股子药味,看见药都无意识皱眉。

  好在热毒一点点拔除,炎症压下去,过了半个多月便不怎么会感到疼,偶尔疼一下,也能忍受。

  姜宁单手端着碗,另一手轻轻拉上门,转身往厨房走。

  穿过院子时,看见俩小孩扒在堂屋门口往这看,不由失笑,轻声道:“在屋里玩你们的,别担心了。”

  卫小小点头,“那婶婶好些了吗?”

  姜宁学着她一样点头,“好多了,再过一阵子又能跟你们一起玩的。”

  卫小宝听完,摸了摸卫小小的头,“都说了婶婶肯定不会有事,你还瞎担心,快点进去,外面好冷。”

  “知道了,你不要摸我的辫子,又散了。”卫小小拉开他的手,理了理头发,“练字啦,你昨天写的那些给二哥看,二哥让你多练。”

  卫小宝不满地争辩,“我写的才不难看,你——”

  “反正我总会写得和二哥一样好看的。”

  姜宁听着他们俩说话的动静,往厨房走,心道这一阵天确实冷下来,食肆的生意比春夏秋也要差不少。

  不是吃腻了,是天一冷,食肆到底只是一个三面都透风的摊,坐着风一吹,再好吃的东西也没有了品尝的心思。

  姜宁一边琢磨怎么改这事儿,一边收拾台面。

  卫长昀进来时,便见姜宁微蹙着眉,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。

  “在想娘的病情还是食肆的生意?”卫长昀把摊上收回来的东西,放进盆里,往里加热水,“或者两个都有。”

  姜宁嗯了声,“阿娘的病瞧着好了,但人也折腾得够呛,得养一段时间。”

  幸好是冬天,家里没什么事,大的小的都闲,待在屋子里养病也不会觉得闷。

  “食肆的生意这一阵不大好,我在想——”卫长昀顿了顿,“等到正月,县里发的补贴便下来,大概有十两银子,家里还能免征两口人,再加上两石粮食,开年后一家的口粮也有着落。”

  姜宁转头看他,唇边挂着揶揄的笑,“你这早当家也有早当家的好,不然不知家里柴米油盐贵。”

  卫长昀见他眉间愁云散去,心便放下不少。

耽美书斋推荐浏览: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